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板块有望迎来超跌反弹,全年来看投资机会在哪?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1喜欢:1

被誉为“长坡厚雪”、“黄金赛道”的医药板块,近两年在二级市场上表现略显黯淡。医药生物指数自2021年2月高点以来持续下跌,至2022年10月中旬跌幅最深一度超40%。

近期在药明康德披露年报后,CXO成为医药板块超跌反弹的“急先锋”,在3月20日到3月25日期间,医药研发外包板块上涨6.2%。在近期反弹后医药生物(申万)板块年内涨幅为1.39%,位居所有申万一级行业22/31名,仍处在较为垫底的位置(数据来源:iFinD,截至2023/3/30)。

短暂反弹后,医药板块能否延续升势?全年来看投资机会在哪?

医药生物板块自21年以来持续回调

数据来源:iFinD,2021/1/1至2023/3/30

医药仍然是投资性价比高的赛道

在过去两年里,医药板块之所以连续估值“挤泡沫”,二级市场跌跌不休,主要有三大负面因素困扰。、

首先是因为经历了19和20年的一轮上行市,整体高估值下预期收益率收敛后有回调压力;其次其次集采从化学药向生物药、中药、高值耗材乃至消费医疗等领域扩展,市场预期一再被打破,药品和器械等子版块面临估值、业绩双杀;最后,地缘政治、宏观经济政策等外部因素扰动(如药明UVL事件、美联储加息、俄乌冲突等),对以CXO为代表的全球化业务布局公司估值压制明显。

那么现在压制医药表现的负面因素有所缓解了吗?

第一,本轮下跌无论从回调时间和回调幅度来看,医药板块整体回调较为充分,行业龙头估值回落明显,投资安全边际较高。iF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29日,汇聚沪深两市医药龙头的300医药指数整体市盈率为33.86倍,分别位居近三年、近五年13.85%和24.28%分位点。

近五年维度看,300医药市盈率分位数24.28%

数据来源:iFinD,截至2023/3/29

第二,有关集采方面,由于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结存创下新高(2022年当年结余6266亿元,结余率20%,明显高于近10年水平),不少券商认为今年医保谈判和集采降价幅度,相较于前几年可能更加温和,有望提振市场对医药板块的关注与信心。

第三,美联储加息步入尾声,外部流动性对医药的影响逐步消退,而药明康德等企业的年报显示CXO等子赛道行业景气度依旧高企,提振了投资者对全年医药业绩复苏的信心。随着后续年报和一季报渐次落地,医药板块有望迎来业绩和估值“双击”行情,当前值得关注。

根据iFinD一致预测,300医药整体净利润今明两年有望重回正增长趋势,同比增速将从2022年的-17.31%,增长至2023年的22.02%和2024年的21.67%。据华创证券预测,23Q1包括创新药、CXO、中药、医疗器械在内的细分赛道龙头企业,多数有望实现两位数以上的净利润同比增速。

300医药整体盈利预测

数据来源:iFinD,截至2023/3/30

想投资医药,个人投资者该如何参与?

对于多数投资者而言,医药公司研究门槛较高,并且子版块众多,景气度差异较为明显,个股选择难度较高,还是更建议通过投资指数来上车。

比如上述提到的300医药指数涵盖了CXO、化学制剂、疫苗、中药、医疗设备等子行业的龙头企业,行业分布均衡,投资者可借助跟踪该指数的医药ETF(SH512010) 布局后市反弹机遇。

对于医药后市,综合各大券商观点,全年可关注三条主线——

(1)医药创新主线。创新是医药行业持续发展的本源,尤其是受政策鼓励的创新药,部分企业已经陆续步入收获期;此外创新药的国际化升级以及创新类器械也是医药投资的热点之一。

(2)疫后复苏主线。尤其是消费医疗赛道在三年疫情期间受影响较为严重,放开后医疗机构诊疗有望回归正常,无论是严肃医疗还是可选消费医疗均有望持续复苏,后续可重点关注数据验证情况。

(3)自主可控主线。自主可控有望成为未来3-5年的主线,非新冠中药、器械耗材科研仪器的自主可控和进口替代和国企改革三大投资机会值得关注。以中药为例,在政策加持和“中特估”利好以及企业经营效率提升的背景下,中药行业焕然新生,正处在新一轮成长复苏的起点,优秀龙头企业亦有望迎来估值重塑。

总而言之,医药板块目前或处在黎明前的黑夜,对于一众医药人而言,情绪最差的时间段已经过去,不妨多点耐心,静候“时间的玫瑰”绽放。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资料不构成本公司任何业务的宣传推介材料、投资建议或保证,也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本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管理人及基金经理过往获奖经历不预示本基金未来业绩表现。

请投资者关注投资【医药ETF】基金的特有风险,在投资基金前请认真阅读《基金合同》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全面认识基金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在了解产品情况及听取销售机构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期限和投资目标,对基金投资作出独立决策,选择合适的基金产品。完整版风险提示函详阅易方达官网。

$恒瑞医药(SH600276)$ $泰格医药(SZ300347)$ $通策医疗(SH600763)$  医药ETF(SH512010) 创业板ETF(SZ159915)

全部讨论

2023-04-07 23:41

在过去两年里,医药板块之所以连续估值“挤泡沫”,二级市场跌跌不休,主要有三大负面因素困扰。、

首先是因为经历了19和20年的一轮上行市,整体高估值下预期收益率收敛后有回调压力;其次其次集采从化学药向生物药、中药、高值耗材乃至消费医疗等领域扩展,市场预期一再被打破,药品和器械等子版块面临估值、业绩双杀;最后,地缘政治、宏观经济政策等外部因素扰动(如药明UVL事件、美联储加息、俄乌冲突等),对以CXO为代表的全球化业务布局公司估值压制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