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3喜欢:2
$国泰君安(SH601211)$ $海通证券(SH600837)$

两大头部券商有可能合并? 双方称“以公告为准”

券商合并又有“新故事”。日前,一则关于国泰君安(SH601211,股价13.85元,市值1233 亿元 )、海通证券(SH600837,股价8.18元,市值1069亿元)“合并猜想”的报道开始在市场上发酵。
从盘面上来看,5月27日,上述两家券商罕见地领涨A股券商板块。然而在5月28日,国泰君安下跌1.49%,海通证券下跌1.92%。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5月27日致电国泰君安,对方表示,事实上相关传闻已经流传多时,可能反映了大家的愿望,但就此传闻,目前没有需要披露的信息。
另外,海通证券方面也向记者表示,相关信息请以公司公告为准。
记者注意到,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都是上海国资委旗下上市券商。
就这两家头部券商联姻的可能性,记者在行业内也进行了一番采访。多位业内人士认为,其合并虽存在一定预期,但当前面临不少难点。“相信还是一个研判过程,落地不可能这么快。”有业内人士表示。
合并预期并非首次流传
不过,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观察,关于海通证券和国泰君安存在合并预期,已不是第一次在市场上流传。
近期,有机构发布研报就指出,同一国资体系旗下的券商发生合并的可能性更高,而目前上海国资委旗下有海通证券、国泰君安、华鑫股份等上市券商。
这轮券商并购潮下,有关券商之间存在合并可能的传闻层出不穷。例如,2023年以来,国泰君安的传闻合并对象就曾有华鑫证券、华泰证券等券商,但均没有下文。
就上述报道,《每日经济新闻》记者5月27日以投资者身份致电国泰君安。对方表示,事实上相关传闻已经流传了一两年,可能反映了大家的愿望,如果有类似资本运作需要信息披露,公司会第一时间披露,请以公司公告为准。不过,就最近的相关传闻,目前没有相关需要披露的东西。
另外,记者5月27日也致电海通证券。对方向记者指出,目前公司还没有相关的计划,请以公司正式公告为准。
尽管关于这两家券商合并的“猜想”并未坐实,但5月27日还是在市场上引发了一定“预期”。
5月27日早盘,在券商板块整体表现比较疲弱的背景下,国泰君安、海通证券股价表现强势。截至当日收盘,国泰君安、海通证券分别上涨3.38%、2.96%,继续保持A股券商板块的前两位。此前,国泰君安、海通证券A股的表现总体较为平淡,像5月27日这样联手领跑板块的情形并不多见。
然而在5月28日,国泰君安下跌1.49%,收盘价为13.85元,海通证券下跌1.92%,收盘价为8.18元。
业内认为不可能这么快
从目前的政策导向来看,“做大做强头部券商”的目标已经较为明确。
3月15日证监会发布《关于加强证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监管加快推进建设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的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指出,第一步,力争通过5年左右时间,推动形成10家左右优质头部机构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态势;第二步,到2035年,形成2至3家具备国际竞争力与市场引领力的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
有分析认为,目前距离2035年的目标还有10年左右时间,行业内的头部券商有跻身这“2~3家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投资银行”的目标也属正常。
就上述两家头部券商联姻的可能性,一位接近海通证券的分析人士认为,其合并传闻已经流传多时,但是可能性究竟有多大值得商榷。
“首先,国泰君安和海通证券的并购,关键点不在于国泰君安君自身,而是上海市国资委的动力有多大。其次,如果合并,程序比中信证券之前并购广州证券等境内券商要麻烦得多,一个关键点是涉及海通退市的问题,另一个关键点是国泰君安境外的业务还没有私有化,不解决这个问题,即使并购了海通也做不大国际业务,离‘世界一流投行’差距依然较大。另外,现任上海市国资委主任虽然曾在国泰君安任职,但是是否敢为‘第一并购案例’还要再观察,稳妥的方式应该是等行业内其他头部券商,比如汇金旗下的银河证券中金公司的并购案例成功后再做试验。第四点,很重要的是,从当前的券商业务环境来看,并购或许难以形成1+1>2的效应。所以,相信还是一个研判过程,落地不可能这么快。”上述接近海通证券的分析人士称。
某资深非银分析师在交流中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坦言,目前来看,国泰君安和海通证券之间的合并存在难度,总结起来,可以有以下几方面判断:一是海通证券和国泰君安已经缺乏差异化,两家又都是头部券商,除非上海市国资委想搞大事情,否则没有必要(合并);二是海通证券刚搬新家不久,领导者也是这两年刚换的,没有必要大动干戈;三是国泰君安和上海证券过去曲折的经历,说明上海这几家券商之间整合起来确实存在难度;四是上海国资目前对行业的态度也有待观察。民生证券这么好的资源,都是其他地区的国资在争夺,上海市国资委没有参与,可见一斑。
在他看来,国泰君安和海通证券内部关系比较复杂,除非有强有力的人来领导整合。“但如果一家公司出了大问题,或者有其他更强的动因,那就肯定要合并了。”
业内已经历四轮并购潮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在采访中认为,上述“猜想”可能不完全是空穴来风。一方面政策导向要求“做大做强头部券商”,合并肯定是一条必由之路。既然要合并,那么同一体系下的券商就会比较容易。
中部地区某券商相关部门负责人则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上述两家券商的合并“猜想”存在可能性。“上海向来比较敢干,如果上海带个头做大券商,也是符合政策导向的。”
回顾近30年时间,券商行业经历了四轮并购潮。一是1995~2002年,“分业经营”并购潮;二是2004~2006年,“综合治理”并购潮;三是2008~2010年,“一参一控”并购潮;四是2012年至今,“市场化”并购潮。
在“综合治理”并购潮期间,海通证券曾收购原甘肃证券和兴安证券经纪业务资产。东方证券曾收购原北方证券证券类资产和旗下营业部。2014年,国泰君安曾作价35.71亿元,受让上海国际集团所持有的上海证券51%股权,成为上海证券的控股股东。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此后国泰君安选择放弃上海证券控股权,接近上海证券的一位人士曾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国泰君安放弃上海证券的控制权,一方面是因为同业竞争的问题难以解决,另一方面也是和上海国资不肯失去上海证券这样一块券商牌照有关,有综合原因。
从公开信息来看,自从国泰君安收购上海证券51%股权后,上海国资旗下的券商就鲜有同业之间的资本运作。
如果未来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之间真有整合的可能,那么无疑将对行业格局产生较大影响。
在2021年证券行业业绩高峰期,这两家公司净利润合计有278.4亿元,超过排名第一的中信证券的231亿元。
据Choice数据,以2023年的净资本、净资产、营业部数量等重要指标来看,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的合计值都超过了中信证券,其中净资本、营业部数量数据为大幅超越,营业收入等其他重要指标的合计值则与中信证券接近。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全部讨论

05-29 20:07

国君重组海通

说错了。什么合并呀。
应该是收购。海通那么烂,早就应该被受收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