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中国区董事长孟樸:与中国产业链融为一体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高通(QCOM)$

从2G到马上开启的6G时代,在中国通信产业中,高通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作为全球领先的半导体和通信技术公司,高通在中国市场的在地化发展成为其成功的关键之一。在高通在地化的历程中,两度加入高通,现任高通中国董事长孟樸,发挥了重要作用。凭借着三十年的电信行业经验以及对中国市场的深入洞察,从专注于手机芯片业务到汽车芯片、IoT,孟樸带领高通在中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深耕电信行业30年,两度加入高通

孟樸是中国改革开放后最早的一代通信专业大学生之一。在1978年孟樸被北京邮电大学录取时,光通信产业在全球刚刚起步。孟樸回忆,当时学生楼只有一部公用电话,有急事需要跑到西单电报大楼发电报。完成本科学业后,孟樸前往美国纽约理工大学留学,获得通讯系统专业的电子工程学硕士学位。随后在美国一家做微波传输设备企业找到第一份工作。

2002年,孟樸加入高通,担任业务拓展副总裁。当时,CD-MA2000作为新兴技术在全球无线通信市场已占据20%的份额。2003年6月,高通宣布,投资1亿美元以资助国内从事CDMA产品、应用与服务开发的初创企业。高通对国内初创企业进行风险投资的做法延续至今,孟樸在近期采访中表示,过去十几年,高通在中国投资了约80家早期公司,小米也曾是高通的风投对象。

2008年5月28日,孟樸晋升为高通高级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在2002年到2010年间,孟樸在高通的第一段任期内,来自中国的收入约占高通全球收入的30%。在当时,中国市场就已经是高通的重要收入来源。

2010年,乐于接受挑战的孟樸转投摩托罗拉。回忆当时的决定,他分析认为:“当时高通在整个产业以及公司内部压力都比较小。而摩托罗拉正面临分拆,更具挑战性。”经历摩托罗拉分拆上市和被Google收购的三年后,孟樸在2013年加盟世纪互联。任期内,孟樸通过与微软签署协议,在中国合作运营Windows Azure公有云服务,帮助其成为全球第一家在中国落地的外资公有云公司。这是他对外资企业在地化理念的体现,也是他推动外资企业在地化的成功实践。

2015年6月,孟樸重返高通,接受了另一个挑战:更新调整这个外资芯片巨头在国内的运营方式。四个月前,高通与国家发改委以9.75亿美元代价达成反垄断和解协议。如何继续消除在中国业务发展不确定性是高通面临的新问题。孟樸回忆选择回高通时表示,“高通总部也非常认可中国重要性,公司高管已经认识到,在中国运营方式一定要有所改变,这非常具有挑战。”

孟樸当时认为,跨国企业在中国单纯卖产品时代已经过去,如果按照这一方式经营,路会越走越窄。高通并不只是想在中国多卖产品,而是需要重新起步。所以高通要与包括政府、运营商、终端厂商等产业链伙伴加强合作。很快孟樸与总部形成共识,调整了中国市场战略布局。明确高通根植中国的发展理念。“我的使命就是真正做到和中国产业界全方位地深入连接。”

从后来的5G商用元年、高通与各大国内手机厂商、5G全产业链的深度合作来看,孟樸确实带领高通做到了这一点。

在地化产品观,助推高通深入5G产业链

2019年被称为5G商用元年。高通是全球首家推出商用5G调制解调器的公司,在5G商用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直至今天,高通推出的骁龙X35 5G调制解调器及射频系统依旧具备业内领先优势,高通与中国广电、三大移动网络运营商保持着深度的合作。除了需要运营商铺设网络之外,5G终端设备的推广也对5G的普及起着重要的作用,高通也同样在深度推进和终端厂商的合作。

在5G商用元年2019年之前,高通和中国终端厂商在2018年推出“5G领航计划”,希望在5G全球商用之际,在中国以及海外的市场,都能在首发阵营中看到中国的5G终端产品。

当时,国内的5G在政策和运营商的快速布网下,有着全球最大的5G网络覆盖范围和全球最多的5G终端用户。“5G领航计划”启动以来,中国前五大智能手机厂商在全球出货量份额已增长超过三分之一。

孟樸在当年的采访中曾提及,早在十几年前的3G时代,高通在支持中国厂商开发手机产品时就提出,要与合作伙伴一起实现“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的目标——就是要走出中国市场,走进国外主流市场,走上高端市场。来到2024年,高通也还在实现这一目标的道路上笃定前行。这一战略规划离不开孟樸的在地化产品观念。

两度加入高通的孟樸亲眼见证了中国手机行业、物联网乃至整个电子消费行业从学习到赶超全球竞争对手的过程,中国也成为高通极为重要的市场。

孟樸将企业的在地化定义为全球一盘棋的生态系统。而高通在中国的在地化,则是通过中国的技术创新和应用创新,影响到全球;同时全球最好的技术,最好的应用,也能够在当地实现和落地。高通的很多产品融合了中国市场的需求,比如手机的双SIM卡功能,随着CDMA在中国商用部署,中国厂家在CDMA领域崛起,这一需求产生并在产品支持中得以实现。

