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茅台”

发布于: 修改于:iPhone转发:0回复:0喜欢:0

近期,茅台通过与蒙牛合作冰淇淋,与瑞幸合作酱香拿铁,与德芙合作巧克力,引发了消费热潮,同时也引起了各种热议。通过观察和思考,我个人认为“+茅台”是创新的有益尝试,主要理由如下:

一、从食品科学角度看,高度白酒是公认的食品添加剂之一,用以增香调味。如果把这种合作比喻成“画龙点睛”,那加入的茅台酒就是那关键的“睛”。

二、从经营角度看,通过与其它品类的强势品牌合作,创新消费产品,去主动链接未来的潜在消费人群,达到了预期效果。

三、从企业文化角度看,真正践行“百业兴,则茅台兴”的多赢文化。茅台放下身段,托起其他行业,活跃社会消费,达到了消费者赢、合作企业赢、国家社会赢、茅台自己赢的多赢局面。

“+茅台”同时引发了一些不同的声音,我也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认为茅台不误正业,盲目多元化。事实显然不是,茅台并没有去做那些产品,而是作为食品添加剂去帮助其它品类厂家开发新产品。而且关于这一点,以丁雄军为代表的茅台人是有非常清晰的认识。

二、认为茅台“屈尊伏就”不如自己的品牌,对茅台自己的品牌是一种伤害。这里就涉及到了一个哲学的问题:“道在高处”还是“道在低处”?《道德经》告诉我们: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圣贤教导我们,处下托起他人是依道而行。我们许多人都活反了,因而会误判茅台的经营行为。以丁雄军为代表的茅台人显然很清楚这个道理,从茅台人称这些经营行为是“+茅台”,而不是“茅台+”,就可以窥斑见豹。

三、认为茅台通过这种方式接触年轻人(Z时代)是白费功夫。持有这种观点的人只看到眼下年轻人不爱喝白酒,而忽视了文化传承的强大力量。Z时代的年轻人会在耳儒目染潜移默化的过程中跟上Y时代和X时代的前辈,成为中华文化的信仰者、践行者和传播者,在这个过程中爱上代表自己文化的产品是必然的(指大多数人,而不是指所有人),茅台酒必在其中。

茅台未来发展并非没有隐忧,但最大的隐忧不是“现在的年轻人不喝”,更不是“现在国际化进展缓慢”(持这种观点的人主要是缺乏中华文化的自信)。而是茅台以奢侈品自居,脱离群众,让茅台酒变成只有极少数人才喝得起,而更多变成“用来炒的,而不是用来喝的”。好在从目前来看,茅台人显然已经意识到“高高在上”和“炒茅台而不喝茅台”对自身的伤害,通过各种方式在破局,“+茅台”就是其中有益的创新尝试。通过这些尝试,可以帮助茅台走进更多中国老百姓的生活,参与他们的重要时刻,成为他们美好记忆的一部分,这是最高明的白酒营销。

茅台人只要坚守“茅台酒是用来喝的,而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让茅台酒的定价与中国老百姓的最低工资标准保持合理的正比例关系,未来必然会随着中国老百姓收入的增长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有更好的发展。

今天恰逢国庆,祝福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也祝福茅台未来有更好的发展!

注:文中的茅台酒指飞天茅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