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众兴菌业-兼答"价值at风险"君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54回复:95喜欢:154
老拙是“价值at风险君”的粉丝,偶然看到了他对众兴的财务质疑。
    之前做股权投资,重点关注过食用菌行业。这个行业内,除了与武汉如意没有直接接触,老拙与金针菇、杏鲍菇、海鲜菇、双孢菇、黑木耳、香菇等工厂化的大企业,均有过紧密接触。不仅如此,国内两家最大的食用菌自动化成套设备生产企业:大连的信州(日本千曲化成和日本田中在中国的合资公司)和连云港国鑫,也有接触。
    更重要,老拙的基金,还投资了金针菇行业排名第五的公司,新三板挂牌的“华绿生物”。因此,老拙算是对这个行业有所了解的人,有发言权。
    “价值at风险”君采用行业指标对比的方法,发现众兴的财务指标存疑。这个方法是发现财务造假的基本手段,甚至可以说是前提,必须用。但问题是,发现了异常指标,就要深究背后的真实原因。老拙想说的是,幸亏众兴不在香港上市,否则做空它,恐怕相当危险。
     为什么,因为众兴的财务指标应该是靠谱的。之所以说是“应该靠谱”,因为老拙毕竟不是众兴的股东,不了解内情,没必要为它做背书担保。老拙敢背书的是华绿生物,因为我们更了解。


     一、农业行业很容易出现财务造假
     农业行业容易出现财务造假,有三方面原因:第一,大部分初级农产品对应的销售渠道是一级批发市场和二级批发市场,而这些市场上的销售大户,都是个人。既然是个人,就易于造假;第二,初级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环节是完全免税的,即便你虚增了销售收入,也不会增加税负成本。既然没有税负,造假就没有成本;第三,做农业的企业家,对资本市场了解不多,胆子比较大。既然胆子大,造假也没有什么。话虽不好听,但这是一个事实。
      因为不征税,初级农产品生产和流通环节,除非你志向高远,否则以个体户方式存在是成本最低的选择,最起码不用像公司那样为员工上五险一金。这也是老拙最初接触这个行业时,感觉最头痛的地方,无法辨别销售的真实性。所以,最好的方式是到各地的一批市场走一走,看一看,问一问。当地有什么品牌?价格是多少?销量如何?亲身感受的个体现象虽然是碎片化的,但到底真实。
      老拙曾在北京的新发地市场观察连续三天,观察过各大品牌的销售情况。包括众兴的“羲皇”牌,雪榕的“雪榕”牌,华绿的“华绿之珍”,山东的“友和”等等。似乎众兴还有一个与中粮合作的品牌,但已经记不太清了。
      因为农业行业容易造假,所有有的企业,真就造了。行业内的人不好对外说明话,但对内说起来,总是恨得牙痒痒。这家企业,老拙不怕说,就是星河生物。
      其实上市前,星河的叶总在行业内并不出色。当别人都在想着如何种出好菇的时候,他选择了上市融资。星河在行业内能够排上名次,那是上市之后的事情了。叶总不是菇农出身,因此用再多钱也堆不起来一家出色的食用菌公司,现在听说转行了,祝愿他好!
       老拙曾经参观过星河在新乡的工厂,500亩地,齐刷刷都是混凝土土建厂房,投资巨大。但这么大的投资,却使用保温性价比并不显著的苯板来做保温层,连老拙这个局外人都感觉不可思议。唉,叶总转行有点晚了,祝愿他好!
        客观地说,叶总对于食用菌行业,是有重大贡献的。正是因为星河的上市,也是因为他财务报表中食用菌工厂化的巨额利润率,吸引了众多投资者蜂拥进这个行业,其中极多是煤老板和地产商,极大扩张了产能,拉低了价格。行业内的人,因此对星河都大有微辞,所以叶总也从不参加行业内的大会。起码老拙在每年漳州的蘑菇节大会上,没见到过他。其实,叶总对这个行业是有极大贡献的,祝愿他好!
       “价值at风险君”以星河来与众兴对比财务比率,应该算是找错了坐标。那么,与行业老大的“雪榕”对比,总不会错吧?


