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永浩:一场风花雪月的创业史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锤子科技创始人 罗永浩

罗永浩曾在《燃点》电影上映之际接受采访时谈及新年的两个愿望:一是最短时间解决供应商合作伙伴的麻烦,二是用全年时间把给投资者带来的烦恼尽快解决好。

这符合老罗的一贯作风,哪怕最后时刻,也要为之负责到底。

很多人对罗永浩的印象是喜欢夸大其词,喜欢讲情怀。然而,大多数公司都是把赚钱摆在第一位的,或许总是喜欢谈情怀,对于一个公司来说未必是好事。

过去几年间,锤子遇到了很多麻烦,比如:产品出货速度太慢、产品质量和设计遭到质疑以及媒体对锤子的负面新闻报道太多等问题。

更有媒体爆出:由于锤子科技资金链紧张,已经到无法支付员工工资的地步,且公司开启了裁员计划,最终只留下了40%的人员。

难道罗永浩的创业故事真的要讲完了么?

@他高中辍学、先后做过摆地摊、开羊肉串店、倒卖药材等工作

@他曾创办过牛博网和英语培训学校,均以失败告终

01

特立独行的“官二代”

1972年,罗永浩出生在吉林省和龙县龙门公社。他的父亲罗昌珍曾任县委副书记、书记、副州长、州委副书记、州政协副主席等职。

罗永浩虽是官二代,但却对教育制度充满了反感。他后来在自传《我的奋斗》里写道:“我在学校里跟这个愚蠢的制度和弱智的老师不断冲突、斗争了9年之后,我终于感到非常疲劳。”

在初中的作文课上,罗永浩因一篇作文被老师点名批评,说这是哗众取宠。面对老师的批评,罗永浩当然不服气:“老师,这个成语你用错了。我写的作文就交给您一个人,‘哗’的是您一个人,没有哗众。”一番话,把老师给气得够呛。

他的意思是:我写的作文就拿给您一个人看,您是一个人,不是众。现在是您把作文拿到班级上面来,还当众取笑,您才是哗众取宠。

恼羞成怒的老师叫来了罗永浩的父母,一家三口被训了一个半小时。事后,他觉得心里非常内疚,觉得对不起父母,应该克制下自己的情绪,不能再这样下去。

他的父亲虽为官,却是少有的慈父,他一直保护着罗永浩身上的闪光点。

他的父亲说:“儿子,这其实没什么的,你不就是想说实话,老师不让你说嘛?在中国,诚实是一个奢侈的品质,你也没有做错什么。但你如果最后不气他那么一下,不就没事了吗?她训完你就听着,听2个小时,我们这会一家就又能吃上热乎乎的饭了。”

即便是罗永浩在高二时决定退学,他的父母也只是问他有没有给自己谋一个方向,罗永浩说写作,然后他们就同意他退学了。

接下来的三年,罗永浩天天宅在家,读各种闲书。然后,他不知天高地厚地给《收获》投了稿,被退稿。父亲只说了一句:“你小子第一次写小说就给《收获》投,是不是太狠了。”

@2011年,他开始有了做手机的想法,还因此拜访过雷军

@他曾说,自己创业是为了改变世界,不是为赚几个臭钱

02

他曾是新东方的老师

在经历过高中辍学、摆地摊、开羊肉串店、倒卖药材、做期货、销售电脑配件、从事文学创作等工作后,他曾一度迷茫到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也不知道自己能做好什么。

最终,罗永浩给新东方的俞敏洪寄去了一封求职信,由此,他成为了新东方最另类和最受人尊敬的老师。他为了克服每次上课就身体发抖、腿脚发软、舌头打结等心理上的障碍,不断地在各种陌生的场合出丑,然后锻炼自己的心智。

新东方的那段日子,老罗经常会用一些搞笑的段子来活跃课堂气氛,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因此,有很多学生都比较喜欢上他的课,甚至有的学生将他所说的话进行了录音,使得“老罗语录”在网上迅速传播。

在很多人的眼中,他成为了幽默、智慧、有独立思考精神的代言人,但是,好景不长,罗永浩在2006年的夏天递交了辞呈,离开了新东方

后来他说,自己最不喜欢英语和教育行业,不过是为了谋高薪收入和后来的创业资金。

此后,他曾创办过牛博网,平台一度聚集了梁文道、韩寒、连岳、柴静等国内知名学者、专栏作家、媒体人,他们给牛博网粉丝提供了各种风格独特的文章,直接带动了网站人气飙升。

2008年4月19日,牛博网日访问量曾首次突破百万,不过后来却因微博的兴起,逐渐淡出人们视线,不得不关门大吉。

@他自言爱财,但要比一般商人的底线高一些

@他说,理想主义者的赚钱过程,必须是靠不耍流氓来运作

03

他创办过英语培训学校

2008年,他在冯唐等好友的鼓励和资助下,创办了“老罗和他的朋友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即北京市海淀区罗永浩至圣嘉德培训学校。

