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富得流油,股东穷困潦倒!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3

1929年和1930年,在美国乃至全球深陷股市崩盘和经济大萧条之时,本·格雷厄姆在《福布斯》杂志上发表了三篇系列文章《公司富得流油,股东穷困潦倒》、《富有的公司是不是该把钱还给股东?》、《股市和公司管理层,谁说得对?》

“苟延残喘的美国公司还不如清算破产”(Is American Business Worth More Dead than Alive?)。

格雷厄姆指出,在当时的纽约股票交易所,超过30%的公司市值低于破产清算的价值。在此系列文章中,格雷厄姆抨击了公司管理层,谴责他们占投资者的便宜,将自己的利益凌驾于股东利益之上。

速动资产=现金+有价证券+应收账款

净速动资产=速动资产-流动负债(为了考察如果销售额萎缩,企业是否有能力偿还流动负债,计算中不包含存货)

许多股票的市值甚至低于公司的帐面现金。这些公司信用良好,但不需要向银行贷款。20年代,股东给它们提供了大量资金,现在这些钱都躺在公司的帐上。

现在,公司的财务总监高枕无忧,股东却愁眉不展。

公司的股东在高价参与配股,对公司投资过度。现在,大公司不需要向银行贷款了,股东却不得不靠银行贷款度日。

公司、公司董事和股东各自该承担什么责任?这个问题怎么解决?股东到底是公司部分股权的所有者,还是一群蠢货?

公司是不是应该把1929年的做法反过来——让股东有权把买到手的股票卖回给公司、缩减资本,和股东一起分担压力?

市场报价为什么将大量现金资产看得一文不值?是因为公司将来可能长期亏损吗?如果是这样,那么股东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钱打水漂吗?不应该要求清算吗?

公司对股东公平吗?

公司的市值只有净速动资产的20%,只是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60%。市值低于速动资产的公司就更多了。

这说明什么?说明大量美国公司的市值等于清算价值了。在当前的市场看来,这些公司苟延残喘还不如破产清算。

在正常清算情况下,大多数公司能实现的价值都高于速动资产。在清算过程中,就算工厂、土地的清算价值远远达不到帐面价值,但是也应该足以弥补应收账款和存货与帐面价值的差额。这么算有问题吗?要是真有问题,只能说明我们的公司的会计方法错的极其离谱。

这种情况说明什么?有丰富金融经验的人可能会说,在大牛市崩盘后,股票总是超跌。正如纽约股票交易所主席所说:“在这种时候,心惊胆寒的人们把大好的美国拱手相送。”

换个角度来说,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在股票便宜的时候本来应该买的,但是公司是股东的,股东手里却没钱买,公司的管理层管钱,可公司不是他们的。

——————————————分割线—————————————————

以上是美国大萧条时期的悲惨状况,我们的民办教育行业的上市公司不是正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吗?

《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颁布之后,通过VIE结构在境外上市的的民办教育企业,其合法性受到挑战。

海亮教育把义务教育学校全捐,从纳斯达克退市。试想一下,您在2015年海亮教育上市的时候买了股票成为了股东,7年之后的2022年,公司管理层以国家政策变更为由,半推半就,迫不得已,以宣布私有化时对应的市场价25%的溢价购回股票,您作为一个7年的投资者,是什么心情,您还相信巴菲特的价值投资吗?

在教育行业,股东真的可以要求公司破产清算吗?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到底在估值的过程中应该给予怎样的估值系数?管理层的能力和品德又应该给予怎样的估值系数?

股东到底是公司部分股权的所有者,还是一群蠢货?

$嘉宏教育(01935)$ $宇华教育(06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