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神奇公式遇上股灾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2喜欢:8
当神奇公式遇上股灾
序:本来此文的一部分是笔者“量化投资”神奇系列的下集(回顾上集请看这里:量化投资界的那些大佬们 网页链接)。
恰逢雪球推出 #股灾作文#    ,于是加入股灾部分的感想,成此文。  @今日话题
那么问题来了,当三七撞上二十一,当巴菲特遇上索普,当量化投资碰上股灾,会发生什么?

------热身结束,正式开始的分界线------------------------------
继量化投资界的开山鼻祖爱德华·索普(Edward Oakley Thorp)推出著作《战胜庄家》(Beat the Dealer: A Winning Strategy for the Game of Twenty-One)和《战胜市场》(Beat the Market: A Scientific Stock Market System)数年之后,“战胜”系列续集之三《战胜市场的小书》(The Little Book That Beats the Market)面世了。当然作者不是索普,而是索普,格雷厄姆(Benjamin Graham)和巴菲特(Warren Buffett)的追随者格林布拉特(Joel Greenblatt)。

格林布拉特同时爱上了价值投资和量化投资,他试图从这两个领域的传奇人物巴菲特和索普身上学习,结合他们的优势。终于有所发现,并于2006年出版《The Little Book That Beats the Market》,中文版本叫《股市稳赚》。索普做的事是借助计算机来量化选择目标/标的并交易。巴菲特做的事是发现并持有“物美价廉”的标的。格林布拉特想做的事则是借助计算机来量化和发现“物美价廉”的标的。他在书中提出了神奇公式:第一个“物美”公式,求资本回报率。即用来寻找巴菲特所说的“很棒的公司”,资本回报率越高的公司质量越棒。该公式可以表述为“资本回报率 = 利润 / 有形资本”。第二个“价廉”公式,求收益率。即用来衡量巴菲特所说的“平常的价格”,收益率越高的公司价格越划算。该公式可以表述为“收益率 =利润/企业价值”。

有了这两个公式,剩下的事情就变得简单了。格林布拉特首先计算出美国每家上市公司的资本回报率,依次从高到低排名。再计算出每家上市公司的收益率,依次从高到低排名。然后将两个排名简单加总,然后买入总排名最靠前的30家公司并持有一年。一年后再重新排名,交易完成后再持有一年,以此类推。格林布拉特称这个策略在1988-2004年的年化回报为30.8%,同期标普500指数年化回报为12.4%。换言之,初始的1万元投资在17年之后会分别增长到大约96万和7万元。因为这样优异的表现,这两个公式和选股方法被简称为“神奇公式”。

做锤子手机的老罗曰:“通过干干净净地赚钱让人相信干干净净地赚钱是可能的,即使是在中国”。听起来中国很不一样的感觉,有没有?那么神奇公式在我大A股市场会有神奇效果吗?笔者决定写个简单的小程序尝试把格林布拉特书中的公式用于国内A股市场。原书中两个公式计算有点复杂,当然也更准确,例如利润使用了扣除利息、税收前的利润(EBIT)。一切从简,笔者这里直接写程序从腾讯财经抓取A股的数据,如市盈率(PE),市净率(PB)等,然后得出收益率和资本回报率,如下。
收益率 = 每股收益/当前股价 = 1/PE
投资回报率 = 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 = PB/PE

然后笔者就把得到的数据输出到Excel里,分别对收益率和投资回报率由高到低排序,这时每个股票可以得到两个Index(序列号)。将两个Index相加再次由低到高排序。程序简单,公式神奇! 笔者的程序于2015年12月初写成,并运行成功,得到了沪市深市所有股票的列表,如图1。
为了验证神奇公式在国内股市上的效果,笔者还开设一个实验账户,严格贯彻执行神奇公式的思想,满仓持有神奇公式选出的Top10股票。有技术,有纪律,有精神,有希望,新时代的完美“四有”股民。这一切看上去多么的振奋人心!


图1 A股应用神奇公式排序的结果



然并卵。股灾3.0来了!2016年元旦之后,在数次熔断和大盘清一色的大跌面前(如图2),公式的神奇,程序的速度,算法的精妙,价值的低估等等,都显得那么苍白和多余。实验账户满仓迎接股灾3.0,最终亏损10+%。

图2 上证指数日K


此役过后,笔者无疑可以更加冷静的看待神奇公式了(虽然神奇公式在国内A股市场上的效果,尚需更长时间进一步验证)。同时,“吃一堑长一智”,笔者觉得需要为“神奇公式”添加四个字:控制仓位。考虑A股的高流动性和高波动性,笔者希望通过仓位的控制来降低风险,而剩余的现金可以参与低风险的逆回购或场内货币基金。这样劳逸结合,降低风险。

就笔者而言,投资的路上要学的还很多,量化的小程序也有很多优化的空间。放下赌刀,股票让日常生活变得有意思了一点点,而程序让股市变得热闹了一点。
仿佛过来人总叹人生如梦或梦如人生,仿佛演员常说人生如戏或戏如人生,程序员则喜欢谈论程序人生。本文权作程序人生的闲言八卦饭后谈资。
程序员夜话于2016春末夏初夜。
hmaya 2016.6.15 于上海。
#股灾作文#    , @今日话题

全部讨论

2016-07-01 21:51

利用神奇公式选股,再加上,根据股市整体估值的高低来择时&确定合理仓位,这样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