他自言爱财,但要比一般商人的底线高一些。工作的时候,一位自称有丰富教学经验的王老师曾约他吃饭,还给他介绍了几个所谓优质的教师分享他们成功的教学经验——用的都是一些卑鄙的欺骗学生的办法。罗永浩谢绝了好意,用自己的方式成功地赢得了学生们的好评。

创业的时候,“7天让你的英语脱胎换骨,3天搞定雅思写作,17天搞定GRE单词……”等这类市场推广,他坚决不搞。

他固执地认为,所谓理想主义者的赚钱过程,必须是靠不耍流氓来运作的,这样的理念一直延续到了锤子科技。

因此,老罗英语里一直充斥着“行内人”所看不惯的、“幼稚”的东西:要求全校使用正版软件、给授课老师开出行业内最高的课时费、五险一金、带薪休假等等。

他用非常业余的水平,竭尽全力,有效地设计了一些推广机构广告和海报,它们着实让人眼前一亮,但也迅速被业内其他培训机构抄袭。

为了解决生源问题,同样32次课程,老罗英语收费仅是新东方的三分之一,并且承诺前8次只收一块钱。施行之初,学生数量在第九堂课时急剧减少,但出人意料的是,4个月后来老罗英语上课的学生人数猛增。

罗永浩说,“基本上都是老学员推荐的。但能在挑剔且“抠门”的消费者中获得一致性的肯定,总归还是有些方法的,比如在第八次课上,老师依然很大度地给学员们讲授接下来自学的方法。”

在摸爬滚打中,总共投资600万的老罗英语,第一年亏了300多万,且学校从2008年6月创办至2015年,只有2011年有过短暂盈利,长期亏损导致近年来网络上有很多关于“学校倒闭”的质疑声。

2015年1月中旬,他正式结束了罗永浩英语培训学校,新中关9层的办公区现已转给楷德教育。

2012年罗永浩开始做锤子手机后,就很少打理英语培训事业,学校的发展也陷入停滞,最终如“大众所质疑的那样走向了倒闭”。

@事实是,那些鼓吹锤子手机好的人,却不肯为锤子掏钱

@“罗粉”很难转化成“锤粉”,变成真正的销量

04

过于理想主义

2009年到2011年间,罗永浩基本没有工作,而是全身心投入到了演讲和写书当中去。在《我的奋斗》这本书诞生后,他开始以“我的奋斗”为题,进行大规模的全国高校巡回演讲。

2010年底,他在北京海淀剧院举行了一场演讲,题目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创业故事”。

时隔一年,2011年10月25日,罗永浩在北京保利剧院完成了岁末演讲,题目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创业故事二”。

无论是在上学时与学校的体制对抗、还是在创办英语培训学校时期以及后来做手机时,他的理想主义都体现得淋漓尽致。

2011年的时候,老罗开始有了做手机的想法,他还特意去拜访过雷军。

2012年5月,他获得第一轮天使投资900万元,锤子科技正式成立。随后,锤子科技以4亿7000万元的估值获得了7000万元投资。2014年4月,锤子又以10亿元的估值获得了2亿元的投资。也是在这一年,第一部锤子手机正式诞生。

锤子在创办之初,既没有钱也没有资源,他只能通过各种途径造势,他差不多每周七天、每天四五个小时泡在微博上。

为了低成本甚至几乎无成本的造势话题,他和几个早期的同事创作了很多具有话题和病毒性的内容。

加上早年“老罗语录”的广泛流传和他四处演讲,他的个人知名度远远高于产品知名度,单单一场产品发布会,就能卖出200万的门票,而那些鼓吹锤子手机好的人,却不肯为锤子掏钱。

在做手机的时候,面对外界的各种压力,他说:“我创业是为了改变世界,不是为赚你们几个臭钱。”

这样的偏执,造成了他过于追求抱负和情怀,极端重视产品设计,疏于供应链接管控,锤子T1量产前没有公测,带来诸如屏幕漏光,实体键做工不佳,电池不耐用发热严重,拍照对焦慢等诸多问题,这些都让他改变世界的梦想落空了。

@锤子手机漫长的供货期,造成很多购买者都纷纷“脱粉”

@大家对锤子手机的评价是:一个漂亮的不像实力派的手机

05

他到底做错了什么?

