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真相的群众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306喜欢:139
我估计贾府中一个府,每年大概要花十万两以上的银子。贾府的主要收入来自田庄,他们一个府有十来个田庄,一个庄子正常年份可以收1万两银子及一些实物。
如果按一两银子300元人民币计算,一个府一年的开销大概是3000万。
这个消费水平按家庭计算的话,应该是当时顶级的,正部级(尚书级)或者副国级(内阁大学士)水平吧。这与贾府虚拟的家庭地位(世袭国公、当下国丈)也是匹配的,与红楼梦原型曹府的地位也是匹配的。
我们可以参照晚清时抄琦善家列出的财产清单。琦善出身百年世袭之家,自己官至直隶总督、协办大学士,算是这个水平的官员,抄家的时候抄出银子4万多两,
家里有200多顷(合3000多亩)地,每年能收租2000多两。
当时说琦善家年支出几万金,他田租上的收入根本不足以支持他的消费,他日常开支应该主要来自于官场上的灰色收入,这也符合当时大部分官员的实际经济状况。
而贾府的情况相反,虽然看起来政治地位高,实际当的官很小,比如贾政只是一个厅局级干部,而且不会搞钱(谁知道他会不会呢),那么他们家缺少了官场灰色收入这个活水,支持正部级或者副国级的消费水平就非常吃力了,败落也是必然的。

热门回复

最初方案很简单。就是朱元璋的子子孙孙,都由国家财政供养,不需劳动。
但朱老师没有想到另一点,就是他的子子孙孙很多,其中一个时间只有一个子孙可以做皇帝,其他子孙也想做皇帝,这就麻烦了,叫亲王造反。逼得唐伯虎装疯卖傻,由王阳明老师亲自镇压的宁王造反就是其中一例。
做上皇帝的子孙就得想办法修补这个Bug,他们认为财政供养宗室没问题,反正钱都是老百姓出的。但是,一定不能让宗室有造反的能力,想出的办法是剥夺宗室的从政权(不能参政)、武装权(不能参军),限制他们的人身自由(活动范围)。
这个导致了两个后果:
有明一代,宗室旁支确实没有任何政治、军事、文化上的建树。这个跟清朝宗室活跃于政坛完全不同。
不能继承皇位的宗室,只能做一件事情,就是繁殖后代,但他们的后代,如果不能继承王位,又不能从事社会活动,也只能去继续造废人,于是明朝宗室的规模持续膨胀,导致很多省的财政(比如山西、河南),仅仅供养宗室都不够。
朱重八老师完美的规划,终于把他的后代养成了猪,把他的国度变成了养猪场。

所以,您这个社会顶层就踏踏实实劳动,好好供养着他的子子孙孙吧。

如果不能继承皇位,他的子孙倒也没有什么权力,出城扫墓都需要皇上批准,平时只能呆在王府里,基本只能做一件事情:繁殖后代。不得不承认,朱重八发明的宗室供养系统,真是无敌的,把后代都养成了猪。

林如海的职位是卤政,大概相当于国家食盐专卖局局长,这个属于全国一等肥缺。

红楼梦是小说,抄家记录是史料。
史料比小说可靠,比如一个省部级官员的资产总量,一亩地收的租金(0.75两白银)水平。
贾府不太可能有15万亩田庄。这个数量,得是顶级亲王才可能拥有(比如明朝的福王)。
所以《红楼梦》里的土地租金收入可能被严重高估了,而官场上的灰色收入被低估了。以红楼梦的原型曹府为例,肯定江宁织造任上的灰色收入才是他们家日常生活的主要来源。

其实古代碍于科技水平,金银财宝和超出生活所需过量的绫罗绸缎对生活质量的提升几乎是0,很大的宅邸,大量的空屋子,考虑到没有空调,全屋制暖,24小时热水,抽水马桶,其实对生活舒适的提升也没啥意义。
所以如果回到古代,哪怕真的有破天的富贵,生活的舒适性也不如现代社会的一个比较富裕的中产阶级。

这个可能一方面是数学不行,另一方面是情感不允许。我造反成功了,岂能让后代沦落为平民?

所以他属于社会顶层。。。

都会危害他家的基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