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2

今天从姜老板的文章里获得一个新的认知:

个人要求收益率、公司净资产收益率与市场估值之间的关系。

个人收益率是一切投资决策的出发点。人性是善变的,个人收益率也常常跟随人性而时刻变化。我们能不能把这个收益率确定下来呢?本质上是不可能的。

所以,姜好板提出一个新概念:许上等愿,享下等福。只求最低收益率。

文中,姜老板例举了巴菲特的最低收益率5%,不知该作何理解。是否我们也能把个人要求收益率定在5%呢?这就因人而异了。

大体上,国内一般投资者(相对成熟的)会把个人收益率定在15%左右。(不成熟的投资者开口闭口就是30%,50%,最好年年翻番)

虽然巴菲特的长期收益率为20%,但要把长期收益率定在15%其实已经很高了。这至少是专业优秀投资者的才能维持的水平。

当然,个人投资者一旦进入成熟期,并不比机构专业投资者能力差。这点能力必须有。否则,就算不上成熟投资者。

因而,15%的个人要求收益率属于一般正常水平。

只有在确定了个人要求收益率之后,才能决定如何选择公司。

如果一家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即(ROE)长期低于15%,要不要买呢?肯定不能买。

但也不能绝对化。如果该公司长期ROE水平在12%至15%,甚至更底,只有10%,但其市场价格即估值PB只有0.5倍,甚至更低,用数量换质量,同样的价格买到双倍的股权,同样的资本获得了双倍的资产,对个人来说,是不是意味着提高了ROE?

所以,无论是“好公司,好价格”,还是“好公司,合理价格”,评判的标准或基准,其实在于个人要求收益率。

如果一家公司的长期ROE能达到20%以上,那么按照同样的个人要求收益率(假定15%),是不是就可以在市场估值更高的时候买入。如果非要计算,那就是20%/15%*PB。这样对于什么是合理价格,就有了一个定量标准。

比如,$贵州茅台(SH600519)$ 长期ROE均维持在30%水平,按照15%的个人要求收益率,其合理价位就应该在净资产两倍,即380元每股。

对于贵州茅台长期处于两千左右的价位,这是不是看起来有点荒唐呢?

其实不然。

其中有两个重大原因:

一是,历史只是未来的参考,不能重复。所谓长期ROE都是历史。未来如何,只有未来才知道。因此,投资是不按靠看报表,按计算器来决策的。

个人相信,贵州茅台是家好公司,但当前不是好价位。

二是,投资的成功常常建立在市场的错误定价基础上。茅台价位不合理,不见得没有别的公司。这叫慧眼识珠。不能眼里只有茅台,那就别在股市里投资了。

当然,关键是能识别出什么是好公司,才谈得上是否有好价钱。ROE只是一个代表性指标,是公司经营好坏的“果”,不是“因”。

是不是好公司,必须从因上找。

这就比较考验人了。

@就叫姜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