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可蓝多交出中报预答卷 奶酪“一哥”能否王者归来?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经公司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公司2024年半年度实现归母净利润6500万元至9000万元,同比增长约128%至215%。”日前,A股“奶酪第一股”妙可蓝多(600882)对外披露了中报预增的好消息。

二级市场迅速以四连阳给予回应。7月9日至7月12日,妙可蓝多股价接连收出阳线,累计上涨12.54%,一举摆脱了此前被多条均线压制的局面,并多次冲击60日均线,逐步逼近120日均线的阻力位。

在经历了营收连续六个季度的同比下滑后,这一次,中国奶酪“一哥”能实现王者归来吗?

营收同比下滑趋势扭转了吗?

妙可蓝多披露半年度业绩预告后,光大证券和华鑫证券迅速给出研报,“盈利能力得到改善”成为这两份研报的核心观点。两家券商不约而同地提到,降本增效带来的成本端持续优化,提升了妙可蓝多的盈利能力。

按照妙可蓝多自己的解释,成本端主要受两大因素影响,首先是原材料采购成本有所下降。

原材料采购成本的下降直接带来了毛利率的提升。虽然妙可蓝多没有在业绩预告中披露今年公司上半年的毛利率数据,但从今年第一季度的财务数据看,公司的销售毛利率已重新回到30%上方。

更明显的变化来自销售净利率。在2021年至2023年,妙可蓝多的年销售净利率经历了两连降,从4.33%一路滑落至1.97%。2024年前三个月,公司的销售净利率为4.35%,取得了2015年以来的同期第二好成绩。

影响成本端的另一大因素,是妙可蓝多积极推进各项降本增效措施,销售费用率和管理费用率同比均有所下降。

和毛利率一样,妙可蓝多也没有透露今年上半年公司的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的具体数据,但从2024年第一季度的财务数据看,公司的销售费用已经从2023年同期的2.48亿元降至2.13亿元,管理费用则从上年同期的5851万元降至5113万元。

实际上,妙可蓝多从2023年起在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方面的支出就呈下降趋势。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较2022年同期分别减少了约7105万元、2791万元,而从全年数据来看,2023年,妙可蓝多的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分别同比下降22.99%、39.16%。

不过,《大众证券报》记者发现,与妙可蓝多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减少相伴出现的,是公司的营收下滑和员工数量的减少。2023年第一季度和2024年第一季度,妙可蓝多营收分别同比下滑20.47%和7.14%;2023年全年,公司营收同比下滑16.16%,员工数量较2022年年底时减少了478人。

结合销售费用、管理费用与营收“同频共振”这一规律,妙可蓝多刚刚公布的这份业绩预告给人留下了遐想空间——业绩预告中,公司仅仅公布了预期盈利情况,却未透露对营收规模的预测,而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恰巧同比均有所下降,加上今年一季度公司的营收出现了同比下滑,那么,妙可蓝多2024年上半年的营收是否仍未打破负增长的局面?就这一问题,记者致电妙可蓝多,但公司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处于静默期,不便回复。”

需要注意的是,妙可蓝多预计2024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大增,也与去年同期该数据基数较低有关,对比2021年上半年的1.12亿元和2022年上半年的1.32亿元的归母净利润,公司今年上半年的盈利表现仍有一定差距。

奶酪行业步入平稳增长期

妙可蓝多的营收增速转折点出现在2021年第二季度。彼时,公司的营收同比增幅为62.21%,尽管这个数据不差,但相较于2021年第一季度140.58%的同比增速,差距不小。自那以后,妙可蓝多的营收同比增速逐渐放缓。到了2022年第四季度,公司营收正式步入负增长阶段。截至2024年3月底,其营收增速已经连续六个季度同比下滑。

二级市场投资者的嗅觉十分敏锐。2021年5月25日,妙可蓝多股价创出历史新高后,开启震荡下跌模式,在700多个交易日内跌去82.94%,市值遭遇“脚踝斩”。

妙可蓝多的焦虑并非个例,奶酪行业的销售额增速早已开始放缓。尼尔森IQ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2年,国内奶酪行业销售额整体增速从30%下降至6.5%。到了2023年,国内奶酪行业销售额甚至出现负增长。这背后,是以儿童为主的再制奶酪目标客群数量不断减少、以商超为代表的KA渠道持续萎缩,以及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多重因素的共同影响。

