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千亿补贴思考

发布于: 修改于:Android转发:2回复:68喜欢:32

声明:写长文不是说写的好,有很大思考,只是基于雪球的文章记录方式,长文能更好的帮助我自己日后检索文章,用于经常更新文章而已,这有利于我自己的持续思考记录。下面说正事。

一直对拼多多这次搞三年的千亿扶持理解的不是很深,赵佳臻为啥要突然把补贴从以前的百亿补贴,去年开始的百亿减免/百亿扶持提升刀千亿规模呢?管理层是看到了什么机会才会采取这种行动?最近看了不少文章,总是感觉不得要领,隔了一层纱,突然又想到应该追本溯源,应该去看管理层自己是怎么说的,反复看了赵佳臻的一些话,感觉是明白了一些。目前依然没有找到全文,等方便的时候用pc去找下,不行去公司投资者关系要,或者不知道球友是否能提供这一信息。这里头也是有个道理的,看东西就得看最开始的原始信息,以前也懂,只是给忘了,看起来checklist还需要加上这一条,这样不至于忘了。

btw:分析自己重仓企业的战略变化更有意思,看大家天天提拼多多低价私有化/不分红回购,聊这破事能有啥结果?前几天写了个帖子讲这个,看起来没人理解。这里在说一遍:

1.中概vie结构压根从法律上没有啥保障,vie结构让海外上市企业与经营实体企业只是一个协议,这个协议也就那么回事,真要从法律根子上搞,还是不要投资vie结构的企业了,甚至最好是巴菲特那种能左右管理层甚至入主控股,否则也就那么回事,巴菲特拿vie也没辙。另外法律是社会上最后的保障,注意是最后,也是最低的保障,法律是一种底线,他不是高线。腾讯这样的从vie结构上讲,一样有能力也可以让大家血本无归,不仅仅是拼多多

2.关于管理层人品。有人说人品不重要,得靠法律保障。前面第一条回答了法律。关于人品,企业文化这一条就明明白白的说的就是人品/能力,人品不重要吗?人品就是道德高线,法律不具备的东西。我们都知道跟人交往就得跟信得过的人交往,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如此。古往今来,全世界都是如此。但是人性最不靠谱,有人底线很低,有人很高,也有人共富贵可以,共患难不行,并且大部分共患难不行,特别是二级市场投资者更是如此。

结合上面两条,其实还是回归到数学的概率与赔率问题,因为世界的不确定性,只能各自搞不通的仓位来弄了。赌性大的就仓位大些,怕的就不要投了,或者施洛斯策略搞上50个,全球企业,不相关行业啥的,失败了几个也无所谓的。如果想赚的多,那就得赌性大。是否输得起这一原则,大家各自体会就好了。说这些不是给拼多多管理层立牌子,我这里这部分两点没提拼多多,大家负责好自己的钱包就行了。算私有化需要多少钱的困难程度这些,都是雕花而已,抓住主要矛盾,核心矛盾,2/8法则,省时又省力。

好了,不扯淡了,下面聊正题,千亿扶持。

主要内容来自环球时报公众号的文章:网页链接

以及还看了很多其他的文章,只是这一篇相对内容完整。感谢大家的文章分享。

下面这些赵佳臻说的话,是不是靠谱的,就让后续几年的财报是不是更好/是不是更多的商家赚的不错/消费者体验有没有持续变好来验证吧。

1.千亿扶持是管理层深思熟虑的结果,是总结高质量发展的成效、对当前市场机遇的静心研判。标志着拼多多高质量发展进入了新的探索阶段,未来几年拼多多能否开创新局面的关键所在,高质量发展战略开始进入收获期

赵佳臻指出,“千亿扶持”计划基于拼多多对高质量发展战略长期坚持取得的成效,也缘于公司对当前市场机遇的精心研判,最近几个月,公司总结了前期“百亿减免”等举措的经验,也广泛听取了平台各类目商家代表、行业专家代表等多方建言。这标志着拼多多高质量发展战略进入新的探索阶段,在此前已实现商家“减负降本”的基础上,平台接下来将启动对商家的全面扶持,助推商家“拓单增收”。

赵佳臻表示:“此次‘千亿扶持’,是真金白银的投入,不喊口号,只动真格。我们笃定于高质量发展战略,消费者和商家的利益要先于平台利益。公司从我到下面的每个部门、每个员工都要上下一心,力出一孔,这也是未来几年拼多多能否开创新局面的关键所在。”

赵佳臻所言:“百亿减免、新质商家扶持等举措的成效给了我们信心,我们发现高质量发展战略开始进入收获期,平台及产业生态的效用不断释放,持续为供需两侧带来普惠。”

2.对商家部分:拓单增收,新质商家帮扶从头部逐步拓展到腰部。这是重大的商家策略转变。

在此前已实现商家“减负降本”的基础上,平台接下来将启动对商家的全面扶持,助推商家“拓单增收”。

赵佳臻表示,随着“百亿减免”升级为“千亿扶持”,平台针对“新质供给”的资源投入将进一步加码,产业带帮扶数量将扩大,新质商家帮扶范畴也将从头部逐步拓展到腰部,将会有更多优质商家分享到平台高质量发展的红利。

“千亿扶持”计划还将加大对跨境中小商家的补贴力度。国际关税形势日趋复杂,关税变动带给中国出海供应链的冲击巨大,中小商家在订单与利润的拉扯中举步维艰。“千亿扶持”将针对性帮助跨境商家稳定生产,降本增效,应对出海风险。

3.对消费者:平台直补的创新模式(大概是智能优惠券?)

