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和成分类产品产能产量再探之生物发酵产业园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30喜欢:5

新和成2023年报首次披露黑龙江新和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经营信息,当年亏损达5.91亿,资产总额约66.88亿,净资产仅剩下约5.1千万元。有必要看看这个项目的情况。

2018年3月7日,新和成董事会发布公告,同意全资子公司黑龙江新和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使用自筹资金,在黑龙江绥化投资建设生物发酵项目。公告项目基本情况如下:

1、项目名称:叶红素500 t/a、己糖酸30000 t/a、淀粉乳折纯146700t/a、葡萄糖折纯155100t/a、山梨醇(含量70%) 60000t/a 2、投资总额:约36亿元(2019半年报:计划35.7438亿) 3、资金来源:自筹资金 4、建设周期:2年 5、项目收益:经公司内部初步估算,项目达产达效后,营业收入约20亿元,利税约7.08亿元,项目投资回收期(税后,含建设期)预计为7.80年,项目内部收益率(税后)约为14.03%。该收益分析仅为公司内部对项目的可行性分析估算,不构成对公司未来盈利水平的承诺。

公告提到新建项目对公司的影响:目前公司化工合成技术全球领先,但未来生物发酵替代化工合成是一种趋势,公司认为“生物发酵”与“化学合成”将作为驱动公司发展的不竭动力,缺一不可。本次投资项目建成和投入使用后,能够完善公司的系列产品结构,将进一步扩大公司的生产经营规模,公司经营实力、创新能力以及品牌竞争力均会进一步加强,营业收入有望较大幅度增加,公司的长期盈利能力可获得提升,符合公司及全体股东的利益。所以,公司黑龙江生物发酵项目建设的意义不仅限于提升现有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更是对未来产业发展的预见与布局,是对公司长远发展的保障。

公告对于项目的风险提示:公司生产所需原材料中玉米和煤的采购约占生产成本的一半以上。项目选址地位于玉米核心主产区,受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全球粮食产量波动和人口增长压 力的影响,上述原材料可能存在价格上升的风险,而公司产品价格的上涨可能存在滞后效应,或公司不能完全通过产品价格上涨来消化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因此原材料价格上升可能对公司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发酵项目前景如何?媒体报导胡柏藩介绍说,搞化工有两种,一种是化工合成,另一种是生物发酵,有些产品是用生物发酵做的,有些产品则是化工合成的,用什么方法取决于成本高低。目前生物技术突飞猛进、快速发展,新和成要两条腿走路,建设一个比较大的生物发酵基地,形成规模效应。

2017年报披露:2017年9月出资2千万元新设黑龙江新和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018年3月通过子公司黑龙江新和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出资2100万元新设黑龙江新昊热电有限公司,间接持股70%。(该热电厂据说也是亏损,净资产已为负数,待核实!)

2018年半年报披露该项目获得的的政府补助如下表:

2018年报披露生物发酵产业园项目本期新增政府补助金额448,510,200.00元;2019年报披露新增补助44,850,000。2020年报摊销金额16,445,340;2021半年报摊销金额24,668,010。2021年报:新增补助111,810,000,摊销金额49,336,020。2022半年报摊销金额24,668,010;2023半年报摊销金额24,668,010,当期公司政府补助所有项目总的递延收益为11.099亿,黑龙江项目就占了4.9亿;黑龙江生物23年维生素C扩产至42000吨技改项目政府补助2,989,900,当期摊销金额74,747.49。

2023年报没有披露补助项目明细表,无法查找具体详情了。统计历年补助金额及到位情况如下:

注:待追踪,补助资金未来是否落实到位!是否当地钓鱼行为?

2019年12月25日公司回答:公司作为国内主要的维生素生产企业之一,一直致力于维生素系列产品的研究与开发,黑龙江生物发酵项目的实施,能够完善公司的系列产品结构,提升公司市场竞争力。该项目建设、生产等均已取得相关部门的审批许可,目前处于试车阶段,谢谢关注!

