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2
目前我们具备核电资质的,只有四家,分别是中国核电、中国广核、国家电投和华能集团。其中国家电投是特殊期的产物,专门为了吸收国外技术成立的,而且中国核电和中国广核都是股东。然后华能集团是新进入的,刚拿到牌照不久,目前也可以忽略不计。所以我们的核电,本质上就是中国核电和中国广核双雄的局面。
中核集团的业务非常广,核相关技术在国内肯定是最全面的。比如做铀资源的中核国际,做电站建设的中国核建等等。中国核电作为子公司里面的老大,专门就是发电和卖电。
未来两年会是中核装机容量高速增长的的时间段,这个是要重点关注的,因为每台机组的容量可都不小.除了海南那个小玩具之外,其他的机组装机容量都在121万千瓦以上,总共达到1263.2万千瓦。全部投入运营后,总装机就会超过3500万千瓦,这是业绩要大涨的节奏啊。
最近关于公共事业涨价的问题,引起了广泛的讨论,水、电和燃气这三个生活必需品,有些地方正在准备涨价。这很正常,要不是考虑到情绪问题,早就全部大涨了。因为房地产不行,这么大一块收入没了,得在别的地方多赚点钱才行。但是不要误会,即便这些东西涨价,主要也是当地的销售企业赚钱,跟上游的供应企业没太多关系。比如电费涨了,电网赚钱了,不可能又把这个利润让给上游发电企业,能分一口汤就不错了。所以这个事情,并不能说利好上游能源企业。
中国核电的业绩,还是主要取决于机组容量和维修效率,多发电才能更赚钱。
核电站的建设投资太高,所以中核的负债率一直都很高。这几年资产负债率都是在70%上下浮动,短期借款刚突破200亿,金额并不大,但是长期借款已经高达2612亿。这几年不停地在新建核电站,资本开支不但非常高,而且比经营现金流都高。这个现象2023年尤其严重。未来几年这个状况肯定都很难改善,因为还有11台新机组正在建设,一个个都需要巨额资金的投入。每年70亿左右的利息费用,是省不了的。
2023年,我们的核电发电量达到4341亿千瓦时,比2022年增长了3.9%,在整个发电量中,占比达到4.7%。按照我们的远景规划,到2035年,核能发电量在我国电力结构中的占比将达到10%左右,也就是下一个10年,核电将再翻一倍。
引用:
2024-06-12 21:00
“核”这个东西,很多人是既熟悉又陌生。
熟悉是因为它在各方面都很重要,所以只要有相关新闻出来,都会引起很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陌生是因为它太神秘了,除了相关工作人员,没有人见过它的真实面目。
“核电”还好一点,毕竟核电站是看得见摸得着的,那几大核电基地至少所有人都能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