“这种情况有可能持续三到五年。”高级乳业分析师宋亮对记者表示,国内奶酪行业市场规模未来取得大幅增长的可能性不大,“但仍然会保持一个平稳增长的态势。”

在宋亮看来,国内的奶酪市场规模增速放缓也和饮食习惯息息相关。“豆腐不减,奶酪难长。”他打比方道,“外国人习惯吃奶酪就像我们习惯吃豆制品一样。”

有限的市场空间内,却挤进了越来越多的竞争者。在妙可蓝多的身边,既有伊利、百吉福等老对手,也有来自“奶酪博士”“妙飞”“小猪佩奇”等新兴品牌的挑战,与此同时,良品铺子三只松鼠等零食巨头也切入了奶酪这条赛道。在京东平台,记者以儿童奶酪棒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弹出的相关品牌多达数百个。

“儿童再制奶酪产品的同质化非常严重。”宋亮对记者表示,随着替代品的增多,围绕儿童再制奶酪的价格战不可避免,而这类产品又是我国奶酪销售中的主力军,“这也是造成整个行业规模增速大幅放缓的一大原因。”

行业内卷之下,妙可蓝多创始人柴琇最近在公开场合表示,2023年是自己创业生涯中最难的一年。

不过,内卷未必是坏事。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指出,国内奶酪市场正在向规范化、专业化、品牌化、资本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奶酪行业洗牌的过程,其实也是整个行业向高质量发展推进的过程。”在其看来,奶酪市场即将进入一个全方位、多维度、强竞争的阶段。

剑指扩大产品矩阵

面对发展的阵痛,妙可蓝多近来加快了战略调整的步调。

5月,妙可蓝多官宣王一博作为品牌代言人。6月中旬,公司宣布将以4.48亿元的现金全面收购控股股东蒙牛旗下的蒙牛奶酪100%股权。

妙可蓝多的这两步棋背后皆有思考。一方面,启用新品牌代言人,是因为公司看中了成人奶酪市场的发展机会,希望借助此举将消费人群从儿童拓展到年轻人群。

“对于奶酪企业而言,想要将目标客群从儿童拓展到成人,奶酪零食化将是一个重要抓手,而且该业务的附加值也很高。”在宋亮看来,针对成人及青少年市场的奶酪零食化有望带来100亿元至200亿元的市场增量空间。

另一方面,借助和蒙牛的深度合作,妙可蓝多有望在消除同业竞争的同时,整合蒙牛旗下包括奶酪及相关原材料(即黄油、植物油脂、奶油及奶油芝士)贸易在内的奶酪业务,扩大市场份额,打造出一个强大的奶酪业务群,以提升其在奶酪市场的竞争力。

特别是借助对蒙牛奶酪供应链的整合,妙可蓝多完全可以通过融入蒙牛的国内外供应网络,达到优化原料采购成本和物流效率的目的。华西证券在研报中指出,妙可蓝多的奶酪业务整合靴子落地,有望带来生产、渠道、管理上的多效协同。

但眼下,妙可蓝多仍面临不少挑战。一边,成人奶酪市场的竞争已然白热化。虽然妙可蓝多手握“花酪棒”“鳕鱼奶酪”“手撕奶酪”等新品,但来自竞争对手百吉福的“一小芝”“一杯芝士”、凯芮的“kiri甜心小酪”早已在市场上打响了名号。另一边,虽然蒙牛奶酪2023年、2024年第一季度分别实现营收12.74亿元、2.11亿元,但仍处于亏损状态。对于妙可蓝多来说,此时吞下相关业务,挑战和机会谁会先到,还难下定论。

好在,妙可蓝多迎来了喘息的机会。按照当初的约定,蒙牛将奶酪业务注入妙可蓝多的交换条件,是后者需通过资产处置等方式退出液态奶业务。但就在6月19日,妙可蓝多公告称,拟将退出液态奶业务的承诺延期至2027年7月9日前履行完成。2023年,妙可蓝多的液态奶业务贡献了营收中的8.27%,虽然占比不大,但对于重振旗鼓中的妙可蓝多来说,仍算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

短暂的喘息之后,妙可蓝多能否王者归来?

记者 陈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