2019年年报:生物发酵项目,通过强化项目化管理,工程顺利竣工,并投入试生产。…发酵项目全线打通工艺路线,试生产负荷逐步提升。

2020半年报:生物发酵项目按计划稳步推进,试生产负荷逐步提升。2020年报:生物发酵项目(一期)顺利完成达产验收,实现满负荷生产。2020年10月22日公司答投资者:黑龙江生物发酵项目(一期)正式投产的主要产品为叶红素与维生素C。原己糖酸项目改为了维生素C,实际只是换了个名称。大概是为规避当年国家政策限制VC的产能扩张而采用的变通措施,因为己糖酸可以说只是制造VC的原料。

2021年报:完成黑龙江绥化市新和成生物发酵产业园二期部分工程环境保护竣工验收工作。累计投资13亿。 网上信息:目前(2022年11月)黑龙江基地主要产品包括维生素C、辅酶Q10、维生素B12等。

从上表可知,自2018年项目投入建设始,至2023年底,已累计亏损12.4341亿;注册资金7亿,累计投资13亿;负债66亿余,净资产仅剩0.51亿。估计今年净资产就会亏到负数了。2022年营收基本上达到当年项目上马前的预期20亿左右,但效益却意外的是亏损3亿多,去年更是营收下降,净利润亏损扩大,连年的巨额亏损令人吃惊!这还是那个让人放心的新和成吗?

在雪球上遍查公司自2018年3月以来的黑龙江生物项目的信息相关的年报、半年报、董事会决议及相关公告,没有搞清楚项目至今建成的具体单项究竟有哪些,规模各为多大。我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信息如此难得到!该吐槽谁呢?收集网上资料整理如下表:

一期工程比原计划延后一年正式投产。二期项目建设情况不明;除2021年报中提到产业园二期部分工程环境保护竣工验收外,一直没从新和成官方渠道找到相对完整的资料。非官方信息二期项目原计划2020年10月投产,后延期到2022年,然而至今也未见公司有正式的消息公布。今年4月10日公司答复投资者提问:目前一期项目已建设完成,二期在建设中。从VC原计划的6万吨总规模规模改为环评的4.2万吨,应该是调整缩小了二期整体规模;VC总规模打了个7折,从上表数据分析,一期结晶葡萄糖的产能可以满足内部需求。不过公司对外宣称的VC产能是4.5万吨,不知道多出来的3千吨产能是在哪个产区(待查)。项目原计划主要是建设VC和叶红素,近50亿的投资;结果VC建成规模只有原计划的7成,建安成本这一块,应该是出了什么问题。

不过园区内另外增加了一个辅酶Q10子项,但是具体情况也不是很清楚;增加了一个3000吨产能的B12。还在搞一个3000t维生素及氨基酸项目,其中2500吨产能的泛酸钙(B5)已投产。2023年7月26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已经构建了从菌种开发到规模化生产的完整体系,与全球领先企业合作,系统布局生物法维生素、氨基酸等营养品和其他生物基产品,目前已经产业化的包括泛酸钙、丝氨酸等。又冒出来了一个已经产业化的丝氨酸,什么情况?是不是3000t维生素及氨基酸项目中的菌丝蛋白?

关于VB5,从媒体获知如下信息:

当前,全球VB5市场需求每年约两万吨,中国是第一大生产国,产能占全球的80%,但VB5企业经常因高污染被限产或停产。VB5参与脂肪、糖类能量转化,协助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广泛应用于动物饲料和临床治疗。采用化学方法生产VB5已有80多年历史,但需使用甲醛、异丁醛和丙烯腈等易燃易爆原料,且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剧毒的含氰废水。

过去30多年,荷兰、德国等国企业一直在尝试用生物发酵法取代化学法,但未能突破一个关键技术瓶颈,即具有细胞毒性的副产物杂质含量一直在15%以上的高水平徘徊,严重影响提取收率和生产成本。

反观中国,微生物所(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温廷益团队对野生大肠杆菌进行了近30轮代谢工程改造,将杂质含量降到2%以下。

凭借明显的技术优势,2022年4月,温廷益团队开发的VB5生物发酵法,以9000万元的价格转让给国内维生素龙头企业黑龙江新和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023年4月,该企业已建成产量达2500吨的全球首条VB5生物发酵绿色生产线。

新发酵法以源于玉米的葡萄糖为原材料,目前转化率达30%以上,成本低于化学法。“与化学合成法相比,新工艺水消耗减少92%、能耗减少16%,使用可再生资源作为原材料,产品质量优异。”新和成相关负责人表示。

