【盘前必读】央行:推动金融稳定法早日出台实施;国家新闻出版署:将听取各方意见进一步完善网游新规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32喜欢:12

一、要闻汇总

1、央行发布《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3)》称,要着力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始终保持货币政策稳健性,更好注重做好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完善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发挥好存款保险风险处置职能,稳步推进金融稳定保障基金筹集积累和规则制定工作,推动金融稳定法早日出台实施,健全维护金融稳定的长效机制

2、银行迎来2023年第三轮“降息潮”。12月22日起,工农中建交五大行下调存款挂牌利率,不同期限的定期存款及大额存单利率下调幅度不等,存款期限涵盖一年期到五年期。本次调降后,三年期挂牌利率将跌破2%。受LPR多次下调以及金融合理让利实体经济等因素影响,银行息差收窄已成为趋势,而存款利率下调将降低银行存款成本率,缓解息差压力。

3、国家新闻出版署有关负责人表示,《网络游戏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旨在促进行业繁荣健康发展。部门规章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是更广泛听取意见、完善规章条款的过程。对于各方就征求意见稿第十七条、第十八条及其他一些内容提出的关切和意见,国家新闻出版署将认真研究,并将在继续听取相关部门、企业、用户等各方意见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完善。

4、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2023年会12月23日开幕。中央财办原副主任杨伟民指出,扩大居民消费是下一步发展要解决的问题。财政部原部长楼继伟表示,按照财政政策“适度加力”的要求,明年赤字率最好维持在3.8%左右。证监会原主席尚福林表示,新时代经济发展要依靠科技创新增强发展动能。

5、过去两周,美联储降息预期大幅提前至2024年一季度,引发美债收益率跳水、股市冲向历史新高。欧洲央行和英国央行尽管仍保持鹰派,但随着通胀的下行和经济压力的攀升,降息可能也只会迟到而不会缺席。随着中美利差急剧收窄、中国经济仍待进一步提振、 上周国有大行再度下调存款利率,各界预计明年初MLF、LPR利率下调的概率较大。

6、2023年收官在即,2024年大幕将启。基金经理表示,欧美加息周期进入尾声,2024年有望开始降息,全球宏观环境转向宽松。2024年A股市场值得期待,主要指数有望呈现震荡向上趋势,投资机会可能会明显增加,建议投资者在战略上保持积极乐观。

7、在2023年行情大幕徐徐降下之际,近期A股与港股再现“混合双打”的现象,无疑让许多投资者对跨年投资策略更加关切。多位基金经理认为,当前市场具有结构性品种“最后一跌”的特点,或与公募机构跨年调仓以兑现强势股有关,投资者在关键时机仍应锁定优质廉价筹码。

8、中信证券认为,市场出清已接近尾声,超调后配置价值已经很高。地产政策正处观察期,预计后续还会持续加码,市场对经济预期相比政策目标存在较大上修空间,市场和信心的拐点正在临近,明年1月中旬是关键时点。

9、据中国基金报,上周A股三大指数震荡下跌。从股票ETF市场资金流向来看,资金仍在持续抄底,已连续5个交易日净流入,如按区间均价计算,上周资金净流入已达400亿元。业内人士认为,未来A股市场仍有进一步向上修复空间与动能,或以主题性、结构性机会为主。当前市场低位下,不少板块配置机会值得关注。

10、航运巨头马士基表示,由于美国领导的联合护航行动的部署,该公司正准备恢复在红海和亚丁湾的航运业务。此前由于其船只遭到袭击,该公司在12月初暂停了船只通过曼德海峡。马士基称,将在未来几天公布更多细节。但该公司表示,根据安全状况的变化,可能会再次采取转移船舶交通的措施。

11、小米集团发布声明称,近日有大量关于某芯片公司与小米相关的谣言和不实报道在网上流传。对于这些不负责任、完全失实的信息,小米已经完成取证并上报有关部门。小米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坚决反对通过不法手段窃取商业秘密的行为。 近期,上海警方成功侦破一起侵犯芯片技术商业秘密案。有市场传闻称,涉事公司是小米投资的尊湃通讯科技(南京)有限公司。小米表示,小米既不参与该芯片公司的直接管理和运营,更与该公司没有任何知识产权或技术合作。

12、在2023 NIO DAY上,蔚来公布多项“黑科技”,包括首款自研智能驾驶芯片、46105大圆柱电池、自研全域900V高压架构、天行智能底盘系统等。重磅旗舰车型ET9压轴公布,标价高达80万元,交付时间则要等到2025年一季度

二、基金聚焦

1、在A股市场持续震荡之余,不少投资者却“越跌越买”。日前,跟踪上证50沪深300科创50等指数的多只权益类宽基ETF份额持续走高,全市场ETF总份额突破2万亿份,是近年来ETF市场的高位水准。

