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大价钱多买几个病种?小心掉进重疾险陷阱!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前两天看到内地精算师写的一篇文章,将香港英国保诚公司的危疾终身保计划和内地一款重疾险产品做了深入的比较,结论是“内地的重疾保险不是保障病种不够多,而是没有像香港那样宣传而已。”其实,国内各家保险公司销售的重大疾病保险,保障的重疾病种从6种到60种,林林总总都有。今天聊一聊重疾险保费和重疾病种的关系。

理论上来讲,同样保费下,我们会挑选保障的重疾病种更多的产品。那如果某重疾险,将保障的病种从25种增加至42种,我们该多支付多少比例的保费呢?

怎么看保险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来看一个案例:

假设某小镇,有10000人,每年都会有10个人因为癌症需要住院治疗,治疗费用是20万元,但这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笔巨款。于是乎,大家商议开始集资为生病的人支付治疗费用,每年总共要花费200万元,平摊到每人身上就是200元(不考虑人口衰减),每个人都觉得还能承受,于是大家自愿达成了协议,每年交费200元,谁得了癌症,就用这个筹集的钱去治病。但为了收集这10000个人手里的200元,很是耗费时间和精力,于是有个人站出来,说他不干别的,专职负责资金收集和发放治疗款,只要每年给他50000元的劳务费即可,这样子小镇上每人交费就是205元。但好景不长,过了几年,每年有1人会得新型病种,治疗费也是20万元,于是乎,大家重新商定,每人交费225元,用于支付11个病人(10个癌症,1个新病种)的治疗费和1个人的劳务费。这样子收支也是持平的。

看完这个案例,你或许就明白了,这个专职的人就是扮演了保险公司的职能,205元是某A款重疾险的保费,225元是某B款重疾险的保费。

保费与重疾发生率

对于开头我们提出的疑问,只要看看剩下这42-25=17个病种的发生率占了多少比例,就大概知道该增加多少保费了,但遗憾的是,目前国内还缺少这些数据。不过欣慰的是,精算师协会公布了25个病种的重疾发生率表,其实已经囊括了一个人可能发生的大多数重疾病种。在这个范围之外的病种,发生率都很低很低很低。所以重疾险在原先25病种的基础上,增加数个或十几个病种并不需要增加太多保费。

>>>>

案例一

我们挑了国内性价比较高的某纯重疾险看下:

被保人:30周岁

性别:男

保额:10万元

保障期限:10年

交费期限:10年


从保费增加幅度看:(370-350)/350=5.71%,该比例高于30周岁男性疾病发生率的增加幅度。用户可以从自身的风险厌恶程度去确定,是否愿意用20元/年的保费,去保障额外增加的那17种。另外这两款产品的B值是非常接近的,增加6%的保费去保障额外的17个病种是个还算不错的选择。

>>>>

案例二

我们再看两款交费20年,保障终身的重疾险,对于30岁的男性被保险人来说,下面第二款比第一款多了6个重疾病种(假设后者覆盖前者),轻症种类都是一样的,保费增加了1380元/年。


在看到这个表之前,你或许真得纠结一会,碰见两个这样类似的产品,究竟是哪个更好呢?

懂点经济学的你,肯定会想到边际效应,9330/7950-1=17.4%,那这新增的6种重疾是否值得我增加17.4%的保费呢?B值告诉你,这个增加的责任不值得我们付出这么多,因为第一款的B值要高于第二款。大家对风险的承受能力不同,边际效用函数也不一样,有人也许会认为第二款划算。但增加20%的保费,去保障看似更多实际发病率却很低的病种,并不划算。

回到文章开头提到的那个例子,如果某重疾险,将保障的病种从25种增加至42种,我们该多支付多少比例的保费呢?或许5-10%都是一个合理的数字,要是超过20%,那就没有必要了。

本栏目文章由唯保提供,已获授权。

唯保,唯一寿险比价平台。这里,精算师为你比价,便宜;这里,没有忽悠和夸大,信任。—— BB精算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