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与投资相关的故事

发布于: 雪球转发:2回复:6喜欢:19

一、这次没有不一样

2009年底的一天,巴菲特和他的朋友一起在奥马哈市开车兜风。那时全球经济正处于瘫痪状态,奥马哈也不例外,商店歇业,工厂关门。

朋友问巴菲特,“现在情况太糟糕了,经济怎么样才能有起色?”

巴菲特反问:“你知道1962年哪种糖果最畅销吗?”

“不知道。”

“是士力架”巴菲特说,“你知道现在哪种糖果最畅销吗?”

“也不知道。”

“还是士力架。”巴菲特说。

随后两人陷入沉默,谈话结束。

个人思考

2006年卖得最好的牛奶是什么品牌?伊利和蒙牛。

现在(2024年)卖得最好的牛奶是什么品牌?还是伊利和蒙牛。

二、关注微小的积累

《投资者最重要的事》作者霍华德·马克斯曾谈到一位投资同行,他的年度业绩从未名列前茅,但在长达14年的数据统计中,他在所有投资者中排名前4%。如果他能将自己平平无奇的业绩继续保持10年,他可能会成为同行中排名前1%的人。虽然任何一年单独来看他都毫不起眼,但他在这一代投资人中将成为佼佼者。

“奥马哈圣人”巴菲特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投资生涯中,单独一年从未获得翻倍业绩,但他坚信复利的作用,不断积累“小”优势,终成投资大师。

个人思考

微小的优势持续保持下去,日积月累在足够长的时间里会变成巨大的成绩。

投资和人生一样,是一场马拉松,不需要每时每刻总是领先,只要保持一个相对不错的速度(或业绩),最终都可以取得优异的成绩。

三、不要追求“完美”

过去20年里,企业普遍采用即时生产管理系统,以高效运作为典范。这种生产方式的特点是:企业不大量存储生产所需的零部件,而是根据需求实时供应零部件来进行生产。

然而,当新冠疫情来袭时,供应链断裂,几乎所有的制造商都陷入了零部件短缺的困境。

极具讽刺意味的是:在2022年这个有史以来消费最旺盛的时期之一,许多美国汽车企业不得不关闭工厂,因为它们缺少芯片、刹车片和油漆。它们没有容错空间。企业的目标是不容许出错,结果却适得其反。

投资领域同样如此。在牛市中,持有现金是一种低效行为,而在熊市中,现金却如同氧气般珍贵。利用杠杆能够最高效地实现资产最大化,但杠杆也最容易让人倾家荡产。

个人思考

请时刻关注硬币的另一面。

在牛市中持仓大幅度跑赢市场,那么硬币的另一面是:取得优秀的业绩承担了多大的风险?哪些是没必要的风险?

在熊市中持仓大幅度跑赢市场,那么硬币的另一面是:如果牛市来临,能否抓住机会,在牛市跑赢?

四、这次预测准确吗

假设你是一位75岁的经济学家,你在25岁时已开启自己的职业生涯,那么你有半个世纪的经验帮助自己预测未来的经济走势。随着经验的积累,你会成为一名专家。

但过去的50年发生了几次经济衰退呢?一共7次。

所以,在你半个世纪的职业生涯中,仅有7次经济衰退来验证你的预测能力。

要真正评判一个人的预测能力,往往需要将其数十次乃至成百上千次的预测与现实进行比较。也就是说,即使过去7次经济衰退全部预测正确,也不能说明你有优异的预测能力。

网上经常有人因为预测到了明天/下周/下个月的股票/指数涨跌而沾沾自喜。那么他们真的有预测能力吗?

2008年次贷危机的顶峰,美国有几家货币基金亏损了,注意是货币基金。请问那些基金经理或者持有人他们预测到这一情况了吗?

个人思考

在我们有限的生命中,我们无法获得真正意义上的确定性。

股市是最不确定的市场,作为投资者应该怎么办呢?是追求确定性,还是与不确定共舞?

$伊利股份(SH600887)$ $中国建筑(SH601668)$ $招商银行(SH600036)$

全部讨论

06-26 21:34

感谢分享,很值得认真学习思考。

06-26 20:36

很理性的思考。最后一段和倒数第二段更是点睛。希望下次展开细论,谈谈楼主的思维火花。

那是美国

06-27 15:36

好文

讲得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