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0
作者(原创):吴伟志
全文字数 | 4383字
阅读时长 | 12分钟
5月份的A股市场,指数上看波澜不惊,万得全A全月涨跌幅为-1.2%,沪深300指数全月下跌了0.68%,国证2000、最小市值指数、北证50的涨跌幅分别为-2.48%、-3.83%、 -5.24%,可见5月市场的强弱跟市值的体量大小有着明显的正相关性。截止5月31日,代表大蓝筹的沪深300指数今年上涨了4.34%,大盘权重股占主导的上证指数上涨了3.76%。但是全市场5364只A股,上涨股票仅有1096只,占比20.43%;32只股票持平,下跌的股票有4236只,占比78.97%。全市场中位数股票的涨跌幅为-16.51%,换言之,如果单买一只股票,今年上半年亏损少于16.5%,已经跑赢了市场中位数了。在市场多数股票下跌的同时,在低估值高股息、高景气的上游资源、贵金属、筹码出清的优质公司板块,还是走出了持续上涨的行情。情况正如我们前几期月报所说的那样,没有全面牛市,也没有系统性风险,市场正在按结构型的牛市的剧本发展。我们瑞博产品前5个月录得了较好的正收益,显著跑赢了沪深300指数。中欧瑞博投研团队研究深度与广度兼具的优势,在结构分化的市场环境中逐渐开始显现出长跑的韧性。
新国九条的威力开始显现,5月6日至5月21日短短16天内,就有54家公司被“披星戴帽”,被实施ST或*ST,退市新规的出台,使得更多触碰监管红线的公司被实施风险警示,ST股票的数量近期明显增加。这反映出监管层加大退市力度,推动常态化退市格局的决心。ST板块的股票开始出现崩盘式下跌,连续一字封板难以出逃的现象越来越多。这进一步加剧了绩差股和小市值公司投资者的恐慌情绪,也开始出现夺路而逃恐慌式的下跌。这几天在小视频上看到很多因为持有退市公司财富清零的悲惨的故事,隔着屏幕都能感受的那种心碎的痛楚。我作为曾经也有过类似痛苦教训的过来人,完全能够体会到那种无奈与绝望。本期的伟志思考,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两个话题:1、如何应对结构分化的市场?2、投资人该如何应对已经犯下的“错”?

一、如何应对结构分化的市场?