截至2023年10月,半年间,该公司利用生物发酵法生产的VB5已达1500余吨,产品出口北美、东南亚等地区,已占全球VB5销售份额的10%。因为尝到甜头,他们计划下一步将产能扩大到年产8000吨。

“未来,如果把生产中发酵剩余的菌渣做成肥料或类似豆粕的培养基原料综合循环利用,成本会更有优势,而且不会造成环境污染。”温廷益说。

2024年01月17日公司回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坚持“化工+”和“生物+”的战略主航道,通过黑龙江生产基地积极布局前沿生物科技,打造“生物+”平台,丰富产品种类,以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力,公司借助基地位于玉米核心生产区的优势,得到保障并降低采购成本,发挥了原材料产地的区位优势。公司VD3年产能2000吨,尚不在单独披露范围内,请理解。

近几年年报及相关官方公开的表示是:积极布局前沿生物科技,打造公司“生物+”平台。…坚持“化工+”和“生物+”的战略主航道,通过黑龙江生产基地积极布局前沿生物科技,打造“生物+”平台,丰富产品种类,以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力。

坚持生物科技的战略大方向应该没错,但具体的战略战术布置却不得不进行反思,黑龙江基地今天的结果,公司当年做决策时肯定是没想到的吧。从园区的建设规模来看,公司应该意识到了盲目扩张的问题,也主动压缩了VC 的建设规模,调整了产品结构;管理上也换了园区总负责人。

放上一张网上收集到的玉米价格多年走势图,看看主要成本的变化,对于新和成生物发酵项目的经营情况的分析和判断应该有所帮助。

$新和成(SZ002001)$

全部讨论

05-25 12:24

新和成黑龙江生物发酵产业园项目,2017年11月30日即已在网上发布有哈工大编制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新和成自备电站,不仅仅作为企业自备电站,而是作为整个国家级开发区的配套项目。不仅仅为新和成服务,还要为整个园区服务。
2018-01-25 19:12【深交所互动易】“文武道9” 提问:新和成黑龙江生物发酵产业园项目目前正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总投资额50亿元左右,请问根据测算,项目税后内部收益率如何?税后投资回收期几年(含建设期)?项目投产后预计年销售额及税后利润如何?谢谢!
公司官方回答:您好,公司根据发展需要及资源利用优势在黑龙江设立子公司黑龙江新和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截至2017年末该公司到位资金2000万元,经营范围:生物科学技术研究与推广。将来投资发展与本公司业务相关类生物发酵产品,本公司现有发酵产品辅酶Q10。目前该公司所需的土地、投资项目尚处规划中,土地拍卖及确定项目投资时按规定进行决策和履行信息披露,谢谢!

05-08 19:04

多谢分享,正在想这个问题呢

05-08 15:37

维生素B12(VitaminB12)是一种含钴的水溶性维生素,广义上它是指一组含钴化合物即钴胺素,包括氰钴胺、腺苷钴胺素、羟钴胺素和甲基钴胺素等,狭义上,通常说的维生素B12是氰钴胺维生素B12的简称。
  维生素B12可分为医药级、食品级和饲料级。氰钴胺维生素B12一般是指医药级维生素B12,维生素B12衍生物一般都是医药级,用于药品,包括腺苷钴胺素、羟钴胺素和甲基钴胺素等。
在我国,华北制药于1966年首先研制成功,成为几十年来我国唯一的维生素B12生产企业。上世纪90年代后,石药开始生产,后来者河北玉星和宁夏金维也开始供应维生素B12,形成了目前主要的四家维生素B12生产厂家。
2015年后,河北玉星生物已经独树一帜,其次是河北华荣制药,宁夏金维产量也陆续释放,成为业内重要企业。另外,华北制药威可达产量减少,到2017年已基本停产。本品主要以外销为主,国内用量比较大的只有甲钴胺维生素B12,其次是一些饲料级产品,国内用量也逐步增大。
我国维生素B12产量在上世纪90年代约为3000公斤,2000年后达到6吨,之后随着企业扩产和新进入厂家项目投产,产量迅速增长。近些年,我国维生素B12产量处于稳步增长阶段。
近几年,中国维生素B12出口量逐步扩大,平均增长率稳步增长;2007年出口量折算成纯品约25吨,2010年维生素B12及其衍生物出口量超过32吨,出口金额约7877万美元;2013年出口量增长不明显,折纯之后总出口量大约48.58吨;2015年出口量达到56吨;而到2017年出口量已经超过65吨。10年间,产品出口量从25吨的规模增长到65吨,这不仅是维生素B族产品整体需求增长的体现,也是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率提高的结果。
  由于近年维生素B12市场价格大幅增长,尤其是2017年价格翻几倍,到2018年价格略下滑;受环保停限产、价格波动等影响,2018年实际出口量有所减少。2018年1-10月,维生素B12产品(包括氰钴胺和衍生物)出口量为36.29吨,同比减少13.2%;1%饲料级的总量为1091吨,同比减少11.5%。与前几年同期出口增长相比,2018年出口量出现少有的下滑,主要是河北玉星产量受限,整个市场供应量减少。

