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御富刘鹰:做坚定的逆向投资人

发布于: 雪球转发:39回复:48喜欢:47
#雪球投资人访谈系列# 上月去深圳专门拜访了上善御富的刘鹰先生(雪球账号:@流金岁月)。刘鹰先生1996年入行,历经证券公司,公募和私募。和@曾昭雄 先生类似,刘鹰先生在去年也离开了合赢投资,组建了自己的公司“深圳上善御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目前公司旗下有6只阳光私募产品。

刘鹰先生至今仍然记得,A股市场用跌停迎接他进入证券行业的第一天。那是1996年12月16号,当时刚进入证券公司上班的刘鹰先生至今对当时证券公司房间里计算机屏幕一片惨绿的景象记忆犹新。刘先生坦言,这种对于风险的感性认识,给他留下了很大的印记。刘先生评价自己“并不是一个非常愿意孤注一掷的人,做事始终给自己留一些余地”。

刘先生的办公室里摆着一幅围棋,他说这是其上学时就痴迷的爱好,可以让人培养大局观。现在刘鹰先生更多进行的运动还是高尔夫球,他认为投资和打球一样,都要用平衡的心态一杆一杆的积累。

下面是聊天记录:

主要观点:
1)为什么说风险是发生在你出手的那一刻?意思就是说只要你出手了,70%的风险基本上已经定了。后面的调整无非是让你多赚一点或者少损失一点

2)我总结过去的错误,大多数时候都发生在自己不冷静的时候,对某个事情的判断特别乐观兴奋的时候。发现成功的例子都是在大家都不喜欢的时候,坚定定做进去,后来发现市场还是说你是对的
3)最重要的是管理者的素质。人是第一位的。因为一个企业最后能做多大,是和管理者高度相关的。
4)平淡对投资来说是好事
5)你根本不知道市场惯性会到什么时候转变。你唯一知道的是企业这个价格,我愿意买。
6)逆向投资被套是非常大概率的事件,无非是被套的时间长还是短一点。但你有一个天然的优势,就是你买的足够低
7)追求一个过高的收益率,它实际上是隐涵了一定一个风险在里面,只不过你现在是没看到的
8)投资和打高尔夫很像,到目标的结果是靠你所有不同的杆累计的,所以任何一杆错了,也不用难过。打好了,开了个好球,也不用太高兴,因为你不知道你下一杆会打成什么样子

问:您怎么看上半年这种股市分化的过程?
答:可能在相当长的时间都会有这种表现,主要原因是中国经济在被动转型过程中,有一些对改革影响比较大的行业可能会受影响,这必然导致有些行业逐渐被人抛弃,另一些行业被大家抱团,逐步走强。但是走到极致以后,也会有波动和反复。目前看到分化不表示再往后看2-3个季度还是这样子。在没有增量资金进入市场,只有存量资金在不同资产配置之间摇摆的时候,就必然会造成这样的情况。

所以在这个环境下,我们还是要以投资的本源来看。比如现在市场上很多不看好银行,说利率市场化啊等等。但银行如果纯粹从投资的角度来讲,后面无非是坏账的担忧,但如果以后每年都能有足够的利润去消化你这个坏账的话,实际上现在盈利水平5年就能回本,同时加上它未来派息可能每年也有5-6个点的回报——现在从实业投资的角度讲哪有这么好的事。虽然银行股价波动不一定能给你带来多大的回报,但它的风险实际上已经很小了。相反你看债券基金涨了这么久以后,它潜在回报已经很低了。所以还是要看投资的本源。投资有些是看资本回报的,有些是看分红率的。所以我们在组合里这些都会有考虑。过去我们认为我们整体年回报率大概在20-25%是差不多的,现在看未来可能15-20%之间也许就蛮不错了。基于这个心态,我们对风险管理可能更要严格。高速增长的过程会收到越来越多的约束和挑战,这种不确定性就很明显,而应对不确定性就是风险。

问:您对风险是怎么理解的?
答:第一个层面的风险是对企业认识的深度。就是企业和行业变化和成长的客观规律。你投资实际上是在做买入和卖出那一刹那就已经决定后面的结果了。所以更多的风险是在你做买入和卖出决定之前。这个时间是做风险控制的重要阶段。第二层面就是买入以后对企业的持续追踪,看企业的经营是不是按照之前预期的发展。最重要的环节我认为是在最前面,就是买入之前你是否做了足够深入的研究和理解。然后就是你是不是在持有期内做了足够的跟踪和研究。很多时候可能2年都不足以把一个公司和行业搞清楚。

问:那您认为是买入的风险大还是卖出的风险大?

