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吉亚交流纪要

发布于: 雪球转发:4回复:2喜欢:16

第一部分:2021年整体情况

公司业绩:2021年度,公司合并收入较2020年增长65.2%达到人民币23.15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46.0%;净利润较2020年增加155.9%达到4.53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237.6%;每股基本盈利0.71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6.8%,三年复合增长率125.2%。此外,公司2021年经营性可比净利润达到4.59亿人民币,同比2020年增长65.4%,三年复合增速63.5%,利润端增长高于收入端增速,说明公司的规模效应、集团化效率的提升在持续发挥作用。

核心业务:2021年全年就诊人次229.2万,同比20年增长123.3%,其中医院业务收入21.5亿,同比增长73%。门诊住院方面,门诊收入增长98.7%达到7.4亿元人民币;住院收入增长61.9%,达到14.1亿元人民币。患者对集团医院、对海吉亚肿瘤诊疗品牌的认可度不断提高,患者黏性持续提升;总就诊人次尤其是门诊人次的高速增长,以及肿瘤首诊患者占比的持续提升,体现了海吉亚医院对肿瘤患者并发症处理及患者留存率的不断提高。

肿瘤业务:2021年肿瘤MDT收入11亿元人民币,较20年同期增长65.3%,高于公司合并收入增速;肿瘤相关手术量接近4.2万例,较20年同期增长141.4%;公司医护人员总数接近4300人,较20年同期增长68%,其中副高以上职称670人,较20年同期增长87%。多学科一站式全生命周期的肿瘤服务策略得到了很好的执行和贯彻,高技术含量的肿瘤三四级手术不断发展,人才吸引和培养能力越来越强。

发展方针:2021年时公司以自建和并购双轮驱动快速发展。2021年底公司自建的聊城海吉亚医院通过验收,目前已经投入使用;重庆海吉亚二期、聊城海吉亚二期肿瘤康复大楼都在年内封顶,并计划在22年投入使用;无锡海吉亚医院已完成土地摘牌,以上都将成为公司持续快速发展的战略储备。在并购方面,公司2021年连续收购了两家历史悠久且规模可观的三级规模医院,通过文化融合、提升植入效率,两家医院在经营效益和患者认可度方面都得到了快速有效的改善,毛利率水平快速提升至30%左右,同比就诊人数也分别实现了33%和15%的波动增长。随着整合时间延续,两家医院将会在经营效率、学科特色以及患者满意度上得到持续提升。通过并购自建双轮驱动,公司目标在23年底能够达到1万张床位的规模。

民生服务:2021年及2022年初,在苏州疫情时公司承担了苏州火车站和部分指定社区的全员核酸检测职能,在多地疫情时也派出了多支海吉亚医药队支持当地抗疫工作。截至目前,共派出医护人员超过4000人次,接种疫苗超过41万针,完成核酸检测超104万人次。肿瘤作为国家卫健委在抗击疫情期间特别强调保障的医疗学科,在保障患者整层就医的同时,海吉亚医疗团队也为抗击疫情承担了自己的社会职责。

政策变化:十八大以来,国家多次出台快速发展社会办医相关的政策文件,积极支持社会办医发展,也支持符合条件的社会办医盈利性医疗机构上市融资和发行债券。国务院医改小组关于深化医改方面的通知、国家发改委多部委发布的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等文件明确了国家支持社会力量办医,鼓励发展专业性医疗管理集团,更特别说明应当为社会办医留出发展空间,公司坚信我国社会办医的发展环境会更优化,社会办医的发展速度会越来越

第二部分:2021年财务情况

财务简报: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亿元,同比增长65%,近三年来符合增长率46%。从业务分布的情况来看,2021年医院收入21.5亿元,同比增长73%,三年复合增长50.9%;医院业务收入占集团合并收入比重从2020年88.7%提升至2021年93%;第三方化疗业务收入规模虽然在逐渐扩大,但收入比重由2019年10.8%下降至2021年的7%,随着集团旗下医院收入规模进一步扩大,第三方放疗业务比重将会进一步降低,对集团合并业务的影响也将进一步减小。