05-08 15:17

2018-01-26据绥化市环保局新和成黑龙江生物发酵产业园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信息显示:
1、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新和成黑龙江生物发酵产业园项目
建设单位:黑龙江新和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黑龙江省绥化经济技术开发区食品医药产业园
建设性质:新建
建设规模:年加工玉米50万t。其中一期:25万t/a,二期25万t/a。
总投资:501582.83万元。
占地面积:厂区总占地面积3338.5亩,其中一期1467400m2(2200亩),二期759000m2(1138.5亩)。
年工作时间:300天/a,每天24小时。
劳动定员:2500人。
计划投产时间:一期2019年10月,二期2020年10月。
2、建设内容:
结晶葡萄糖生产线,一期产量15.51万t/a,其中外售6.1601万t/a,内部产品生产消耗9.3499万t/a;二期产量15.51万t/a,其中外售4.7333万t/a,内部产品生产消耗10.7767万t/a;
麦芽糖浆生产线,产量:一期5167t/a,二期4333t/a;
叶红素生产线,产量:一期500t/a;
己糖酸生产线,产量:一期3万t/a,二期3万t/a;
山梨醇生产线,产量:一期6万t/a,二期6万t/a;
核黄素生产线,产量:二期3000t/a;
钴胺素生产线,产量:二期3000t/a(1%含量)。
此外,本项目每年还有蛋白粉2.34万吨,胚芽3.66万吨,饲料(其中玉米浆0.975万吨,喷浆玉米皮5.85万吨、玉米碎粒1.25万吨、麦芽糖蛋白渣0.36万吨)8.435万吨、污水站脱硫产生硫磺750吨的副产品产生。

05-08 15:15

维生素 B12 ,又称为钴胺素是目前已发现的最大、复杂的维生素分子 最大、复杂的维生素分子,也是唯一含有金属离子的维生素。

05-08 15:10

维生素B2,又称核黄素,维他命B2。分子式C17H20N4O6。它是人体必需的13种维生素之一,作为维生素B族的成员之一,微溶于水,可溶于氯化钠溶液,易溶于稀的氢氧化钠溶液。维生素B2是机体中许多酶系统的重要辅基的组成成分,参与物质和能量代谢。
核黄素相关上市公司一览
  广济药业(000952):核黄素(B2)生产国际巨头
  东北制药 (000597):VC价格将决定增发成败
  新和成(002001):受益维生素提价 新业务拓展迅速
  浙江医药(600216):受益维生素提价 新业务是未来亮点

05-08 15:03

2023年08月01日 黑龙江审批公示
附件文件黑龙江省绥化市新和成生物发酵产业园项目二期中的淀粉生产线、己糖酸VC系列产品生产线、山梨醇生产线、葡萄糖生产线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公示版

05-08 14:57

2021-10-20公司回答表示,尊敬的投资者您好!目前公司维生素A折50万IU粉计能产出8000吨;维生素E以50%粉计能产出60000吨;维生素C能产出30000吨;维生素B6年产规划为6000吨,目前在试产阶段;维生素B12(1%含量)年产规划为3000吨,目前在建设中。谢谢!

05-08 14:51

2022-06-30 公司回答表示,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维生素B6、B12、氮杂双环等项目试车顺利,负荷率稳步提升,谢谢!

05-08 14:50

2021年10月29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目前公司黑龙江生物发酵二期维生素B12在建设中,设计产能为3000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