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汽车的进击之路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2024年4月,时隔四年的北京车展强势回归,作为汽车行业的“年度开场大戏”,此次车展全球首发车117辆,其中全球首发车30辆、概念车41辆,新能源车型278个...四年间,国内电动化市场正在走向成熟,卷产品、卷价格、卷流量,豪华智能已成了车企们当下争相角逐的对象,期间掉队的车企不在少数,而作为传统豪华品牌之一的宝马,历经百年,依然走在行业前列。

日前,宝马集团正式公布2023财年的业绩报告,该财年全年营收达到了1554.98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21万亿元),同比增长9%;集团息税前利润攀升至184.82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447.1亿元),同比增长32.0%。财报显示,汽车部门息税前利润全年迎来大幅增长,达到 129.81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016.5亿元),同比增长22.1%。研发费用方面,2023年宝马集团研发成本大幅上升至75.38亿欧元,同比增长13.8%。

在该财年内,宝马集团共交付255.4万辆新车,同比增长6.4%。其中,纯电动车交付37.5万辆,同比增长74.1%,占总销量的15%;包含PHEV车型在内的新能源车型共交付56.5万辆,同比增长30.5%,销量占比约为22%。根据宝马的规划,2024年宝马在新交付车辆中,纯电动车型交付量将提升至20%(超过50万辆),到2025年这一数字将变为25%。

显然,宝马已经用坚挺的业绩证明了自身的实力。

宝马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宝马汽车股份公司是世界上以生产豪华汽车、摩托车和高性能发动机闻名的汽车公司,名列世界汽车公司前20名。公司创建于1916年,创始人是卡尔•拉普和马克斯•弗里茨。原名宝马飞机股份公司,1918年8月正式命名为宝马汽车股份公司,从此,在宝马的发展史开始书写汽车领域的传奇。

2003年5月,华晨中国汽车控股有限公司与宝马汽车集团合资成立华晨宝马合资公司,双方分别持股50%。面对还没有完全市场化的中国乘用车产业,双方将产能慎重规划为3万辆。华晨宝马负责在中国生产、销售宝马品牌的部分车型,并享有宝马集团的技术支持和质量监控。从2003年10月第一辆国产BMW 品牌汽车上市,到2007年第5万辆宝马国产轿车下线,是华晨宝马42个月的第一阶段合作,为后期在中国扎根提供了依据。

2018年华晨宝马成立15周年之际,两家宣布将延长华晨宝马的合资协议至2040年;同年10月,华晨中国宣布将向宝马出售华晨宝马25%的股权。

2015-2019年间,华晨宝马贡献利润共计269亿元,剔除华晨宝马利润分成后,华晨汽车累计亏损34.84亿元。

2020年11月,华晨汽车集团进入破产重整程序,重整只涉及集团本部自主品牌板块,不涉及集团旗下上市公司及与宝马等合资公司,重整仍在进行中。

2022年2月,宝马集团增持华晨宝马股份正式生效,向华晨中国支付37亿欧元,持股比例从之前的50%增至75%,华晨中国则持有25%,华晨宝马正式全面纳入BMW AG的集团财务报表。

2023年是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的营收完全被纳入宝马集团的首个财年,宝马在华交付82.49万辆BMW和MINI汽车,同比增长42%,卫冕国内豪华车品牌销量冠军。中国仍然是其最重要的单一市场,超过第二大市场美国和第三大市场德国的累计销量67.7万辆。

从宝马集团的销量分布来看,其在全球前三大销量市场分别依次为中国、美国、德国,这三大市场在2023财年的销量分别为82.4万辆、39.5万辆以及28.1万辆。显然,宝马在华对于华晨宝马股份的回收,也助力了其财报上的表现。

总的来说,华晨中国在华晨宝马中的影响力一步步减弱,华晨宝马是为数不多外方控股高于中方的合资车企。

宝马的中国战略

宝马一直将中国视为战略重点市场,并致力于打造“家在中国”的理念。在过去的30年里,宝马集团在中国市场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不仅建立了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还深耕本土市场,实现了从“在中国生产”到“家在中国”的战略转型。如今,宝马已经成为中国豪华车市场的领军者之一,其产品线覆盖了从入门级到豪华级的各个细分市场。

