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打新入门宝典(中)

发布于: iPhone转发:1回复:0喜欢:9

1.5如何参与港股打新?

和A股打新需要A股账户一样,港股打新需要港股账户,目前沪港通的投资者是不能参与港股打新的,只有直接在香港开户的投资者才能够认购香港新股;目前香港大概有700家券商,不过有很大一部分传统券商打新收取的佣金太高,比如认购收50/100港币,卖出再收50/100港币,这样造成了大量的摩擦成本;

举个例子:一个3万港币的账户在目前免手续费的互联网券商打新一年认购100多只新股,大概赚1万多港币,而如果是在传统券商进行同样的操作,申购手续费+卖出手续费就已经大于1万港币了,这样计算下来完全是赔本生意;

2016年富途等互联网券商的兴起和佣金战的发生,让打新赚钱成了可能!和其他行业一行,互联网就是破局者,用更低的费用享受更优质的服务,就是互联网及互联网券商的使命!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港股打新明明几十年了,但2016年之后才变得火起来~

另外,大部分的香港散户处于内心的优越感,是不愿意使用中资背景的互联网券商的,这也是很多香港散户大部分新股都不参与申购的原因之一(手续费这么高,是真的没法玩)但实际上遇到阅文这些热门股时,香港的散户也是会去券商营业部排队认购新股的(是的真的是排队,因为前两年很多香港人认购新股时需要手工填表的)

再回到正题:香港券商账户开立数量是没有限制的,只要你愿你,是可以开立任何一家对散户开放的香港券商的(部分券商只对大户/机构开放),开户也很简单快捷,只需要使用网上开户渠道推荐人的链接注册之后下载APP完成开户就可以了,整个过程大概15分钟,需要本人及本人银行卡和身份证;

2.1券商的选择

港股对于没有在港交所开通交易账户的内地投资者而言,仅通过沪港通及深港通是无法进行新股认购的,因此打新必须拥有港股账户,也就是持有香港证监会券商牌照的正规券商,这样可以受香港证监会法律监管保护,资产托管在中央结算所,现金账户还享有中小投资者基金的保险保障(15万港币以内全赔付)。

参与港股打新,通常要判断如下几个指标:好的券商融资利息低,覆盖股票多,融资杠杆倍数更高,资金释放快,截止认购时间晚,有无暗盘等。对于大陆投资者来说,是否支持线上开户、软件操作是否好用、客服服务是否及时也是重要的参考因素。

2.2开户/入金

目前每家互联网券商均支持在线开户,开户后是可以联系客服协助入金过程的,所以开户跟着开户指引走,入金跟着券商客服走是最高效靠谱的;

另外就是开户的渠道,在官网开户的客户因为券商是没法给出新股申购建议或者参考的,而在美港之家的渠道开户的朋友是可以免费加入我们打新群的,里面会有一些港股的打新实时动态和分析,有一定交易基础的还可以加入我们的美股交流群。绝对对你的交易会有很大的帮助!并且多家券商我们这里争取到的佣金或奖励是高于官网的;

这里避免广告嫌疑,不放置开户链接!富途证券目前是互联网券商龙头,无论是港股打新还是美股交易,包括美股期权和港股期货都可以通过富途证券买卖交易。

下面一段很重要:

入金目前大陆卡是可以的,但是资金转出需要香港卡,所以如果是短期不用的钱,可以使用大陆卡入金,然后有时间了去香港办了香港卡,再出金;如果是短期会用到的资金,不建议参与港股打新,因为毕竟是跨境投资,资金进出的周期会比较长,不像A股那样今天卖股票,明天资金就可以回到银行卡;但是据笔者最近的消息,很多大陆卡目前已经无法入金了,仅存的中信银行光大银行也存在一定失败的可能性。