答:我们还是认为买入的风险大。因为你买入在持有期里,企业的波动变化会直接体现你的收益。卖出的风险多数体现在我们过早的低估了一个企业的发展潜力。好的标的确实是越来越稀少,但是检讨以后我们还是有机会买回来的。但假如我们买的是一个错误公司,然后后期我们对公司的认识也不充分,我们的错误可能会越来越大的。卖出如果卖早了最起码我们不会亏钱,但是买入买错了我们是可能会亏钱的。

问:民间有句话叫会“买的是徒弟,会卖的是师傅”,您怎么看?

答:我觉得还是买入更重要一些。什么叫会卖的是师傅?从长期讲,我们很难讲老卖在一个很好的位置。如果从绝对收益上讲,你买对始终能给你带来回报的;你买错了,在任何时候卖,你的损失都已经发生了。现在你想通过长期做空这种标的来挣钱,是有问题的。但是未来随着做空标的的扩大,确实有可能通过做空赚钱。所以研究的深度对我们资产管理公司就更重要了。因为如果你研究的不深入,你是买入的,可能被人家卖出了。为什么说风险是发生在你出手的那一刻?意思就是说只要你出手了,70%的风险基本上已经定了。后面的调整无非是让你多赚一点或者少损失一点。

问:这么说您会对出手机会要求很苛刻?
答:大体要求很严格。但我个人习惯不管是买还是卖,我们出手一般都分2-3次。一般是先买点,然后观察,再等是不是有一些新的事件和机会出现,看是不是印证了我们的判断,然后再做决定。因为我们很难第一次对一个标的认识就很清晰。这可能和我性格有些关,我这可能不是非常愿意孤注一掷的人,始终给自己留一些余地。这有好有坏,可能收益率不是那么大,但是也不太容易犯很大的错误。

问:您觉得您是什么性格的人?
答:还是稳健偏积极。乐观是主要方向,但是对风险还是有“由内而生”的敬畏。因为我进股票市场的第一天这个股票市场是跌停的。1996年12月16号,是我进这个行业的第一天。在这之前我不是做证券的。所以我觉得这个市场的风险很多是超出我们理解范围的。后来对风险的变化,随着参与的深入也越来越深。人就是这样的,比如我在考到驾照之前其实已经开着车在路上跑了,那时候觉得没什么问题,还挺不错的。但是一旦拿到驾照的时候,就突然发现意识到了什么叫风险。所谓不知者无惧,知了以后反而会小心。但无惧有时候也会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比如在大牛市的时候胆大的就能被撑死,而胆小的反倒赚不到钱。但是有撑死你的时候,就有饿死你的时候。这个也是认知的提升。我们对风险的理解,首先要评估风险在哪里,我们能承受多大的风险,以及我们要获取什么样的和风险匹配的回报。

问:您觉得对于股票市场,什么是和风险匹配的回报?
答:我自己是稳健偏积极型的,我觉得既然是股票市场,就要获得比固定收益高一点的回报。但也不能高过PE,风险投资这种完全不确定,靠概率的投资。比如我不能说像风投似的投资10个,只要有2个成功我就赚回来了。我肯定要投资10个,起码7个要赚钱,最多3个赔钱,但是赔也要赔在一定限度之内。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风险状态。所以过去你很难看到我们所管理的产品跑到很前面,或者很后面,但是时间长一点,我们还是很有信心。因为我很清楚的知道追求一个过高的收益率,它实际上是隐涵了一定的风险在里面,只不过你现在是没看到的。所以在我们这个行当,你能看到每年排在前面的人,第二年往往会很差,而且不是一般的差。所以我们的产品,是希望告诉大家,你任何时候投进来,都不会很差。我觉得这个行业每年15-20%,都是可以满足的一个回报。

问:这个回报不一定所有的客户都满意吧?
答:是,客户也会受教育嘛。如果你不满意这个回报,你会发现最后那些所谓的高回报最终不一定是属于你的。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客户一次次受伤,受教育,退出这个市场,他也要有一个受教育的过程。我们自己也受到过很多这种教育,你不满足这个收益率,你就要承受一个后果。下一次他就知道了。

