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4回复:18喜欢:2

在电影《too big to fail》中,雷曼兄弟出现危机,财长保尔森让雷曼自行宣布破产倒闭,然后危机瞬间蔓延至整个金融系统。

在解救的过程中,联储让那些投行们强强联合,拉郎配的时候都是随意组合,然后让他们去沟通。尽管没能成功,至少也算是努力过了,然后各大投行的CEO使出浑身解数拯救自己的公司。

在电影《margin call》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董事长的两句话:请把我当成幼童或者金毛狗一样,我并不是靠着聪明才智坐上这个位置的。 另一句是交易部主管去游说前风控部主管回公司时说的那句:也许他们根本不在乎绕路呢? 这里解释一下,前风险部主管在入职投行前做造桥工程师,他建造的那座桥梁在自己的计算下省下了海量的生命时间。 然后才有了交易部主管那句:也许人们根本不在乎呢?

当下如果靠着资金自发的去进攻3200无异于痴人说梦! 但还幻想着真金白银的拉升指数也无不现实。 对于房地产而言,政策已经不行了,要真金白银下场才可以。但对资本市场而言,真金白银最廉价,而一些政策的出台才是真正的黄金。何况还有很多东西是不需要政策出台的,只需要一个风向即可。

就像2022年的4月的网络游戏一样,你只要不那么紧,自然就是巨大利好! 而资本市场也很简单,你只要真的以中小投资者为中心,那么这个巨大的利好会始终贯穿未来30年甚至更久。

我们当然支持制造业来资本市场融资!但喝水不枉挖井人,在大家经营的存续期,现金流拿一部分出来分红,待累计分红额度超过融资额度再允许他们减持改善生活就好了。当然,限售股还能让其流通这种事情居然能堂而皇之的做出来,真的有点黑色幽默。

我们当然也支持很多VC、PE来二级市场退出的路劲,毕竟没有你们我们很多产业也不可能飞速发展! 但你上市后跌了3年依然贵的离谱的定价,是不是太黑心了些? 那不好意思,你们没了就没了,引导基金带领耐心资本积极布局高新制造正是当下各个地方政府攻城略地的时候。

在不远的将来,我们的货币会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给个大型央企和地方国有企业,只要央企和国企还在改革重组,而改革重组的方向是主业融合、副业剥离,充分竞争的细分市场就混改,那么我们的经济还是有强力的支撑的。

时间才是最大的成本,但我们普通人能做的的确不多。 耐心和信心总是需要完善的知识储备和持续的现金流支撑的,希望大家不要倒在黎明前!

但同时也要注意,黎明有时候才是最危险的时刻。所以,真心希望大家待到旭日东升,择机而动。做一个添砖加瓦的小卡拉米就好,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留给财大气粗的国家队!

最后,祝我们身体健康!

全部讨论

还是那句话:当下如果靠着资金自发的去进攻3200无异于痴人说梦! 但还幻想着真金白银的拉升指数也无不现实。最近光伏、半导体、房地产、卫星导航的表现也算是有目共睹了。
而还幻想着上面真金白银拉上去也无异于天荒夜谈。君不见很多个股里已经没有了中证2000ETF、中证1000ETF、中证800ETF的持仓了? 那么股份自然是变成了现金储备,为什么要变成现金,这是个有意思的问题。
2月就说的:“资本市场的事情,从来都不会有包青天! 待环境宽松一些的时候大家就会发现很多我们以为已经禁止的东西其实并没有停止,很多我们以为会改善的本质上依然如此,当然等大家发现了也就又要重新站岗了”话,现在看来应该算是应验了。
好在是国有企业改革重组已经开始落地了,尽管大交通也是2022年初的逻辑,和大电力差不多时期。但交通没有ETF,我也无从下手,毕竟每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所以也没啥好后悔的。
来吧,证券,是时候轮动一下了,只有新高度才有可能进步! 金融是一定要出海的,东南亚要不要争雄?一带一路要不要保驾护航?中欧要不要支撑?中美竞争要不要出力?
那么先做大,再变强,然后择优出海,就是一个可靠的路径。
那么加油吧,证券!

有个疑问:到旭日东升时,大部分股票都涨不少了,这时能否有勇气买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