另外尽管国人投资港股是合法的(不然券商是不可能给你开户的),但是国内目前没有放开资本管制,所以直接把国内资金投资于港股属于灰色地带,大部分人都是用香港旅游的钱变相来投资港股(以旅游的名义完成资金出境),这种行为其实很难界定,不过只要不是用于非法交易或者帮别人洗钱的话,基本不会有什么不良后果;事实上国内在海外有投资的人群有大几百万,只要是个人合法来源的资金,都不会有什么太大问题,国家的初衷也多多少少有保护投资者的意味,比如港股通,也只让买在标的范围内的股票,毕竟万恶的资本主义吃人是不吐骨头的(香港的老千股/庄股 );

2.3港股打新总流程

2.4新股申购操作

新股的申购除了申购数量和申哪个新股需要点技术水平(懂得自己选,不懂得可以直接抄我们的 #港股打新# 作业)其他步骤几乎是傻瓜性操作,三岁小孩教一下啊都会;

我们以富途证券为例展示下新股的认购步骤:

首先找到新股认购界面,点击进去;

直接点击认购就可以了。认购多少股也是根据自己资金情况来安排就好了!非常的简单!

2.5新股中签查询/卖出

一般新股从申购截至到上市需要7-10天,在新股的认购界面会显示这些时间信息,一般新股上市的前一个交易日公布中签结果,这个时候可以用自己的身份证号去新股配发结果中查询(因为券商是不会扣发股份的,所以其实没有必要去查询是不是中签,一般中签结果公布的当天下午,如果中签,那么股票就会出现在你的股票账户里)这里也没有必要展开讲解;

新股如果没有中签,你的申购资金是会全额退还到你的证券账号的,如果中签了,收取中签金额1.007%的中签费及中签金额后,剩余资金会返还到你的证券账户的;新股卖出和卖出其他股票一样;

大部分券商都可以在上市的前一交易日下午04:15~06:30分通过暗盘(后面展开讲)提前卖出股票的,当然如果不想提前卖也可以留在上市首日进行卖出;

港股交易时间如下表:

3.1港股打新涉及到的费用

总费用= 港股新股认购费用+中签费+融资利息费用+股票交易费用

认购费:大部分互联网券商现金申购免认购手续费,不免认购费的大部分是50/100港币/笔,融资手续费则大部分都是是50/100港币/笔,免费的很少;

中签费:中签金额的1.007%(港交所收取)

融资利息:不使用融资不收取

交易费:印花税+各种规费+券商佣金+券商平台使用费(没中签则不会涉及)

券商佣金万分之3~千分之3,每家不一样,为券商收取;

平台使用费有的券商收,有的不收,收取的大部分是10-15港币/笔;

如果是低于1万港币的小金额,卖出新股的交易成本大概是千分之3~千分之5;

3.2港股打新需要了解基本名词

入场费:

即申购一手该新股需要的资金,港股不同股票每手的数量不一样,100/200/500/1000/2000/4000/8000/10000股等一手都是有可能的;每个股票的入场费在全券商app里也是可以看到的;公开市场认购新股的入场费=申购价格上限*一手股数+中签费+认购手续费;

暗盘:

暗盘也叫darkpool,通常指场外交易,因为历史上比较知名的暗池是法巴的,但是因为信息披露问题,法巴被罚了很多钱,所以关掉了;另一点就是暗池交易因为没有通过港交所,所以会损害港交所的利益;而新股的暗盘就是专门用来交易新股的darkpool,通常是多家券商不经过交易所而在其客户间内部撮合,比如辉立证券的新股暗盘可以接入几百家券商,个别的新股暗盘只在其自己客户间进行撮合交易比如富途的暗盘只供富途客户使用;此外一些机构间也通过另一套暗盘系统进行新股上市前的交易,但一般交易量很小且大部分只是为了给新股造势,所以会有一些离谱的价位;

暗盘的主要意义在于提前知道新股的受追捧程度,暗盘常被比喻为打新党的救生圈,在新股不太受欢迎时,可以通过暗盘提前止损,小亏出局;

