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1
当你没有财权独立的时候,你永远没有尊重,而婚姻最重要的就是夫妻互相尊重。
一旦这个平衡被打破,你们的关系就进入了崩塌倒计时。
而这时候,你没有自己的一份收入来源,你会陷入极大的经济劣势和心理劣势,一步错,步步错。
多少家暴事件背后女人不敢离婚,就是因为不掌握财权,甚至长久不事生产后,已经对社会产生了恐惧。
甘李药业于2020年6月29日成功登陆A股,首发价为63.32元/股,募集资金总计25.45亿元。上市后,甘李药业股价最高曾涨至201.96元/股,但自2021年起,集采影响下公司股价大幅下跌,最低跌至30.53元/股,最大跌幅84.88%。2月22日,公司收盘价仅38.67元/股,相比高点跌幅达80%以上,相比首发价也下跌近40%。
定增预案显示,本次募集资金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但实际上公司并不缺钱。截至2022年9月30日,甘李药业账上货币资金29.61亿元,交易性金融资产18.17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2.01亿元(2022半年报显示均为大额存单),合计达49.79亿元。
1月30日,甘李药业发布业绩预亏公告,公司预计2022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7亿元到-3.9亿元;然而2021年,公司净利润为14.53亿元。
2022年占据中国市场头部份额的欧莱雅雅诗兰黛等外资化妆品企业增长乏力,而珀莱雅(603605.SH)、贝泰妮(300957.SZ)等国货品牌企业却延续了近年来的高速增长。
2022年前三季度,珀莱雅实现营收39.6亿元,同比增长31.5%;实现归母净利润5亿元,同比增长36%。同期,贝泰妮实现营收29亿元,同比增长37.1%;实现归母净利润5.2亿元,同比增长45.6%。
化妆品从原材料到终端消费者手中的增值可高达十倍。
红塔证券研报,在化妆品行业的终端销售价格中,一般来说,其原材料出厂价仅约占10%,生产商加价约占5%,品牌商加价约占30%,经销商加价约占20%,零售终端加价约占35%。体现在毛利率上,品牌商的毛利率约为50%80%,远高于产业链中其他环节。品牌商享有产业链中最高幅度的增值,表明品牌价值是化妆品行业的核心。由于化妆品的生产成本相差不大,企业的品牌溢价能力基本决定了毛利率的高低。
多年以来,中国化妆品线上市场规模的年均增速高达40%以上,2021年线上渠道占比已达38.6%。化妆品企业的网络营销能力对销售尤为关键。
近期,网络流量增量出现了从淘宝、京东等传统综合电商平台向抖音、快手等直播电商平台转移的趋势。
国货品牌商对市场反应灵敏,采用网红和直播带货、社交媒体种草等新型营销模式,利用线上渠道的红利期实现高速发展。与此模式对应的是通常高达40%以上的销售费用率。
例如,珀莱雅自2018年以来加快渠道线上化转型,自2020年起发力抖音直播渠道。2017年至2021年,珀莱雅的营收从17.8亿增长至46.3亿元;公司的销售费用从2017年的6.4亿元增加为2021年的19.9亿元。2022年前三季度,珀莱雅的线上营收占比已达到88.2%,销售费用率为42.9%。
与之类似,拥有薇诺娜品牌的贝泰妮也是从2018年之后积极向线上转型,采用联合医生KOL直播答疑等新的线上营销模式,其营收也从2017年的8亿元增至2021年的40.2亿元。2022年前三季度,销售费用率甚至达到46.2%。
相比起来,国际化妆品巨头的销售费用率要低不少。2021年和2022年欧莱雅的广告和促销费用率分别为32.8%和31.5%。
对比起来,国货品牌商对营销环节的重视远超基础研发的环节,对营销投入和研发投入的比重通常在15-20倍之间,远高于国际大牌6-8倍的区间。
2021年,华熙生物、贝泰妮和珀莱雅的研发费用分别为2.8亿元、1.1亿元和7658万元。即使是华熙生物2021年的研发费用率已达到5.7%,处于国货品牌中最高水平,但由于营收体量的不足,其研发费用仅约为欧莱雅的1/30。
以欧莱雅为例,即使是在中国市场表现不佳,其海外市场的表现依然出色。欧莱雅集团每年销售产品超过70亿件,占据约14%的全球美容市场。2022年欧莱雅实现营收382.6亿欧元,同比增长18.5%;其净利润为57.1亿欧元,同比增长24.1%。2021-2022年,欧莱雅在毛利率从73.9%下降至72.4%的情况下,净利率却由14%提升为14.9%。这说明,产品集团化、市场跨地区的“多极模式”对于化妆品企业极为重要,可以避免市场需求的快速转换导致单品牌业绩大幅波动,维持公司整体市场份额稳步提升。
此外,规模增长、多元化加大的一个显著益处是企业风险的下降和盈利波动趋缓。大型企业可以采用更高财务杠杆,在销售净利率稳定的情况下放大给股东的回报。
但是,当前国货品牌商严重依赖互联网营销驱动下的增长模式,在高昂的营销费用下,企业的净利率难以得到实质性改善。2022年前三季度,华熙生物、贝泰妮和珀莱雅的销售净利率分别为15.4%、17.8%和12.7%。尽管处于快速增长中,华熙生物、贝泰妮和珀莱雅在2021年的营收规模尚不足50亿元,要超过百亿元还尚有时日,较欧莱雅等海外巨头的规模差距高达数十倍。当你没有财权独立的时候,你永远当你没有财权独立的时候,你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