宝马以先行者的身份,深耕新能源领域多年。纵观全球汽车发展,特别是近几年的中国汽车产业,都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大变局。这种变革的背后是新能源汽车产品的快速推进,造车新势力等中国汽车品牌快速推进,加速了汽车行业的整体向前发展。

聚焦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发展,宝马不断强化中国市场地位。目前,宝马在中国汽车市场已推出BMW iX3、i3、i4、i5、iX、i7、iX1这7款纯电动车型,并将继续加速电动化进程,为中国客户带来更丰富的产品选择。从中国到全球,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认为,不同地区、不同细分市场的电动化发展速度和节奏是不一样的,因此产品的电动化也需要因地制宜结合发展,而非单纯的追求销量数据。

以科技之力引领新世代

在中国市场,宝马的新能源车型销量持续攀升,增速远超行业平均水平。其纯电动车型如纯电动BMW iX等,以其卓越的性能和领先的技术,赢得了消费者的广泛认可。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宝马对新能源市场的深刻洞察和精准布局。

宝马新能源策略的成功,主要是因为在新能源转型的道路上,宝马采取了“稳中求变”的策略。一方面,宝马继续巩固其在传统燃油车市场的领先地位;另一方面,宝马积极拥抱新能源技术,加大投入研发力度,推动新能源产品的不断创新和升级。

新能源领域,宝马提出了“Shy Tech”隐形科技理念,旨在将先进的科技元素巧妙地融入产品设计中,实现功能与美观的完美结合。这一理念在纯电动BMW iX上得到了充分体现。

随着5G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纯电动BMW iX作为宝马在新能源领域的旗舰车型,率先搭载了5G技术,为用户带来了更加智能、便捷的出行体验。

通过5G技术,纯电动BMW iX实现了高速率、低时延的数据传输,为用户提供了更加流畅、丰富的车载娱乐和信息服务。同时,5G技术还为自动驾驶、智能网联等功能的实现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让智能出行成为可能。

齐普策:今日之中国,决定明天之世界

为了进一步巩固在中国市场的领先地位,宝马不断加大对华投资力度。在4月份的北京车展中,宝马宣布将深化在华布局,计划对沈阳生产基地增加投资200亿元人民币。此项投资的重点聚焦于宝马在华生产的发源地——大东工厂的大规模升级和技术创新,为2026年启动宝马“新世代”车型的本土化生产奠定坚实基础。这一举措将为宝马在华业务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提升产品的本地化水平,更好地满足中国消费者的需求。

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表示:“电动化、数字化和可持续发展是汽车行业的大趋势,定义了未来的汽车。BMW新世代车型将未来出行三大领域的核心创新集于一身。‘新世代’不仅仅是一款车,它代表着下一代宝马全新产品系列的开始。”

这也向我们释放了一个信号:宝马“家在中国”的战略,已经到了2.0的新阶段。从战略层面的变化可以看出,宝马对中国市场寄予厚望。

“今日中国的动向,决定明天世界的方向。能在中国优秀,就能在全世界出彩。” 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在采访中再一次阐述了对于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态度。在近两年的发展中,齐普策不止一次的在表达出类似的观点。在他眼中,当前的中国汽车无论在电动汽车发展、智能科技的变革方面,几乎都做到了行业领先,推动全球汽车产业快速前进的同时,也引领了行业的下一步的方向。

2025年将是宝马战略转型的重要节点。届时,宝马集团将发布“新世代”车型,具备完全重新设计的IT和软件架构、全新一代高性能电力驱动系统和电池、以及贯穿整个车辆生命周期的全新可持续理念。在“新世代”的开发过程中,中国市场的特定需求仍将被置于首位。

2026年,集数字化、电动化和循环永续三大领域创新特征于一身的宝马“新世代”车型将在沈阳生产基地驶下生产线,令人无比期待。深入践行“家在中国”的宝马,快马加鞭开启智能制造与绿色生产新时代,未来更加可期。

张子鹏(newsmedia007)

---------------------

不保证以上内容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市场有风险,投资交易需谨慎。所涉标的不做任何推荐,据此投资交易,风险自担。

科记汇,资深财经媒体人创办,财经报道先锋,年阅读观看量数亿。关注研究重大财经动态、企业家精神、商业文明发展历程,报道大型企业、上市公司、创业公司关键发展节点。内容同步近三十家网络平台。欢迎提供报道线索和采访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