还是2018年(收益最差的一年)的新股发行例子,首日收盘破发率33%,而暗盘收盘破发率只有27%,且暗盘收盘破发跌幅大于20%的仅有3只;

最近的新股NOMAD TECH 08645就是很好的例子,暗盘涨幅大概有10%,但是首日收盘却破发了30%;(我们美港之家的客户,果断地暗盘兑现利润)

融资/现金认购:

现金认购就是使用现金认购,没啥好讲的;融资认购则是指使用银行/券商自己能进行认购,一般而言杠杆最高可以20倍,大部分是10倍杠杆,简单说就是用1万块钱本金+券商/银行借你9万去认购价值10万金额的股票;这个也是港股打新的魅力之一,不过杠杆是吧双刃剑,新手不建议轻易使用;

冻结资金:

通过港股账户打新,认购资金将于认购截至日当天16:00开始被冻结,如中签,则扣除,如认购失败,资金退回。冻结天数为8-15天,如果融资,就是会产生8-15天的利息。

修改/撤销新股申购:

与A股打新不同的是,港股打新在新股申购截止期之前都可以修改或者撤销,不收取费用。(港股打新一般于截止日16:00结束申购的要求,融资在12:00结束申购,有的券商会提前截止,部分券商融资打新不支持撤销)

新股发行价格区间:

香港新股的发行价在申购的时候只是确定了一个价格区间,比如最近上市的康宁定价区间9.1~10.2港币,最终由于机构认购火爆所以发行价定的是10.2港币;

公开认购/国际配售/回拨机制:

公开认购就是大部分散户认购新股的过程,一般而言新股发售份额的10%是留给公开市场的散户/大户认购的,其余90%是留给机构等通过国际配售参与认购的;

上面讲的新股发行公开认购和国际配售的1:9比例会根据公开认购的热度进行调整,一般公开认购火热的话会根据认购热度把公开市场的发行比例调整为20%/30%/40%/50%,这个调整过程就叫回拨;

超购倍数

顾名思义,超够倍数就是新股认购金额/募资额的倍数,当然我们通常会遇到的都叫公开发售超够倍数,因为国配的超够倍数一般不会强制披露,而且也无法动态监测,且经常有假消息,所以在做申购决策时意义不大;而公开发售认购倍数就是指公开市场的认购金额(预测)/最初留给公开认购的那10%的募资额的倍数;

还是以近期招股的大喜屋为例

孖展/融资数据

孖(ma)展也称Margin,即保证金的意思,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融资认购;孖展数据也就是当前主流券商在新股认购期间公布的使用融资认购新股的金额;孖展数据主要用于预测新股的公开超购倍数;

但是由于公布孖展数据的也就七八家券商,而剩余的几百家券商是不公布融资数据的,尤其是银行系的券商(汇丰/招银/交银)再加上使用现金认购的资金也是不统计在内的,所以说孖展数据只能用于定性,不能用于定量一般而言新股认购越热越好,这里先不讲特殊情况;

顶头槌

一般新股发行,公开发售部分最大只允许单个投资者认购初始发行份额的一半数量;这种按照最大可认购数量认购的投资者就叫顶头槌投资者;

比如发行1亿股的股票,公开市场发行1000万股,那么最多只允许单个投资者认购500万股;

顶头槌投资者代表了公开市场最看好该新股并且真金白银投入的投资者,一般这样的投资者越多,则该新股上市表现越好;

一般而言新股认购越热越好,这里先不讲特殊情况;

#港股打新# #港股# 顶头槌

一般新股发行,公开发售部分最大只允许单个投资者认购初始发行份额的一半数量;这种按照最大可认购数量认购的投资者就叫顶头槌投资者;

比如发行1亿股的股票,公开市场发行1000万股,那么最多只允许单个投资者认购500万股;

顶头槌投资者代表了公开市场最看好该新股并且真金白银投入的投资者,一般这样的投资者越多,则该新股上市表现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