赵佳臻透露,接下来拼多多会在消费者端进一步探索平台直补的创新模式,在充分保障商家权益和成本的基础上,多类目对标“国补”价格标准,全面普惠消费者,激发消费需求与活力,也为商家“拓单增收”构建更良性的运营环境。

4.整体生态构建,用户、商家、平台多方共赢的商业生态,先消费者、商家后平台的思想

赵佳臻表示,拼多多推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核心目标,就是全力构建一个用户、商家、平台多方共赢的商业生态,只有共赢的生态才能更好发挥平台型企业的社会效能,担负起更多社会责任。“我们要把‘先消费者、商家后平台’的思想贯穿‘千亿扶持’的始终,也会统一到公司的上上下下,我们有决心担负起平台商家转型发展的成本与风险,也有足够的战略定力应对外部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我们会优先保障中小制造业的稳定发展和健康利润,优先保障广大消费者的权益,最终平台生态也将迎来高质量蜕变。”

晚点关于千亿扶持的文章介绍:网页链接

全部讨论

04-21 10:11

我觉得其实就是为了供需更加匹配。
百亿补贴是筛选现成供给,
千亿扶持是共建优质供给。
所有一切动作都是围绕着供需匹配展开的

04-21 20:18

千亿可能只是说一说,但是做品牌我感觉他们是认真的,有两点感受:
1、拼多多目前的政府补贴的形式分为两种:
a、比如青岛直接补贴海尔,海尔直接在拼多多上向全国发货。这种和品牌直接合作的方式,占了拼多多政府补贴的绝大部分;
b、如果某地的经销商有享受政府补贴的资格,和该经销商合作。比如浙江买部分苹果产品可以享受政府补贴,其他地区都不行;
2、最近大家一直在说的智能优惠券,我觉得智能优惠券可以解决品牌方的一个核心痛点,就是商品详情页展示的售价是原价,维持住了品牌心智。如果对价格比较敏感的客户,单独智能给予客户不同价格的优惠券补贴(但这个方式上,有潜在的杀熟舆论风险);
ps:补充一个额外信息:
早期各个品牌在苏宁易购上卖货为了维持住品牌心智是:商品详情页展示原价,加入购物车后立马直减。

04-21 11:07

要做到COSTCO是不容易的。
阿里巴巴和京东都没做好,阿里巴巴的工厂店、京东的京造。

作为拼多多模式革新的核心,“黑标” 是拼多多面向品牌商家推出的最高等级认证,商品在展示时会带有黑底白字的 “品牌” 标识。
拼多多在原有模式基础上推出的黑标体系,除了部分国内较知名的本土品牌外,更多面向的是头部白牌商家。也就是说,拼多多通过在白牌商家中筛选出了一批供应链里的优胜者,而这些能在行业竞争中胜出的商家,多是产业带里的优质工厂。网页链接

“千亿扶持”背后是拼多多阶段到了,就像淘宝朝天猫路径类似,只是拼多多是单品管理概念,普及面会更高,会使其全体消费者群体尽可能的都能找到合适其群体的产品。这也是拼多多必由之路,阿里已经探索出的路,拼多多照着走就是了,要敢为天下后,也要后中争先。$拼多多(PDD)$

04-21 23:30

一句话:千亿扶持其实就是千亿筛选,目的就是让平台上的货更靠谱一些。

04-21 10:14

话说的冠冕堂皇,实际要看PDD怎么做。PDD之前的很多行为看起来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如果真的认识到生态平衡的重要性,真的重视质价比,而不仅仅是低价,那是好事。

04-21 22:41

在面临淘宝和京东左右夹击的 2023 年,拼多多开始试水增长模式的结构性革新,正式推出了 “店铺黑标指南”,这也是拼多多扶持新质商家的起点,2024 年的百亿减免和近期推出的千亿扶持,都是跑通新模式后的量级跃升。
作为拼多多模式革新的核心,“黑标” 是拼多多面向品牌商家推出的最高等级认证,商品在展示时会带有黑底白字的 “品牌” 标识。
————意思千亿补贴就是黑标商家?

看起来未来一两年的重心可能在收入侧,而不是利润端了

晚点关于拼多多千亿扶持的介绍,白牌升级黑标,走向新质商品之路: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