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1回复:6喜欢:8

$*ST泛海(SZ000046)$ (转)“泛海”究竟是继续持股还是选择离开?

幽静的心
通过预重整进展公告可以看出,虽然一直在有序推进,但并无任何新进展公告出现,13家预重整投资人已经从6月30日到现在的11月9日仍并未公布确定。也并未开第一次债权人会议,也并未公布出预重整草案计划。一切的迹象显示预重整困难重重,只有每月重整进展里可怜的几行字眼表示预重整在有序推进,重整投资洽谈及预重整方案完善及债权人沟通等工作正在全力推进。而时间在一点点流逝,重整的时间将越来越紧,从预重整到重整完成,之间要经历现有进度后的“预重整投资人确定、预重整第一次债权人会议、预重整草案计划、法院受理正式重整、招募投资人、确定投资人、制定重整草案计划、债权人组会议、出资人组会议、法院批准重整程序结束同时进入执行重整计划阶段、重整计划执行完成、重整完成”。
正式重整的各项流程必须要走,但可以加快各流程时间进度。比如在拿到“证监会无异议函”以后法院裁定受理重整,因在预重整阶段预重整投资人已经公开招募以及确定了投资人,在正式重整的公开招募投资人+投资人确定可以将时间进度缩减至3—5天内完成。预重整阶段已经制作好“预重整草案计划”且各债权人、债务人、预重整投资人均已同意预重整草案计划,便适用于正式重整的“重整草案计划”,故而“制定重整计划草案计划+债权人组会议+出资人组会议”,时间可以缩短至7—10天。法院宣布重整程序结束同时进入执行重整草案计划阶段,这个时间短则10—15天,长则半年一年。重整计划执行完毕则法院宣布重整完成。
一旦进入到法院裁定受理正式重整以后,从上面的进程加快缩短时间表上的“3—5天,7—10天,10—15天”这三个时间段可以得出,20—30天完成正式重整。
当然执行重整计划长的时间也有可能半年一年才能完成。而我们所考虑的并非要在年底前完成重整,在年底前只要能进入到“法院宣布重整程序结束并同时进入到执行重整计划阶段”就可以满足财务合并报表,这样便不会影响2023年度财务报表的制作和审计工作,也即指“2023年度财务报表和审计”达标,泛海将不会退市,及有足够时间在2024年执行并完成重整计划。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之下,要在12月初就要收到法院的“裁定受理重整”。
而这里面比较危险的时间段,即“法院裁定受理重整时间段”,因为法院裁定受理重整公司要首先取得“证监会无异议函”,而所有的重整股重整失败最大的阻力原因即“证监会无异议函”,所以说在12月初是最危险阶段,拿到证监会无异议函,法院受理裁定正式重整。如果无法取得证监会无异议函,即重整失败,也有可能会一直在预重整阶段一直到2023年报公布后退市进入老三板继续预重整,因为泛海预重整并无期限。
故而在11月末之前,泛海即便爆雷,也不会爆重整失败的雷,重整失败只有在进入到12月份初的时候概率性的爆重整失败的雷,即无法取得证监会无异议函而重整失败。而在11月末之前,可能会爆的利好则是“预重整投资人确定、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出资人组会议、确定预重整草案计划”。在进入到12月初会爆的利好则是“法院裁定受理重整,及受理重整后的后面的一些各流程的加快进度”。
那么可以得出结论,在11月末之前,重整方面的事情是安全的。进入到12月份暂且定性为重整方面一半安全一半危险(即受理重整或重整失败)。
又可以得出结论11月末之前可以安全持股,进入到12月份初以后就要格外小心,即一半重整成功的利好,一半重整失败的利空。
另外一点:“证监会的无异议函”,泛海大概率可以顺利取得,因为泛海无违规担保,无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无信披违规,无证监会立案调查。只是负债累累,因为负债所以才会重整,而公司又有实际资产,房地产及全金融牌照。
而我所认为的11月末之前会有预重整利好,因为公司的预重整进展公告从已曾用的“争分夺秒”到现在的“全力推进”词汇,各事项在一点点加快,这也是大家所盼望的预重整能有新突破的利好,退一步讲即便11月末没有预重整利好,则11月份重整方面的事项是安全的,所以11月份可以安全持股,进入到12月份根据自己的所承受重整成功与失败的个人承受能力而选择赌不赌12月份的重整成功与失败。
结论:11月末之前可安全持股,进入到12月初之后根据个人承受能力选择赌与不赌“受理正式重整或重整成功或重整失败”。
以上均为个人观点,只为股友交流,不构成投资建议。$金圆股份(SZ000546)$ $ST大集(SZ000564)$

全部讨论

2023-11-10 09:24

昨晚在东财看到过,也点赞了,希望接下来多点利好

2023-11-10 16:26

东财幽静的心是你吗

2023-11-13 08:39

👍

2023-11-11 07:18

下周可能面退

2023-11-10 20:16

11月30日不受理就完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