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新三板 | 山东通航(872357):业绩大增,隐忧犹存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经济导报记者 杜海

  8月23日,山东通航(872357)发布的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281.62万元,同比增长29.20%;实现净利润214.54万元,上年同期为-98.20万元;当期毛利率为29.90%,同比大增473.92%。

  公司业绩增长的背后,隐忧犹存。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截至2021年6月30日,山东通航财务报表未分配利润累计金额-2911.55万元,未弥补亏损-2911.55万元,达到公司股本总额3238.84万元的三分之一以上。9月7日,公司将召开2021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关于公司未弥补亏损超实收股本总额三分之一的议案》等相关议案。

  新拓项目+闲置飞机盘活……

  山东通航成立于2007年9月,2017年11月在新三板挂牌,主要产品与服务项目包括农林喷洒、应急救援、航空护林、航拍航测等通用航空服务。公司属于航空运输业的通航类服务型企业,拥有KA32、AW119、BELL407/429、AS350直升机和运5、P750固定翼飞机,是卡莫夫设计局在中国授权登记最高的KA32机务维修合作方,是具备甲类飞行资质的国有控股通用航空公司。

  公司以投标或竞争性谈判直接获取服务订单为主,客户主要是具有通用航空服务需求的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等。公司利用自身优势,依托北汽集团优势资源,以山东为基地,业务遍及北京、湖南、广东等地。

  从盈利模式看,在进行飞行服务项目时,公司与客户签订合同后,按照客户需求制定详细的飞行方案,公司提供飞机和机组人员,客户按需提供专业的技术和配套设备开展飞行任务。公司采用“成本估算+合理利润”的定价方式,其中,成本估算会充分考虑飞行人员和机组人员的成本、原材料的消耗、飞机的折旧、日常期间费用和飞行环境因素等方面,参照同行业的利润率,保证公司的有效运行。公司通过不断优化业务结构,来提升可持续盈利能力。

  对于上半年业绩的增长,山东通航解释称,公司应急救援业务开拓有力,续签了山东项目,新开拓了重庆和内蒙古项目,KA32飞机档期衔接较好,收入增加796万元;公司新开拓了H135托管业务,两架飞机托管中标金额674.4万元,收入增加194万元。此外,公司闲置飞机盘活取得一定成果,此项收入增加了613万元。

  半年报还显示,山东通航的董事长为李瑞义,李瑞义同时为北京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主持经营工作),而北京通用航空有限公司为山东通航的控股股东;山东通航董事孙超,为北京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山东通航监事李秀峰,为北京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

  多个问题待解

  虽然山东通航上半年业绩同比有所回暖,但目前来看,公司未弥补亏损额已达-2911.55万元,超过了公司实收股本总额的三分之一,且该指标的绝对值已接近公司实收股本总额。公司对此将采取何种措施解决该问题?8月24日上午和下午,经济导报记者两次拨打山东通航董秘赵鼎的办公电话,但一直无人接听。

  而在半年报中,山东通航坦言,受股权转让和疫情等因素影响,公司业务开拓受阻;传统项目竞争日趋激烈,竞标价格低,利润空间不断压缩,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公司的盈利能力。此外,公司属于重资产行业,航空器的采购及融资成本较高。同时,公司机型较多,部分航空器闲置,资产利用率处于较低水平,闲置成本较高。

  有接近山东通航的人士对经济导报记者表示,下一步,该公司在稳定原有订单的同时,将积极开拓新的业务,挖潜增收;通过置换融资合同等举措优化融资结构,降低融资成本;加大闲置飞机盘活力度,增加业务收入。

  通用航空属于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人才密集型行业,专业人才包括飞行经验丰富的飞行员以及掌握维修技术的机务人员都是通用航空企业的核心,也是整个通用航空行业发展的关键要素。专业技术人员才从成长到成熟,需要培养数年甚至更长时间,而且企业要付出高昂的费用成本。一旦飞行员流失,通用航空企业不仅无法拓展公司业务,甚至连现有业务也无法保证。因此,对于山东通航以及同类企业而言,如何培养、留住专业人才,也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