毛利情况:2021年毛利增加57.8%至人民币7.6亿元,整体毛利率达到32.7%;其中医院业务毛利增长75%,毛利率较2020年增长0.4%达到30.8%;随着并购的苏州永鼎医院,贺州广济医院在2022年度业务整合程度进一步提升,存量医院的业务规模进一步扩大,预计集团整体毛利率在22年将会实现进一步提高。

利润情况:2021年集团净利润4.53亿元,同比增长156%,三年复合增长237.6%;剔除掉股份回购利息支出、股份支付费用、非营利性医院改制等非经常性项目的影响以后,2021年经调整净利润比2020年增长了12.7%,三年复合增长62.1%;剔除掉并购贷款利息开支、募集资金利息收益的影响等一次性或非经营性项目影响以后,2021年可比净利润同比增长了65.4%。

现金流情况:2021年集团经营性净现金4.3亿元,与净利润规模基本持平;虽然包括并购的永鼎、广济医院的资产,但2021年集团整体应收账款、存货周转效率比去年进一步显著提升,应付账款周转天数有效延长,反映集团对并购业务具有较强的消化整合能力及整合效率。

Q:请问各家医院2021年度具体的收入拆分是怎么样的?

单县3.75亿元,沧浪4.1亿元,重庆接近3亿元,龙岩2.6亿元,菏泽0.93亿元,永鼎并表收入4.1亿元,贺州并表收入1.92亿元。

Q:2021年并购的两家医院中,永鼎医院毛利率提升4%,广济医院毛利率提升10%,请问会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永鼎在苏州,并购前基础较广济更好;并且永鼎并购较早,4月份开始交割,5月份实现并表,因此整合时间较长、整合程度更深,整体优化程度更高;广济的并购时间较晚,7月份开始交割,因此还有很大的优化空间,毛利率还有更大的释放空间。

Q:请问集团下属各个医院毛利率和床位的使用率大概是怎样的情况?

集团平均毛利率在30-35%;床位使用率70-80%。

Q:公司策略中提到中西医结合,请问目前中医药项目的收入占比和未来展望是怎样的?

肿瘤病人尤其是晚期肿瘤病人经常需要进行中医免疫调理,公司也在这方面做了布局。长三角一带中医基础比较好,因此永鼎、沧浪医院的中西医结合做得较好,沧浪医院的中西医结合收入约为4000万左右,占医院总收入10%左右;永鼎中西医结合业务收入约有2000万左右;此外广济医院、龙岩医院等也在进行中医相关业务的布局,集团下属医院基本都有中西医结合肿瘤医疗部门。

Q: 目前国家政策担忧比较多,对公司而言会影响潜在并购对象的估值和谈判地位吗?

公司旗下医院始终坚定不移的遵守国家政策的变化,认真做好内控,符合国家监管;另一方面,实际上目前需要出售的医院较多,并且由于一二级市场倒挂的现状,价格也在持续走低,我们将会坚持内生和并购扩张两个模式实现公司的发展。目前国家政策并未影响到医院并购业务,此外国家政策希望民间办医集团化、规模化、专业化,引导鼓励集团型专业医疗机构发展。

Q:龙岩、贺州地区在DRG/DIP推动后,21年实现了良好增长,对此公司具体做了哪些调整?这些调整在政策全国推广时是否可复制?