我们团队在讨论任何投资的课题,讨论一般都必须聚焦解决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怎么看?第二个问题是怎么办?
关于今年A股所面对市场环境的问题,在2月初春节之前,市场的主要矛盾是全面亏钱负反馈严重,系统性的下跌是主要矛盾。系统性下跌的环境下,仓位的高低是决定效果的关键,面对系统性的下跌,控制总的风险敞口,降低组合的贝塔,这两件事情都要做,而前者仓位是最关键的因素。对于可以灵活调整仓位的产品,在系统性下跌的环境下,自然要尽可能降低仓位。对于跑相对收益的long only产品,这时候需要降低组合的贝塔,从高贝塔的成长组合转向低贝塔的价值组合那是理所当然的优先选项。
因为市场连续下跌的形势倒逼,春节前最后几个交易日,证监会紧急换帅,政策积极维稳做多的信号非常明确,各路gjd通过ETF持续入市维稳,防范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已经成为最高的共识的情况下,市场在长期下跌估值处于历史低位,遭遇强有力的维稳政策决心的情况下,对于系统性风险的担忧逐步消除。但是,下一步市场会走向全面牛市还是结构市?我们内部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和论证。我们瑞博有着近30人的投研团队,对于消费、医药、科技、周期、深度价值各领域我们都有多位同事全覆盖深度跟踪,对于上中下游、消费、投资、出口各领域,我们同事都跟踪大盘最新的数据和景气度变化。结合各领域的估值和出清状况,结合各行业的中观数据和企业的微观数据,我们内部不难形成了共识:市场的出清状况和各行业的景气分化,不支持市场在当下就开启全面牛市!全面牛市的展开仍需要一些时间来消化一些领域的估值,仍需要等待政策的效果逐渐体现和宏观中观数据的跟进。在排除了系统性下跌和全面牛市的选项后,结构分化的格局成了唯一的选择。
时至今日,对于今年是结构型的牛市与结构型熊市并存的一年,可能已经成为绝大多数专业和业余投资人的共识了。有了这个“正确”的判断,为何离盈利还有这么远的距离呢?如果没有解决“怎么办”的方法,前面关于结构牛市与结构熊市并存的判断,其价值与“低买高卖”的赚钱法宝也没有很多的差别(看似正确实则无用)!可能这就是多数投资者长期难以赚钱的根本原因。今年前5个月全部A股中,上涨的只有20%,如果没有全面的专业研究投资能力,用掷飞镖的方式来选股,胜率确实低于去澳门赌场。
如何才能在今年分化严重的市场中,远离持续下跌的板块,拥抱上涨的板块和公司?有两种类型的投资者可以做到这一点,第一种是好运气,第二种是形成大模型能力。投资本质是知识的变现,每一个投资人和专业团队,是无法赚到自身拥有的知识(能力圈)以外的钱的。我所遇到的个人投资人,多数都属于专注于某一领域和赛道,一直在训练小模型的投资人(有专注投消费股、新能源、题材炒作、周期不同领域的),对于这类投资人,能不能赚到钱,跟运气的相关度极高,如果一直专注的领域今年落到了上行板块,那长期在此坚持的投资人自然会有很不错的回报(如今年的低估值高股息、上游资源等)。如果过往研究范围和专注的领域落到了今年那80%下行板块,甚至是一些问题公司和ST公司,那今年面临的局面将会是非常困难,甚至是灾难和毁灭性的。对于单个投资人,要形成跨越多行业多投资风格的大模型投资能力,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个人的时间和知识能力是有局限的。但是如果将规模适当的投研团队合理分工,各司其职,每一个人和每一个小组分别负责不同领域,长期持之以恒不间断的对各领域进行研究跟踪,那伴随着一个个小模型训练成熟后,那这个大模型的投资能力就逐渐达到了AI大模型所谓的“涌现”的特征了。有了这样的投研“大模型”能力,全市场比较下来,最有机会的领域是哪些?风险最大需要远离的领域是哪些?就能够尽可能的减少投资行为“艺术”的含量,增加“科学”的成分了!投研结论的准确率就会比没有大模型支持的靠谱很多。当然,市场上具有大模型能力和正在训练各自大模型的团队也有不少,各有各的方式与特点,但相信背后的道理是相通的,殊途同归。

二、投资者该如何应对已经犯下的“错”?