3、【入场意愿增强,外资酝酿布局优质中国资产】 临近年末,外资对中国资产的青睐度提升。资金流向监测机构EPFR最新数据显示,上周该机构监测的中国股票型基金资金净流入额创15周以来新高。多家机构表示,随着乐观情绪升温,不少外资正酝酿布局优质中国资产,特别是随着美联储降息预期增强,当下正是入场良机。中国银河证券报告显示,11月,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环比上月大幅收窄177亿美元。证券投资结束了连续4个月的逆差,转为顺差130亿美元。11月外资净增持境内债券规模达330亿美元,为历史次高值。债券通项下外资连续三个月净流入。(中证报)

3、【公募年度策略把脉明年A股市场 科技、医药成关键词】 近日,中欧基金、华安基金、嘉实基金、平安基金、朱雀基金等基金公司密集举行了2024年度投资策略会,多位投资大咖相继发声,分享对明年市场的最新看法。展望2024年,机构一致认为,经济与权益市场有望回暖,当下可以更乐观些。就具体投资机会而言,科技、医药成为关键词。 (上证报)

4、今年海外市场表现亮眼,QDII理财也“火”了起来,产品密集发行。Wind数据显示,以产品成立日计,今年8家理财公司共发行210款QDII理财产品,部分产品年化收益率超过4%。

5、12月新发债基份额占新基金发行比重达86.58%,创年内新高,首发募集规模超过20亿元的债基有20只,80亿元顶格募集产品频现。多家公募基金公司预计,明年债市或呈现震荡态势,把握好阶段性收益率下行机会是增厚收益主要抓手。

三、环球市场

1、2023年,美国科技股从2022年的“盈利危机”和“裁员潮”中意外复苏,以GPT为代表的AI大模型推动了美股狂飙的浪潮,并触发了英伟达等科技公司股价创下历史新高。市场迫切想知道明年美国科技股能否继续打破纪录。法国兴业银行全球策略师Albert Edwards指出,美国科技行业的不稳定性可能成为明年经济最大的“黑天鹅”。

2、“木头姐”凯茜•伍德预计,美国经济将出现通缩,这将是2024年一个关键主题,促使美联储大幅降息。

3、美国证交会文件显示,伯克希尔哈撒韦再度增持520万股西方石油股份,平均价格约为每股60美元,总额逾3亿美元

4、今年印度股市已吸引外国投资者200亿美元资金流入,为近10年来次高水平,在亚洲排名第二,仅次于日本(300亿美元)。

5、日本央行10月货币政策会议纪要显示,委员们一致同意需要耐心维持当前宽松政策,多位委员表示必须维持收益率曲线控制(YCC)以继续支持工资增长,通胀目标尚未明确可见

四、热门公告

小米集团:近日,有大量关于某芯片公司与小米相关的谣言和不实报道在网上流传。对于这些不负责任、完全失实的信息,公司已经完成取证并上报有关部门,并作严正澄清。小米表示,集团旗下投资公司瀚星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于2022年参与某芯片公司融资,此举为正常得不能再正常的财务投资行为。先后参与该芯片公司多轮融资的,共计有多支国家与地方政府产业发展基金,以及20多家财务投资机构。小米既不参与该芯片公司直接管理和运营,更与该公司没有任何知识产权或技术合作。小米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坚决反对通过不法手段窃取商业秘密的行为。

恺英网络:实控人、董事长金锋增持公司股份计划完成,拟继续增持不低于2000万元。

卓朗科技:全资子公司签署《济南人工智能算力中心软、硬件及相应配套服务采购项目合同》,合同总价格6.9亿元。

东华软件:子公司中标6.14亿元算力设备扩容采购项目。

陕国投A:2024年度拟使用不超过22亿元投资于证券市场。

芯原股份:拟定增募资不超过18.08亿元,用于AIGC及智慧出行领域Chiplet解决方案平台研发项目及面向AIGC、图形处理等场景的新一代IP研发及产业化项目。

巨星农牧:拟定增募资不超过17.5亿元。

晶合集成:拟以5亿元-10亿元回购股份。

湖北宜化:控股股东拟1.5亿元至3亿元增持公司股份。

风险提示:文章内容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所涉及的股票、基金等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全部讨论

2023-12-25 09:16

出了就可以稳定了?不踏踏实实做事情净整些花架子

2023-12-25 09:18

庸人兴风作浪,扰的各处不得安宁!

2023-12-25 09:25

圣诞假期,外资不少都放假了。这两周,如果还跌就别怪洋人了。

2023-12-25 09:15

希望早日回本,好去消户。

2023-12-25 09:20

图片评论

2023-12-25 09:27

快去年买了个表吧

2023-12-25 09:27

4、今年印度股市已吸引外国投资者200亿美元资金流入,为近10年来次高水平,在亚洲排名第二,仅次于日本(300亿美元)。

2023-12-25 09:29

讨论已被删除

2023-12-25 09:15

您送了算

2023-12-25 09:23

参与股市就是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