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草动看A股:利群股份逼近4个月高点 大宗交易为啥还折价卖出?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1喜欢:0

◆经济导报记者 时超

    步入2020年,A股市场延续上升势头,继续高举高打。不过,有嗅觉敏锐的投资者发现,部分个股的大宗交易出现大幅折价交易的情况,相关个股存在股价回落风险。

2日两鲁股现折价卖出

    1月2日,新年开始的第一个交易日,上证指数跳空高开,上涨1.15%。多数个股纷纷走高,其中利群股份(601366)日内上涨1.24%,逼近4个月来的高点。

    但当日盘后披露的大宗交易数据显示,利群股份出现了50万股的交易,成交价格5.07元/股,较当日5.70元/股的收盘价,有11.05%的折价率。

    有市场投资者对经济导报记者表示,利群股份上月披露的2019年全年业绩预增公告称,2019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为2.72亿元到3.02亿元,同比增加7000万元到1亿元,同比增长35%到50%。在这一利好消息下,公司股价一度大幅跳空高开,但随后很快归于沉寂,此时又出现大宗交易大幅折价成交的情况,令人有所担忧。

    实际上,从目前披露的信息看,利群股份虽未出现明显的利空消息,但是股价表现有点“萎靡不振”,与同板块的家家悦(603708)存在明显的差别。如2019年全年利群股份的股价下跌10.36%,远低于同期上证指数的表现,而家家悦的股价却是节节攀升,全年涨幅超过60%。

    值得关注的是,同日,还有一只鲁股出现了大幅折价交易的情况,就是海联金汇(002537)。

    大宗交易数据显示,2日海联金汇有两笔大宗交易,成交金额分别为2781.10万元、713.72万元,两笔交易成交价格均为6.35元/股,较当日收盘的7.19元/股折价11.68%。

    只不过,与利群股份尚不为人知的折价交易原因不同,海联金汇上述折价交易有迹可循——公司此前预计2019年全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80亿元至5000万元,同比下降235.1%至137.53%,这也是公司上市以来首次全年亏损。

机构投资者积极接盘

    当然,个股出现的折价交易需要引起投资者警惕的同时,大宗交易整体表现还是出现了积极的一面。

    交易数据显示,2019年12月份大宗交易市场共发生2431笔交易,成交总量和成交总金额分别达到59.95亿股、607.04亿元,成交总量和成交总金额均创2019年以来的单月最高值。

    除了交易规模增长明显外,整体交易折价率更多显示出的是积极信号。数据显示,2019年12月完成的2431笔大宗交易的平均折价率仅为5.33%,创2019年3月份以来的月度最低值。值得一提的是,去年12月的大宗交易市场还出现了407笔溢价或平价交易,涉及中国平安(601318)等89只个股。

    其中,鲁股方面,阳谷华泰(300121)2019年12月11日就出现过一笔涉及金额502.42万元的大宗交易,交易价格较当日收盘价高出11.16%;还有康欣新材(600076)2019年12月4日出现的两笔交易,涉及金额分别为1.05亿元、5209.62万元,成交价较当日收盘价高出10.82%。

    需要指出的是,在2019年12月大宗交易市场持续高景气度的背后,机构投资者扮演了积极接盘者的角色。2019年12月,机构专用席位在大宗交易市场上进行了524笔买入交易,交易总金额高达118.19亿元。而瑞银证券上海花园石桥路营业部、海通证券国际部等QFII背景深厚的营业部也在2019年12月通过大宗交易市场买入了超30亿元的A股股票。

    从流向上看,上述资金多投向了蓝筹股。海通证券投资顾问翁玉洋就表示,2019年12月在大宗交易市场上以溢价或平价形式完成交易的多为蓝筹股,相关个股庞大的交易金额也迅速被市场消化,表明买方吸筹的积极性较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相关个股缺乏足够的做空空间。

    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也意味着,进入本月以后,出现大幅折价交易的个股更应引起投资者关注。毕竟,市场大幅冲高后,随时有回调的可能,这些大宗交易价格远低于现价的个股背后,是否意味着有资金出逃,值得考量。

(编辑:曲波 陈德罡)

全部讨论

2020-01-04 08:08

说4个月高点的怎么不说是上市以来的33个月低位。大宗交易不能说明什么。这么点量直接在市场可以卖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