新国九条对市场的影响巨大,最近,越来越多过去通过“财报处理”来调控利润的公司,在经营景气下行,监管加强等多重压力下,财报和监管的风险越来越大了。对于有经营风险和财务瑕疵的公司,这次真的不一样了!对于持有这些股票的投资者来说,这次也真的不一样了!多年来,很多媒体和投资高手说A股迟早会港股化,对于基本面差的公司迟早会被边缘化,成为无人问津的“仙股”。一直喊“狼来了,狼来了”,喊得投资人都麻木了,尤其去年小市值的微盘股一度有不错的“赚钱效应”,更是让大家忘记了狼有可能真的会来!这一次,狼真的来了!而且,由于多种因素叠加,狼来得比港股市场更加的凶猛!港股仙股可能还有一丝对未来的幻想,这一次“应退尽退”的决心,连做仙股的机会都没有了,彻底退市,财富归零。相信不少投资人已经感受到这样的危险与寒意了,最近已经有开始加速离开绩差股,拥抱绩优股的特征了。但可能还有一些投资人心存侥幸,这确实很危险。投资人需要审视自己持有的股票,做好风险管控。
懂得管理学的朋友都知道一个道理:“我们今天所面临的困境,根源都在于我们昨天错误的决策”。持有的公司业绩不达预期,股价连连下跌,问题在于买入股票之前的研究是否全面深入客观?当第一份季报出来,情况不符合预期,是否有及时的客观理性的评估此前的投资决策是否正确,是否需要及时纠错?
“纠错”是投资者必须具备的能力!却也是投资者最难修炼的一种能力!因为,对于不少价值投资的经典书籍中都有类似的一段话:“对于你真正看好的公司,当股价下跌时你应该感到高兴,因为你又可以以更低的成本买入更多你所看好的公司了!”究竟是应该及时卖出纠错?还是坚持原先的观点继续加仓摊低成本呢?万一止损后,股价又上涨了那该怎么办呢?这确实是一个灵魂拷问的难题!这里,我想你应该先问自己一个简单一点的问题:“我本人在投资领域拥有的知识和实操水平在全市场中处于什么水平位置?”先回答后一个问题,再来处理上面那个难题会好一些。包括我本人在内的绝大多数专业投资人,在研究和投资决策时都一定会犯很多的错误,一流的专业选手能够达到60%的正确率,已经是非常优秀了,那剩下的40%的错误决策,你必须及时纠正,一定要杜绝一次不纠错的投资决策,被清零离场的风险。因此,除非你自认为是市场上投资知识与能力超越了99.999%的投资者的最智慧的不犯错的极少数人(至少我本人认为自己距离这个水平差距还很大很大)。那你就可以试一试“当股价下跌时应该感到更加高兴”,继续加仓!不过,即便如此,也应该把家里正常生活和东山再起的安全边际留出来,毕竟你我皆凡人,投资理财是锦上添花的事,不要给自己太高的目标结果可能会好一些!
何时纠错?如何纠错?
我本人多年的经验教训,面对已经犯下的错误,如果心存侥幸等待奇迹发生,往往最终都难以如愿。面对已经犯下的错误,需要第一时间纠错!如果已经拖了很久,损失很多了,那最好的纠错就是立刻。如果确实下不了手,患得患失,那就先出手纠错50%,我的经验是,这50%纠错动作做出去后,人就会变得比之前更加理性与客观,接下来大概率会很快将纠错动作彻底做到位。我们公司办公室墙上有这么一句话:“做正确的事,永远也不晚”!在投资中,纠错!远离错误才是正确的开始!我们永远也无法用错误的方法得到理想的结果的。

三、近期的投资策略思考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是最近一直萦绕在我脑海的两句诗。这也是当下经济环境与股市环境最真切的写照!
告别全球化时代的系统性高歌猛进后,世界贸易与投资环境迎来了分化整固的阶段,每一次环境的剧变也是挑战机遇并存的阶段,很好的把握和适应环境变化的企业和投资人,无疑会成为这一轮变化中的赢家。而漠视变化没有及时提前调整到位的企业和投资人,未来的挑战是巨大的。5364家上市公司,就像承载着上亿中国投资者创富梦想的“舟”,或许会有几百上千艘质地不好的“舟”正在进水倾覆过程中。我们相信,在沉舟侧畔,会有一批质地优良的“舟”在优秀管理层的带领下乘风破浪,带着股东们抵达财富的彼岸。投资是选择大于努力的活动,选择哪一艘“舟”来安放我们的财富梦想?这才是最关键的事。又一次想起讲《易经》的老师那句话:“天道无吉凶,吉凶来自我们自己的选择!”
什么样的“舟”可以承载我们的财富梦想?其实也没有这么复杂和困难,坚持投资中最本质的东西。首先要尊重投资常识,不符合常识的公司尽量远离,即便短期可能很热门和性感;其次是要有壁垒、护城河与竞争优势;第三是估值要合理甚至低估,用买断公司的标准来看都愿意买的好公司。
由于A股与港股刚刚经历了几年的熊市,不少优质的公司目前还很便宜,符合这样标准的公司还真不少!虽然5月中下旬市场有一定的调整压力,但是这个阶段乍暖还寒,波动也属于正常的。耐心春播,等待庄稼的成长与收获的季节。
#恒生科技强势拉升,腾讯控股领涨# #5月投资收官,你的战绩如何?# #投资策略# $港股通(CSIH50069)$ $中欧瑞博成长策略一期1号(P000867)$ $恒生科技指数(HKHSTECH)$
引用:
2024-06-03 12:04
作者(原创):吴伟志
全文字数 | 4383字
阅读时长 | 12分钟
5月份的A股市场,指数上看波澜不惊,万得全A全月涨跌幅为-1.2%,沪深300指数全月下跌了0.68%,国证2000、最小市值指数、北证50的涨跌幅分别为-2.48%、-3.83%、 -5.24%,可见5月市场的强弱跟市值的体量大小有着明显的正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