高通同时也见证了国产手机厂商的崛起,从跟随国际一线厂商到加大研发投入、引领市场趋势。

孟樸将高通在这一过程中的角色定义为手机厂商的赋能者,通过专注于移动计算和无线连接两方面的技术,持续投入基础研究,为各厂商提供基础技术和芯片;且永远不跟客户竞争,做赋能工作,支持这些厂家。

在2023年9月季度,高通预计2023年12月季度来自中国的智能手机厂商的销售收入将增长35%。而2023年12月季度的财报会上,高通方面表示,Q1实际来自中国市场的收入要高于该数字。

高通和中国市场更接近互相成就的关系。孟樸作为高通深入5G产业链全过程的掌舵者,他曾提及:“高通绝不仅仅把中国当作一个市场看待,因为我们已经与中国产业链融为一体,在国内外市场赋能合作伙伴的产品,助力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互动。”

自2015年孟樸再回高通,至今已接近十年。这十年里,国内通信行业历经巨变。通信方式上,从4G过渡到5G商用落地,移动通信、移动互联网迅速普及。各大国产手机品牌崛起,国内智能手机市场份额洗牌,国产手机厂商的各大机型成为高通首发新一代骁龙的重要渠道。除了最主要的手机业务外,得益于政策推动,智能新能源汽车普及率不断推高,IoT带来汽车终端的芯片市场机遇;生成式AI横空出世,预期带来新一波换机潮、鼓舞终端市场信心。

十年间,孟樸活跃于专访、行业论坛和会议,他在访谈中提到:“希望大家称我们为‘中国高通’而不是‘高通中国’。”在他的任期内,高通的中国市场成绩亮眼,在地化水平不断提升,体现了他作为外资企业职业经理人的卓越政策洞察力、市场敏感度和优秀的在地化理念。

生成式AI浪潮席卷,AI上车的机遇与挑战

2023年10月,高通在夏威夷发布了年度旗舰芯片骁龙8 Gen3,首发机型依然选择了国内手机厂商小米14。

今年3月18日,高通如期举办了骁龙旗舰新品发布会,会上发布了骁龙8s Gen3,该款产品作为高通的全新“旗舰级”移动平台,支持强大的终端侧生成式人工智能(AI)功能,并支持广泛的AI模型。

在AI大模型浪潮的推动下,手机领域客户库存水平回归到正常水位线,手机厂商加快产品发布节奏、未来可能到来的换机潮等因素,带动了需求的增加,推动了高通手机业务营收的提升。

除了在手机芯片领域,高通在PC端和汽车芯片方面也稳定发力。

高通不仅见证了中国通信行业飞速发展的二十年,也在汽车行业耕耘了二十年。

孟樸表示:“从智能网联技术上车开始,我们和产业里的汽车厂商、Tier 1合作伙伴相互紧密合作,共同推动产业进步。”

高通在通信产业的做法贯彻到了汽车产业,深度参与产业链、成为底层的技术赋能者。在过去两年,高通的座舱芯片成为汽车行业中的抢手货。

但同时,高通在汽车产业也遇到了手机芯片业务的老对手,联发科。

4月26日北京车展期间,联发科发布了三款座舱SoC:CT-X1、CT-Y1以及CT-Y0。其中,旗舰芯片CT-X1在3nm工艺加持下,以联发科官方的口径,算力则至少超出竞对20%。

关于竞争,孟樸直言:“一路拼杀过来并且活下来的企业都不怕竞争。”

图:高通为汽车研发的数字底盘平台

高通呈现的业务能力一致,孟樸在访谈中阐述了高通的技术赋能者定位:“高通作为技术公司的定位从未改变,我们认为在生成式AI时代,高通依然会承担起‘以技术赋能产业’的关键角色。”

深耕电信行业多年、两次进入高通,孟樸和中国电信产业、一众国内终端厂商一起见证了国内通信行业的发展,用他自己的话说:“没有错失过1个‘G’。”而在他的带领下,高通也成为了中国电信行业、中国各大手机厂商甚至是未来的汽车厂商等实现产品突破的重要技术赋能者。

在生成式AI和智能汽车、物联网的浪潮下,高通早已提前布局转型,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数据,2023年整车出口量前十企业几乎都是高通的合作伙伴。

见证中国电信行业成长的高通,或将在孟樸的带领下,再次开创物联网“AI汽车时代”的新格局。

张子鹏(newsmedia007)

---------------------

不保证以上内容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市场有风险,投资交易需谨慎。所涉标的不做任何推荐,据此投资交易,风险自担。

科记汇,资深财经媒体人创办,财经报道先锋,年阅读观看量数亿。关注研究重大财经动态、企业家精神、商业文明发展历程,报道大型企业、上市公司、创业公司关键发展节点。内容同步近三十家网络平台。欢迎提供报道线索和采访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