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1喜欢:0

买过的坑类私募产品回顾(四)2021年Q1买入的小丰基金

购买原因:a. XBI连续多年涨,投顾19/20年都做出了超额;b. 轻信了医药股的前景,想配置相关产品;c. 投顾在雪球交流了他投资再生元的过程。

回看失败原因:a. 这种医药/器械单行业的产品,个人投资者其实是没有配置的必要的--领域太专业几乎没法追踪评估投顾的决策;而只从收益、回撤、逆相关性的角度评估,这类零贡献的产品首先就该从组合里砍掉;b. 单体投顾的风控基本上属于听天由命状态;

经验:a. 19年和20年市场恢复的太好,忘了18年的痛;b. 投正经机构的主观产品都可以算极限操作的今天,再配置单体投顾主观产品的风险已经没法形容了(雪球一批纯压地产的投顾基本都消失了);c. 现在选产品第一步看主理人简历/背景--当初只要稍微提高对投顾背景和简历的要求,就能把小丰,黄建平这些投顾都过滤掉。

备注:这个产品都没有进入看AUM增长减持的阶段,只能按照沉没成本择时出掉。

全部讨论

2023-05-30 19:13

6.10开放日赎回。这种小规模产品,居然还是季度赎回。。。能每月赎回的话可以早两个月跑掉。持有两年多-25%,从买私募以来亏损最多的单品。当初买时看重的是投顾态度踏实真诚、过往业绩曲线好看、跟投、产品条款厚道。忽视的是one-man band投顾的极大风险(不具备可投资性)。公平地说,小丰的产品表现不是同类里最差的,甚至对标指数有超额,但确实没有绝对收益。这份学费交的还是值得的,放在现在这种产品就是一眼扔不会踩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