贺州广济医院7-9月份是并购后整合期,从第四季度开始发力,执行了DRG收费模式后对住院及门诊次均费用影响不大,门诊次均费用环比增长21%,住院次均费用环比增长10%,不过2022年可能将会有比较好的提升,尤其是在非公医疗部分。龙岩医院2021年全年收入同比增长超30%,门诊人数增长60%,住院人数增长30%,住院次均也是稳中有升;此外依托于海吉亚集团肿瘤学科优势,肿瘤住院次均呈现显著提升。实行DIP付费模式后,公司在不断发展高技术含量的手术项目,2021年全年手术完成量超过6700台,同比增长近50%;部分阶段性社保公积金减免政策在2021年取消的情况下,毛利率呈现一定提升;此外在DIP付费模式下,2021年医保坏账为0。因此无论在业务端还是财务端,均有明显的改善。根据国家政策改变,公司成立集团层面的DRG/DIP研究分析小组,为后续可能将要进行DRG/DIP支付的地区进行相应的指导培训。

Q:国家发布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方案后至今,各地的高端放疗及手术等医疗服务项目的定价及医保支付是否出现具体的变化?

公司在肿瘤方面开发了一些新的技术,新技术一定程度上享受到了价格调整的红利。比如一些三、四级手术,2021年医院业务中肿瘤手术业务提升141.4%,是公司顺应国家政策和发展方向趋势进行内部引导、体制优化后的结果。

Q: 医疗服务行业情绪整体低迷,公司管理层在企业文化的基础上如何做出正确的决策

市场对医疗服务行业低迷的认知可能是比较主观的,医疗服务行业是一个刚需行业,尤其在目前的人口老龄化趋势下,无论什么情况下医院都要保障正常营业。公司2019年上市后,虽然一直处于新冠疫情时期,营收仍然可以保持稳健上升趋势。

Q:请问医院业务中肿瘤和非肿瘤科的收入占比怎样拆分?

肿瘤相关手术占比47.5%,非肿瘤收入占比52.5%;医院业务总体发展协调,肿瘤学科优势性也开始显现,此外老龄化相关疾病业务也在不断发展。集团下属各医院中,成立时间久的手术业务占比更高,成立时间短的手术占比稍显较低,但随着业务发展,占比也将逐渐爬升。

Q:分级诊疗是国家医疗体系发展的重要趋势,集团旗下医院目前参与医联体的情况如何?

目前公司的医联体单位有20余家,集团下属医院作为三级医院,一级基层医院及乡镇医院都是我们的医联体成员单位,公司医院会在医疗教学、查房等多方面对它们提供帮助。

Q:目前一级市场的标的估值是否有明显的降低?对于公司收并购成本是否有明显获益?

由于受到二级市场情绪化的影响,一级市场估值已经出现下降,公司的并购业务将会继续往前推进。公司未来会坚定不移继续走整合并购道路,并会持续大力发展内生业务。

Q:集团旗下医院次均费和人次主要驱动力来自于哪些方面?各分院收入天花板大概什么水平?

主要驱动力来自于医院的品牌和口碑,医疗服务行业是一个庞大冗杂的综合行业,其中还涉及到大量的政府政策引导的需求,因此针对医疗服务行业更需要关注效率,而不是简单的单一驱动。2021年海吉亚就诊人数达到229.2万,服务效率较高,未来我们希望能够覆盖更广的人群,服务更为广大的患者群体。医院具有属地性,需要在一个地域积累口碑,这些将是医院永续的无形资产。

Q:自有产品陀螺刀的情况?

陀螺刀是海吉亚专有的放疗设备。放疗是肿瘤三大治疗方式之一,在肿瘤治疗率总体为45%的情况下,放疗的治愈率为18~20%,是非常重要的治疗手段。放疗业务也是海吉亚的优势业务,随着对放化疗市场监管愈发严格,从业门槛将会逐渐提高,而海吉亚的专业技术队伍将会帮助旗下医院在放疗领域建立优势。

Q:2023年公司预期增长5000张床位,能否对自建和收购具体增量进行拆分?未来长期的床位规划是怎样的?