        二、各有各的工厂化
        能够工厂化的食用菌,特点各有不同。例如,杏鲍菇袋栽最好,金针菇更适合瓶栽,而双孢菇,只能生长在菇床上。再比如,金针菇是低温菇,而双孢菇却是高温菇,生产起来周期不同,在不同的地方(北方或南方)耗电成本会大不一样(电是工厂化生产中最大的一项成本)。再比如,金针菇是木腐菌,而香菇也是木腐菌,但生产起来难度仍各有不同。
        雪榕的问题在于,除金针菇之外,他选择进军香菇工厂化,并在贵州建立了一个十分庞大的生产基地。刚才提到,香菇是木腐菌,只能生长在木头上。现在工艺虽然改进了,可以采用半自动化的袋栽方式生产,但成本居高不下。之所以说成本居高不下,有两个原因:一是香菇的生产周期特别长,大约半年时间(如果老拙没有记错),二是农民种植香菇的比例相当大,他们的价格非常便宜。
        雪榕目前相当大的利润减记,来自于香菇种植工厂化工艺的不成熟。一旦这个问题解决了,相信香菇行业会迎来一波汹涌的工厂化浪潮。另外提一句,香菇工厂化自动流水线制造,全世界独此一家提供,就是连云港国鑫,还没有上市。
        用雪榕的整体财务指标与众兴比,并不太合适,因为他们的主营收入构成有点差别。苹果要和苹果比,桔子要和桔子比。


        三、菇农和非菇农也有不同
        不能小看了食用菌的技术门槛,真是大有不同。工厂化的食用菌企业,很容易投产,但单产差别非常大,换句话说,成本有高有低。蘑菇不是植物,是真菌,是活体生物,它们不算是生长的,而是繁殖的。稍微的变量变化,都会造成产量的极大差异。
       据老拙所知,食用菌虽然已经到了工厂化阶段,但过程控制对经验还是比较依赖,目前做不到完全客观。据说荷兰的克里斯汀在双孢菇每个菇床上都装有数据传感设备,每分钟都会传回中央数据库进行分析。但中国似乎还做不到。
       星河叶总的一个不利就是,他原来是做装修的,对蘑菇的经验不太足。因此,虽然星河既生产金针菇、又生产杏鲍菇和海鲜菇,但周期和成本都比较高。换句话,生物转化率不太高。
        这个行业的生物转化率,众兴和华绿都算是高的。其他企业,老拙不评价,太得罪人。
        不写了,这些行业内的事儿,他们自己都不说,老拙也犯不着得罪人。“价值at风险”君有质疑是对的,但如果说要做空,那就要再认真准备资料了。
        老拙也恰巧是对食用菌行业有了解,才能够说些话出来。换了别的行业,也只能是看。
        最后,老拙还是要再啰嗦一句,老拙是华绿的小股东,但与众兴可没有任何关系。但老拙很愿意说,这两家公司,都算是靠谱的。而且华绿未来的潜力,显然更大。否则,老拙为什么要投它呢?
     @价值at风险

精彩讨论

盛夏德风2016-02-27 10:39

终于被懂行的人给教育了一次,这个@价值at风险 给人感觉像是外星人,不接地气云山雾罩,和方肘子的味道有点儿接近,但还好没有肘子那么卑鄙。

幂数资产大头阿不思2016-02-27 19:17

作者并未回答@价值at风险的问题。一是金针菇销售毛利率显著高的问题,二是主要销售对象为西安个体户的问题。众兴的生产成本如何能显著低于同行?若有独门秘籍为何没有迅速扩展击垮对手?销售代理我相信有大的食品分销公司,不可能只有个体户。

红色马自达2016-02-27 17:20

众兴菌业是我们本地公司,说实话没上市之前,根本注意不到,公司规模也不大。上市前也看到新闻质疑它的财务,好像文中提到了个关键人物。

斯坦福桥神灯2016-02-27 18:32

什么叫能力圈?价值at风险没有不懂的,没有不敢说的,真牛逼

全部讨论

2016-02-28 20:31

2016-02-28 20:29

辛苦,难得的好文

2016-02-28 17:05

2016-02-28 15:24

谢咯 伸手党惭愧

2016-02-28 14:36

转发

2016-02-28 13:20

现在培育香菇的基料不是纯木头(实际上是木屑)的啦,我们这的都是用农作物秸秆加上木屑,效果也好,香菇零售价格在七块上下。

2016-02-28 11:59

世上就怕认真二字,感谢您的分享!

2016-02-28 11:45

mark

2016-02-28 11:37

难以证伪也难以证实的行业,不碰为上,毕竟已披露的财务造假公司农业是重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