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0
原来日本孙正义也是庄家,通过牺牲韭菜的利益,让自己成为最大的受益人。今天上午买入基建指数基金,下午却大跌,感觉投资有点失败。只希望日后股价能快速地涨起来。
早前,宁德时代披露了上市以来“最差”一季报。1-3月,公司归母净利润降至14.93亿元,同比下滑23.62%;扣非净利润降至9.77亿元,降幅41.57%。公司毛利率由上年同期27.28%降至14.48%,销售净利率由12.23%降至4.06%,双双创下历史新低。

凭借产能持续扩张和规模化成本优势,宁德时代在短短几年间迅速成长为覆盖全球的锂电池龙头企业,公司市值由上市之初的500亿元一度狂奔至1.6万亿元高点。
从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变化看,大幅增长的存货是宁德时代变动最明显的科目之一。根据年报,截至2021年年末,宁德时代存货账面余额约为430.16亿元,较上年增加282.25亿元,同比增长190.83%,超过同期营收增速31.77个百分点。其中,公司期末库存商品账面余额193.06亿元,较上年增加139.15亿元,同比增长258.16%,超过同期营收增速99.1个百分点;发出商品83.95亿元,较上年增加46.15亿元,同比增长122.09%。
截至2022年第一季度末,公司存货账面价值进一步增至615.7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443.83亿元,同比增长258.12%,超过期初金额213.78亿元,增幅53.18%。
2017年上市以来,昭衍新药营收和净利润均呈现高速增长。2017-2021年,公司营收分别为3.01亿元、4.09亿元、6.39亿元、10.76亿元、15.17亿元,同比增长24.6%、35.69%、56.4%、68.27%、40.97%;净利润为7645万元、1.08亿元、1.78亿元、3.15亿元、5.57亿元,同比增长47.89%、41.72%、64.64%、68.67%、76.96%。2019年起,公司收入和净利润增速相比之前有较大幅度提升。
报告期,立新能源资产负债率为74.86%、71.73%、73.14%及72.99%,常年处于70%以上,公司背负了巨大的有息负债。2021年6月底,立新能源短期借款1.08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4.39亿元,长期借款为41.03亿元,有息负债合计为46.05亿元。

这为公司带来了较大的利息负担。报告期,立新能源财务费用分别为1.95亿元、1.84亿元、1.75亿元和1.02亿元。随着一些光伏电站投入运营,利息资本化结束,立新能源2021年财务费用很可能创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欧菲光被踢出“果链”导致其业绩大降、股价暴跌,甚至连累众多“果链”企业的股价。相比之下,苹果公司2019年对欧菲光总营收的贡献比例约为22.51%,远低于对智立方的贡献占比。

由于智立方与苹果公司绑定过深,公司经营存在很大隐患,欧菲光被踢出供应链更凸显绑定的脆弱性和经营的高风险。而且,从监管问询透露的信息看,业绩高依赖背后,智立方或存在对苹果公司的技术依赖,由此又进一步引发市场对公司创业板定位的质疑。
2020年年中至2021年年初,美国最大社区网站Reddit上的散户发起了一场与华尔街做空机构针锋相对的斗争,美国上市公司游戏驿站一度暴涨180倍,一时间“游戏驿站”和“散户起义”数度登上热搜,震惊美国乃至全球资本市场。
之所以引起如此大的反响,是因为在美国股市历史上从未发生过如此场景,尤其是近60年以来,散户的持股和交易量仅为全美股市的30%左右。
根据中金研报中的数字和公开数据可知,包括共同基金、ETF、封闭基金、对冲基金、私募股权基金在内的资产管理机构在美国股市合计占比35%左右,养老基金与保险基金合计占比13.5%,包括政府、银行、非金融企业、非盈利组织在内的“其他机构”合计持股6%,而居民(即散户)的直接持股约为30%。从地域划分来看,美国股市仍以本土投资者为主,海外投资者仅占15%左右,在海外投资者中欧洲投资者大约占一半。
反观中国,境内专业机构持有A股流通市值的比例仅18.44%(截至2021年1月15日),而散户在持股占比和交易量占比方面均高达80%,这主要得益于交易费用较低且不需缴纳资本利得税,但散户决策的分散性和盲目性会导致中国股市经常大起大落,因此决策层一直在致力于培育机构投资者的力量,尤其是ETF市场的壮大。
作为资产配置型主体,居民是否愿意拥有更多的住房资产,除了满足必要的生活需求外,还取决于拥有住房是否能够获得更高的收益。那么当下居民为什么不愿意买房?源于偏高的房贷利率以及偏低的房价上涨预期。目前看,居民购房净收益率为负,这样的环境下,买房不如理财。后续何时会增加住宅购买?需要看包括房价回升、杠杆率下行、理财收益率下降、房贷利率回落等组合的最终结果。

增长的“突围”:投资内部如何排序?基建>制造技改>地产。
截至2021财年末,软银集团投资组合包含了475家被投企业,当中最主要组合是愿景基金一期、二期在全球范围内分别持有的82家和250家被投企业,其中还分别包括22家和14家已上市企业。

然而,软银的投资组合并未充分进行风险分散,而是集中在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互联网平台独角兽,以及共享经济、基因诊断、人工智能、物联网等热门前沿科技领域的相关企业。此类投资往往具有高成长、高估值、高风险的特点。

2021财年,软银集团的创纪录亏损主要来自总计3.4万亿日元的投资损失,其中愿景基金一期、二期等基金部门共计投资损失3.7万亿日元(包括外部投资者的9727亿日元损失)。这些损失主要体现为所投上市公司股票价值的下跌。
例如,愿景基金一期的前三大亏损来自滴滴、Wework、Grab,而愿景基金二期组合中的Wework、京东物流叮咚买菜则贡献了前三大亏损。2021财年末,软银所持上市股票价值在总持仓价值中的占比已由2020财年末的74%下降至52%。其中,软银重仓的阿里巴巴的股价暴跌导致其占比从2020财年末的42%下降至2021财年末的23%。

而对比起来,软银集团在2020财年还创下了年度盈利的历史纪录,实现净利润近5万亿日元(约390亿美元)及投资收益逾7.5万亿日元(约585亿美元),这主要归功于被疫情后极度宽松的金融环境所推高的国际股市。
1995年,软银对雅虎投资1亿美元,获得了其33%的股权。次年雅虎成功上市,为软银带来了巨大的投资回报。

2000年和2004年软银先后对阿里巴巴进行了2000万美元和6000万美元的投资,多轮调整后最高持股是持有阿里巴巴集团34%股权。2014年阿里巴巴在美上市后其持股比例最高仍达32%。这笔投资为软银一度带来近2000亿美元的账面收益,回报率近千倍。经过多轮减持,软银仍然持有阿里巴巴约25%的股权。
软银集团通过多种方式加杠杆进行高科技企业的投资,在景气年份其收益增长远高于债务成本,当然收益丰厚;但是,当市场大幅下跌,其损失同样也会被放大,导致公司严重亏损。
由于日本央行长期采用负利率政策,软银集团得以用超低利率进行多种形式的债务融资。例如,标普对软银债券的评级仅为“BB+”,但2022年2月软银集团发售了一笔总额为5500亿日元的7年期次级债券,票面利率才略超2%。这是日本公司债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