2023年预期达到10000张床位的目标是比较明确的,并购业务方面,2021年的并购项目大且快,后期我们的并购也会继续推进,今年预计也将实现两家医院的并购,具体会根据实际规模承载量等情况进行调整,但并购业务将会和内生业务一起保持较快增长。

Q:请问不考虑永鼎和广济,集团原有医院的业绩增长情况如何?

2021年原有医院的内生增长为22.3%,可比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25%,可比利润增速优于收入端增速。

Q:2021年第三方放疗业务的毛利率出现下降,请问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第三方放疗的收入结构存在一些调整。有些中心刚刚开业还没开始发力,营收能力还没有完全释放,而老的中心收入比例在下降,因为第三方放疗业务的成本端相对固定,因此收入比例下降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毛利下降。随着公司储备的二十余个新中心的陆续开业,将会抵消老中心的收入下降,后续第三方放疗业务的毛利率将会维持在50%的稳定状态。此外由于第三方放疗业务只能在非公医疗进行,中国能够达到500张床位规模的民营医院约有900-1000家,非公医院的性质以及疫情影响,使得这一部分业务会存在波动,不可控因素相对较大。海吉亚作为中国第三方放疗最大的团队,这一部分业务对集团内部更多起到哨点、团队培养、市场拓展的作用。

Q:为什么公司22H2的管理费用率提升到11%,经调整净利润率下滑到17.7%?

管理费用率提升主要是并购带来的管理费用增加,此外还有并购的中介费用也包含其中。公司2021年下半年利润率及经调整净利润均有所下降,但在刨除掉并购费用贷款、支出等项目,剔除非经营利润后,经营性可比净利润与2020年持平,均为19.8%。2020年有一个阶段性的社保公积金的优惠政策,它的存在提高了2020年的利润基础,因此我们需要将这个非长期性的收益减去,此外我们的经调整净利润中并没有去掉并购贷款利息支出这一部分及并购费用,而2021年下半年永鼎从5月开始、广济从7月份开始,这两家并购医院的并购贷款利息都开始计入其中,因此实际上对利润影响是比较大的,导致了利润率的相对下降。

Q:公司旗下单床产出大约有多少?各医院贡献率占比如何?

集团旗下医院平均单床产出约为57.6w,同比2020年单床产出提高25%;苏州永鼎单床产出90w左右;沧浪约为130w;单县30w;重庆、龙岩、贺州均为60w左右,均保持较高增速。各家医院贡献率相差不多,因为医院业务相对标准,管理体系较为一致。

Q:公司2022年的并购预期是怎样的?2022年全年业绩指引大约为多少?

考虑到目前一二级市场倒挂的价格形式以及公司资金的平稳健康发展,2022年公司预期会有两个左右的并购指标,未来随着规模扩大以及各方面形势变化,公司也会适时加快速度。2022年公司将业绩指引调整到6.1亿人民币。

Q:22年到24年自建医院逐步落地,对自建医院的前期亏损、盈利周期、床位爬坡这几个维度是怎么考量的?

今年聊城医院已经开业,公司力争做到500万以内的亏损或者盈亏平衡。根据以往经验,一年以内基本可以达到盈亏平衡,并且随着业务逐渐标准化、管理体系化,自建医院虽然是新的平台,但团队已经是成熟的团队,随着品牌逐渐打响,规模效应逐渐显现,因此实现平衡可能会更快。

Q:疫情影响下,医保政策方面会对民营医院有所放松吗?

国家医保体系最艰难的是2021年。受到疫情影响,2020年上半年实施了社保减免政策,因此2020年末期医保结余基本上没有增长,但截至2021年末期,全国医保结余增长达到15.7%,目前国家医保金额结余约有3.6万亿,是比较富裕的。因此未来医保政策整体将会是比较稳定的。

$海吉亚医疗(06078)$    $盈康生命(SZ300143)$    $信邦制药(SZ002390)$   

全部讨论

2022-04-01 07:28

海吉亚医疗21年报交流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