虽然很多人崇拜罗永浩,却并没有那么多人愿意为了他的理想主义买单。

首先是时机问题。罗永浩早期用芙蓉姐姐式的“找骂营销”聚集人气,拉拢资本,招募人才,把锤子公司拉起来。但是要做手机并不简单,不是找几个工程师、设计师,弄好了扔给富士康就可以了。

从供应链管理,到品质和生产过程的控制,管理问题的预案都是需要长期积累的一门艺术。锤子初期并没有找到足够的人才和关系,没有把全套的控制体系建立起来,这也导致了锤子手机研发的周期拖得特别长,从2012年开始到2014年才拿出来产品。

而中国智能手机热潮大约是2010年开始的,比国外要稍晚一点,2013年达到高潮,2014年已经开始萎缩,进入残酷的淘汰期了。

其次是供应链问题。早前,他好不容易靠自己的影响力凑齐了一拨手机界精英,还买下了曾经摩托罗拉办公的风水宝地,准备靠“刷脸”在手机圈掀起一场腥风血雨。

却没想到,第一年代工厂(富士康)根本不看他的面子,忙着服务苹果,随便派了几个组装工人给他,结果这帮人根本Hold不住T1的组装难度,最后造成T1长达3个月缺货。

锤子搞不定供应链,用了3个月才解决产能问题,但数码产品的关注期就是两三个月,等到锤子可以保证正常供货,热点已经过去了。紧接着,锤子开始压货,为了回笼资金,又不得不自己打脸做了降价。

许多购买者都因为无法忍受漫长的供货期,而纷纷放弃转而购买其他品牌手机。

最后是定位与渠道的错位问题。锤子手机是走设计、精品、情怀路线的溢价品。而高价有情怀、有溢价的手机,消费用户不在互联网,而在公开市场。

互联网看性价比,信息对称,所以在互联网电商渠道卖3000元的锤子远不是卖2000元小米的对手。

既然锤子手机定位在高端卖设计,卖情怀,那就得去公开市场和OPPO、vivo斗,得走传统渠道的广告营销,但是锤子没钱做。

有意思的是,当锤子降价甩货也做到价格在2000元以内时,销量反而挺顺利,这也印证了锤子定位和渠道的矛盾。

@锤子科技面临最大的困难,莫过于舆论

@之所以媒体对锤子科技负面报道多,是因为他得罪了很多记者

06

来自舆论的压力

锤子科技面临最大的困难,莫过于舆论。而这些舆论压力,与罗永浩的情绪化有很大关系。

吹牛、高调、制造话题……老罗从来没有缺席。“适可而止”在老罗这里变成了“亡羊补牢”。

对于他本人的口无遮拦,罗永浩总结为“刻薄、好斗”,他反思这与自己从小生活在东北有直接关系,他说自己从骨子里就是为个人荣誉大打出手的人。

接二连三爆出负面新闻,罗永浩困惑了。后来他才明白,原来是早前他得罪过很多编辑和记者,曾经刻薄地批评过他们喜爱的品牌。

他也知道,对于网络和媒体舆论,自己处理得非常业余。

2016年,锤子发布会PPT中出现了一个小错误,将“三角兽”写成了“独角兽”。朱萧木上台的时候提醒他,右边这个公司的名字应该是“三角兽”而不是“独角兽”。

罗永浩当时反应非常激烈,大喊:“这个是谁干的?这个是谁干的?”紧接着,他非常诚恳地向大家道歉。

罗永浩第一反应是推卸责任而不是解决问题。的确,他很生气,会后一定也会追究制作ppt的员工责任。

虽然这也可以看作是罗永浩对工作的较真态度,但在当下的情绪失控,也反映出其私下更加情绪化。

后来他自己感叹:媒体对企业而言,特别是产业口的这些媒体,他们是需要新闻的。企业要配合给他一些新闻,甚至可以请他到公司内部了解情况,除了保密的部分。

罗永浩是一个聪明人,在吃过亏后,他也改的很快。“大嘴巴”的问题即使他不想改,锤子公司的公关也不允许自己的老板这样折腾。现在,他微博的言论得经过审核了,他也不敢再随便得罪人了。

决定一家手机厂商的成败,产品或许只能占到50%,围绕产品线而打造的供应链、渠道管理、营销手段都缺一不可。

对于成熟企业来说,更重要的是做好这些环节的整合,才能达到让企业活下去的商业平衡。目前看来,“锤子”距离一个成熟的手机厂商还很远。

据《财经》报道,过去四年,锤子科技共推出7款手机,总计销量不超过300万台——这个数字在手机行业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无论锤子手机成与败,依然有很多人对罗永浩实在“黑”不起来,因为这个胖子,实在是活出了太多青年人心中的样子!

他的一生都想要挑战权势集团,并为憎恨权势集团的人们找到发泄的接口。

初中作文课,其他同学写“五星红旗飘扬在校园上空”,罗永浩偏要写“五星红旗耷拉在校园上空”。

老师当场发飙,罗永浩忙说我改我改,后来改成了:“说来也怪,尽管校园里没有风,但五星红旗仍然飘扬在校园上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