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投资双低转债,躺赢沪深300(二)

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6

   今天股市遭遇黑色星期五,沪深300跌了不少,但得益于昨天重仓的华自转债,转债账户创了新高。关于近期的转债筛选放到周日再写,今天接着聊双低转债跑赢沪深300的底层逻辑。

  首先要问一个学术性的问题:转债市场是强有效的吗?通过中国知网里的大量的学术论文研究,结论是:弱有效市场,甚至无效市场。

   2019年转债市场生态改变后,首先出现的异象是2019年的特发转债单日暴涨把-25%的折价变成溢价,其次是2020年10月的各种妖债行情,再次是2020年新冠黑天鹅导致英科转债暴涨30倍,最后是今年年初转债的历史大崩盘(时间很短)。这些都说明了转债蕴含的期权价值被市场严重错判(低估居多),能否找到策略利用错判获得收益呢?

   答案就是双低转债,或者说经过改良的双低策略(例如考虑存量规模小,例如 均达转债;考虑未到转股期的高折价转债,例如 华自转债;考虑正股题材和市值小,例如 华自转债,金力转债久吾转债)。其中我看好的指标就是未到转股期的高折价。

   毕竟真正的期权市场,期权价格不可能是负数,那么这种双低转债的形成原因是什么呢?中国知网没有直接给出答案,但我想主要是:1、转债价格偏高(高于130),转债主流投资者大多是低风险玩家(基金机构、胆小的集思录用户),因恐高而缺少承接盘;2、正股波动大,转债涨跌与正股是同方向同比例变化,涨幅超过转债或者跌幅低于转债时,因未到转股期无法套利转股造成,这个原因就让内行啼笑皆非,实际波动率越大,期权的价值(价格)理应越大(越高)嘛。

   根据套利原理,到目前为止历史上所有转债,没有一个能在到达转股期后能维持高折价。这个高折价不是虚无缥缈的安全垫(正股连续封死跌停的除外),它有着向转股价值靠拢的潜力。

   今天只讲了其中的一种转债,“跑赢”系列基本是想到哪说到哪(恰好近期投资了华自转债),周末继续写几篇理念和偏学术的文章,实盘选债就放在交易日前一晚好了。

  预计这个系列会写很长,毕竟沪深300这个大佬不容易赢的。

(华自脱离了双低,肉眼可见今天双低转债对应正股中位数是下跌的)#华自转债# $华自转债(SZ123102)$ $钧达转债(SZ128050)$ $久吾转债(SZ123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