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什么啊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0喜欢:1
性价比首先不是采购零部件花钱少。
小米手机毛利最低可以在8%左右维持硬件利润为正。ov毛利至少要20%+以上才盈利。
当年华为集团毛利38%,手机业务至少毛利在33%左右,华为整体消费者业务利润率才7%。
你算成本就知道了。以2000档性价比机型为准。小米可以比ov多300以上放在成本上。
这300的成本可以放在任何地方,更高质量和性能的零部件,这300想花在质量,测试上也轻而易举。
所谓小米账期长更是胡说八道。论账期,华为这种强势地位和企业做派才长。
论质量问题,近些年小米只有11这一代沸沸扬扬,但是华为出的质量问题多多了,是营销的区别可以让华为mate20系列批量绿屏,可以立马把话题引导到华为有售后给换到不绿为止,然后反过来引导到小米没售后上。
企业文化上小米才是产品思维,骂品控就提升工艺缩小公差。骂软件半成品,就新机做好软件最终适配。骂什么补什么。
ov就是传统硬件公司,产品,营销,销售渠道。销量主要依靠传统销售渠道。营销主要靠电视网络投入。产品是市场优先,什么特点市场买账就做什么。

热门回复

你要知道准确的是不可能的,但是你可以知道个大概。
ov同价格的东西,里面就那几个零部件,芯片屏幕ramrom,摄像头,盖板,中框,快充。这几个大头就分完了。剩下的散热音频震动,各种螺丝排线,你拆机拆开又不是不知道。
ov渠道模式和小米渠道模式的区别也是清清楚楚。
ov省代多少一级二级多少链条,每个抽成多少也可以打听,不打听按照各类销售模式大概的也能确定。小米线上线下同价,优惠都能及时同步,新零售做了哪些改变也清清楚楚。
一部手机2000块3000块这个甜点价位,ov和小米能买到什么样的产品也清清楚楚。
ov比华为容易死,主要是渠道销量一旦崩到临界点,现金流一吃紧,崩只是时间的事情。当然活着是能活着,魅族还活了好几年呢,联想的摩托罗拉还在卖呢。砍人维持个低销量能活好多年。但是下个时代跟ov没什么事。人才也会慢慢流失

我看你也是什么不懂,打住吧,苹果毛利高是因为苹果几部手机卖几亿台,摊平其他大量成本。
但是你ov的单机型销量比小米差远了,ovsku几乎每家都是小米的两倍。几乎就是很多机型卖不出去小改一下翻新从新营销一次。
手机行业肯定是差异化产品,这些手机的功能卖点组合我比你清楚的多。
但是除了苹果的生态优势以外,安卓之间的差异化要小的多。手机基础的功能性,包括性能,拍照等等都能满足基本的使用需求。但是额外的你要想获得综合的好的使用体验,考验的是软件工程,硬件集成的总和能力。还有成本的管控能力。
所谓的质量,我想不清楚一个正常人是怎么敢言之凿凿说一个世界销量第三,而且全球多个国家快速增长都能进步到头部的企业质量有重大问题。
说起质量,vivo前两年y52机场仓库燃烧了两次。iqoo前两年骁龙888同样烧主板。

别的不说,我认同华为手机质量一般的结论。并且ov的详细财报信息是不公开的,不知道你为什么能言之凿凿说这么多。毛利率多少,成本多少,线上线下占比多少,具体利润多少,具体销售额多少,这些东西恐怕整个雪球只有段永平一个人知道吧。

1.我不想和你讨论这个问题了,你打住吧,你对商业和智能手机这个行业缺乏基本了解。在你心里所谓手机行业是不是就是买来零部件找人组装然后广告导购员忽悠一顿就完了?
2.建议你找行业专家去了解下苹果为什么是成本最低毛利率最高的手机,手机行业到底是差异化产品还是同质化产品。并且推荐你读一些关于质量的书,比如《质量免费》
3.说来说去还是猜的。那你猜ov会不会在同行进步的同时也会进步。

阅读能力堪忧,互相拉黑吧

正解,哎小米要是稍微动点国内大企业普遍流行的“公关”心思,网络舆论绝不是这样。有些人,连这点都看不清楚,不能从中看出小米不作恶的价值观,反复追问什么数据,我真的无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