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一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7喜欢:9
$海螺水泥(00914)$
谢谢分享。
海螺是周期成长,每一轮下跌后,份额还扩大了,目前港股估值770亿,还是很不错的资产配置机会。
新的管理层很明确自己的战略定位:份额是基础,盈利是目的。
海螺水泥最正确的战略是:把多余的钱分给股东,然后慢慢收缩。
如果要用续经营,又不愿意清算,次优战略就是海螺水泥追求份额的战略决策,有市场份额,才能未来利润最大化,这一轮价格战,就是要明确:海螺份额不能降,其他竞争对手看着办,如果想抢海螺的份额,那也掂量掂量能不能经得起长期价格战。
在这一轮残酷的价格战过后,产能总会去掉,目前海螺中国建材这些龙头也在游说政府提高水泥环保成本,从而更好地淘汰小的竞争对手。
盈利是目的,打完份额战争,大家都有自己的地盘,可以考虑重新提高价格了,因为行业壁垒问题(环保、矿山配套、批文等)很难新增供给,即使需求侧下滑,只要供给侧玩家比较少,很容易提高价格。
这个格雷厄姆估值模型挺好,有个值得探讨的地方在于,里面低估了无形资产价值,无形资产都是石灰石矿山和最近三年买的用于骨料的石头矿,在未来还是有增值空间的,账面上不到300亿,其中有接近150亿吨石灰石是很多年前买的,账面价值40亿,石灰石不同城市价格差异很大,在矿权资源网搜到的价格大概170一吨,我们按照70一吨估计,150亿吨*70元/吨=10500亿元,仅仅石灰石矿未来贡献现金流1万亿,毛估估未来现金流折现到现在价值也1000亿。
海螺水泥目前是烟蒂股的价格,买一个护城河的优质企业。
风险点在于大股东分红不够慷慨,之前基本在30%左右派息率,这两年提高了一些,也就38%、50%,如果能够稳定在50%甚至70%以上,海螺水泥很可能价值回归。
<a href="http:/

热门回复

你的矿山价值实现的基础是,建设量萎缩的程度可接受,但是到目前看,和水泥用量相关的投资都是过剩和无法再继续投入。政府投资财政没钱,借债投入也不行了,化债是政府今后几年的目标,也就是变相承认投资超前和过剩。私企本来就不是基建投入的主力,没有效益的事,他们也不会做。房地产继续寻底,水泥用量继续下行。对水泥行业来说,成本优势企业发动价格战,消灭高成本企业本来正当时,可是,行业集中度不够以及地方政府不愿舍弃自身的就业,税收利益,也不愿配合,对低效企业伸手保护,减缓了出清,行业状态需要继续观察。

你说的这个风险客观存在。
在这种情况下,投资人可能损失时间的风险,只能获得一定的分红回报,然后等待行业出清。
所以很多人在等待边际改善再买入。
我的想法是,估值已经在绝对底部(烟蒂股估值,价值股的身板),已经是最明确的买点,我在这个点买,获取一个6%以上的分红,等待未来可能2-3倍甚至更多的估值回归,基本上是很确定的回报。
如果边际改善我再买,有可能我还没看到边际改善,机构们就已经把价格买上去了,他们更有信息优势。

其实还有一个风险点,海螺系这些分拆的公司靠着关联交易吸海螺的血,肥了管理层,不太厚道

行业集中久一点,我可以吸纳便宜货多一点,但每年的分红总是有的!

这个周期成长的前提是过去20年的房地产周期成长,但是现在下滑是绝对的了

这些都是小问题,就怕国资委看上海螺手里现金,想其他发展投资(弄出来)。

我的建议是投入一部分,等反弹。抛出部分降低成本和风险,不到再次大幅新低不考虑。另,海螺创业也可考虑,比海螺水泥更低估,并且有职工基金,需要定期分红。问题是持股隔了两层,折价一时半会恢复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