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与银行业的财报分析不同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财报是从财务角度记录了企业经营的成果,是投资者认识、观察、分析与评判目标企业的重要依据,尽管财报有很多不足,但不可否认其优势非常明显:

有人把关:经会计师事务所审核;

标准一致:遵循会计准则,提高分析评判效率;

相对全面:三张表与附注展示企业的经营情况

在无数个不眠之夜,无数个投资者试图通过财报中的一个个数据,得知企业的经营成果,衡量企业的经营效率,再以这些反映历史情况的财报数据,结合现有的信息,推测出企业未来的经营状况,最终获得不知是真假的估值。由于制造业与银行业盈利模式的不同,相应的财报分析重点与方法也不同,结合既往心得,对这些不同进行总结分享。

财报是如何记录企业的经营

对于大多数企业,其经营行为可以简单划分为:成立、投资、采购、生产、销售等等,这些环节也逐一在财报中留下了各类记录

步骤1 成立:股东出资设立企业,体现在现金流量表中的融资性现金流流入,形成资产负债表中的股东权益;

步骤2 投资:企业设立后,招兵买马购置物件,体现在现金流量表中的投资性现金流流出,形成资产负债表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步骤3 采购:花费钱粮购置原料,体现在现金流量表中的经营性现金流流出,形成资产负债表中的存货(原材料);

步骤4 生产:运用固定资产(如产线),耗费各项费用,如人工、配料、水电等,将原材料加工生产出产成品,耗费的人工、水电体现在现金流量表中的经营性现金流流出与利润表中的营业成本、管理费用;这一过程将资产负债表中的存货(原材料)转化成为存货(产成品);

步骤5 销售:组织人力物力开展销售,体现在利润表中的营业收入,消耗的费用体现在利润表中的管理费用、销售费用中;如果销售回笼了现金,则体现现金流量表中的经营性现金流入,形成资产负债表的现金;如果没有回笼现金,仅是形成了资产负债表的应收款项,现金流量表的经营性现金流入待应收款项回收时才会体现。

上述仅是简化流程,并没有反映折旧、负债、税金等,在细化分析经营的过程中,对这些科目也会逐一涉及。

从财报寻找制造业经营轨迹

对于一般制造业,在成立之后的经营活动就是在步骤3至步骤5之间不断循环往复。在不断的循环往复中,制造业能够生存下来的关键,是能将前期不断的现金投入通过产成品这一载体进行收回。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属于纸面富贵,仅博供投资者一乐。

从财报中的数据出发来分析制造业,财报中的固定资产仅仅是经营的开始,需要借助人力、水电、原料,形成产成品;财报中的产成品,仅仅是销售的开始,需要借助人力、渠道形成营业收入;财报的营业收入也只是纸面收入,等真正现金回笼到账,算一个循环结束。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或者效率下降,都会最终影响现金的回笼效率甚至是可能性。

正因为制造业各个环节都或多或少的反映在财报中,投资者才有可能通过财报认识、分析以至于评判企业。而投资者运用财报开展分析的过程中,建议结合企业的经营实务全流程进行分析,从资金的来源,采购的效率、生产的工艺、销售的渠道,以及最后资金去向,研究每个环节的经营效率,继而评判出经营结果;同时由于制造业覆盖的行业范围较广,行业特征明显,相关环节存有差异,加之不同企业的资源禀赋不同,形成的优势环节也不尽相同,这些都奠定了投资者依靠财报形成判断的基础。

在财报中观察银行经营结果

对于银行业而言,财报中的主要资产(发放的贷款、对外的投资、同业拆借等)是货真价实的生息资产,其性质与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有极大的不同:只需要静静等待,生息资产到期后就会连本带息的全部返还,继而形成银行业财务中的利息收入、利润。尽管存在难以收回的不良贷款,但考虑到严格的监管以及实务中较低不良贷款率,从性质上而言,银行业财报中的生息资产货真价实。

银行业也有类似于制造业的采购、生产、销售这些环节,如战略制订、客群选取、产品研发、销售推广等等,但这些经营环节很难按照财务规则记录反映到财报中,所以投资者仅能观察到经营成果,缺乏一个从财报中观察银行业经营过程的机会。

鉴于这样特征,投资者拿着厚厚的银行业财报后,在理解了晦涩难懂的金融专业术语后,建议要盯着财报结果来展开分析:资产与负债组成,费用成本与不良拨备等,使这些科目奠定了银行业现在及未来的经营业绩,对于了解企业的经营成果非常必要;而若想对银行业的经营业绩“早知道”,就需要跟踪了解目标银行的战略、客户、产品及落地手段,特别是银行获取负债的方式与成本,形成生息资产的效率与思路,作为强周期的银行业,对这些经营手段进行趋势性的判断,对于分析银行业财报的经营业绩将会有非常大的帮助。


@今日话题

欢迎关注本人微信号:快吃基本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