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己能力圈内做事》

发布于: iPhone转发:2回复:11喜欢:24

2001年,15岁的蔡嵩松考进中科大少年班计算机专业,25岁中科院芯片设计方向博士毕业,于2015年进入华泰证券计算机组。

公开资料显示,2017年11月,蔡嵩松加盟诺安基金,2019年2月担任基金经理,最早掌舵的基金是诺安成长混合(简称“诺安成长”),这也是其离职时管理规模最大的一只基金,不过,在接手时这只基金并非蔡嵩松单独管理。直到2020年5月,才由蔡嵩松单独管理该只产品。

此后,蔡嵩松陆续掌舵诺安和鑫混合、诺安创新驱动混合等多只基金,管理规模从2019年初的十余亿元一路飙升至2020年底的超400亿元(也有说法称达400亿),跻身百亿基金经理行列。

昔日的百亿经理,傲人的学业经历,却因为贪污受贿,断送了自己的职业生涯,也让投资者大失所望。

查理·芒格说:“声誉和正直是你最有价值的东西,并且能够在瞬间化为乌有。”

虽然能力会让你到达巅峰,但只有品格才能让你留在那里。

巴菲特强调:“良好的声誉是人生中宝贵的东西,千万不能以任何方式损害它。建立良好的声誉需要花20年时间,而毁灭只需要5分钟。”

他在股东大会上谈起,我很享受为那些信任我的人管理资金,这和赚钱、和任何财务理由无关,我仅仅是很喜欢被人信任的感觉,芒格也是。

我们都知道:人至诚,则无敌。对自己诚实,对他人诚实,对知识诚实,结果往往会更好。

成功的投资不仅需要诚实,还需要认清自己的能力圈和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李录讲过:“投资成功绝对不需要高智商,也不需要太聪明,更不需要天才。如果智商和学历重要的话,那么科学家和专家就都成为投资家了。我见过太多聪明的、高学历的、经历丰富的投资人,他们做投资都失败了,原因就是管不住自己,太容易被投机吸引了。一个人越聪明,越认为自己懂得多,投资结果越糟糕。”

巴菲特在《聪明的投资者》第四版作序时写道:“要想在一生中获得投资成功,并不需要顶级的智商,超凡的商业头脑或内幕消息,而是需要一个稳妥的知识体系作为决策的基础,并且有能力控制自己的情绪,使其不会对这种体系造成侵蚀。”

聪明的人哪里都有,或者认为自己聪明的人比比皆是,但是真正有智慧且有性格的人少之又少。

自认为顶级聪明的人,由于过度自信,很容易越过自己的能力圈边界,一旦超出自己的能力圈,迟早会为自己的错误行为而买单。什么是能力圈?简单来说,每当你心里在嘀咕这项投资我能不能做的时候,其实已经在你的能力圈范围之外了。

投资无非就是能力圈、市场先生、内在价值、安全边际、均值回归、周期。

大道至简,知易行难。

彼得·林奇在《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一书中,这样说:“千万不要听信任何专业投资建议。”他认为业余投资者具有很多内在优势,可以干得不比专业投资者差。

投资世界里,正确的独立思考是尤为重要的。格雷厄姆讲过:“要想在证券市场取得投资成功,第一要正确思考,第二要独立思考”。

如果你不愿意过于提高自己的投资水平,或者你非常清楚自己的能力圈,想雇佣一位心仪的经理为你管理资产,那么你也必须有能力去衡量谁才是那个投资能力更突出,投资品性更优秀的人。

以长期的视角去看待问题,与伟大格局观的人同行,做时间的朋友。#低空经济再度起飞,万丰奥威逼近前高# #房地产又来了!招商蛇口持续领涨# #黄金概念再度高开,紫金矿业创历史新高#

全部讨论

05-15 18:35

好帖,可惜是无法打赏你。背景资料收集得很齐全,若是个人手工收集的话,那一定可以成为著名商学院的教授。若是通过AI写作的,帖子的立意也很正确。
分析师们应该多读几遍!

05-16 06:38

学习

05-15 21:18

好好芯片设计不务正业

05-15 12:19

没有敬畏之心 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