个人经历
问:简单讲讲您是怎么入行的?
答:很简单,95年毕业来深圳,在外资企业做了1年的时间。然后观察深圳,观察这个世界,发现这个行当好赚钱。当时看股票市场一涨就能赚钱,有很幼稚的想法说是这个行当不用依靠其他人,用脑袋就能赚钱了。我觉得这个比较好,因为我没有什么别的资源嘛。觉得这个行当不错,然后就开始喜欢这个行业,进入证券公司。这一进来十几年就一直没离开。

问:但您一进入这个行业第一天就赶上跌停?
答:我当时一进来就做证券公司电脑部经理,因为我是学计算机应用的,然后第一天就在电脑房看到所有的监控屏幕一片惨绿,连跌了3天。那个印象是很深刻的。那时候觉得这个市场挣钱是很容易,但亏钱也蛮容易的。所以就后面就慢慢自己研究,提高,经历这么起起伏伏的。

问:入行一开始也是看技术分析比较多?
答:显然,那个时代都是技术。但是更深的参与之中后发现,技术的图形在某个时间段它也是人为的,是做出来的,骗你的。就是以前庄家和散户的游戏,这游戏甚至到现在也还有,因为现在还有人相信这个。这个游戏一直持续到2001年。2001年到2005年基本上是这种游戏方式走向衰败,所谓价值投资、研究企业的投资开始逐渐兴起。

问:当时主要是因为公募基金起来了?
答:是,当时券商是坐庄的主体,公募是做价值投资的主体。那段时间以券商的惨败,不断关门整顿告终。然后公募靠研究企业基本面不断成长,直到06-07年以对公募价值投资的崇拜推向一个高峰,然后就过于崇拜,之后大家就一起犯错误。接下来公募也经历了大的滑铁卢,到现在规模逐步缩小,广大基民一次又一次受伤害。然后公募因为机制的问题又造成了一些人才流失。后来从09年私募兴起,发现这些人确实做的比公募好,然后又开始对私募无比崇拜,最后又会发现过了。所以我总结起来,凡是很热的时候,大家都一窝蜂的觉得特别好的时候,潜在的风险就会出来。

问:这其实跟投资股票一样。
答:对,投资股票也一样盲目。其实我是一个坚定的逆向投资人。时间放长一点,逆向投资人都是能赚钱。他有可能会逆的早了点,会接着被套一点。但是逆向投资人因为始终坚持一点,就是我买的比大部分人便宜,所以相对成本优势和心理优势是存在的,只要你选择的标的没有特别大的问题,就没什么事。我总结过去的错误,大多数时候都发生在自己不冷静的时候,对某个事情的判断特别乐观兴奋的时候。发现成功的例子都是在大家都不喜欢的时候,坚定定做进去,后来发现市场还是说你是对的,只不过有时候我们等的时间可能稍微长了一点。

问:有没有可能在市场回归正常之前就牺牲了?
答:我们还好。但是我们知道有些同行里却是有这样的事情。其实这个世界上没有一种完美的投资方法,每一种方法都有潜在的问题。趋势投资有趋势投资的问题,逆向投资也有逆向投资的问题,关键看你哪个更擅长的问题。

问:逆向投资被套是不可避免的么?
答:对。逆向投资被套是非常大概率的事件,无非是被套的时间长一点还是短一点。但你有一个天然的优势,就是你买的足够低。虽然也许还不足够低,但总之比大部分人低。当然最核心的问题还是取决于对公司标的的判断和选择不要有问题。比如中石油48块跌倒30块你就觉得足够低了,那就没得说了。

问:您是什么时候慢慢抛弃技术分析?
答:我到现在也没有抛弃。对市场宏观趋势和行情的判断,整体我们还是会用一些。它还是有用的。因为市场波动不是一个个体来决定的。过去技术分析为什么有问题,是因为人们很容易操控。但现在越来越难操控,比如监管什么的。技术分析的逻辑基础是市场参与者的反应,遵循的是超买和超卖,这都是对情绪过激的一种反应。技术分析很多东西是统计学上的均值回归的概念,它始终是过头了以后会回到一个什么均值的位置。所以它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它只能帮你判断买入和卖出时点上,最终股票的方向还是基本面决定的。我们在选时上会结合技术分析的东西在里面。

问:您怎么看择时和选股的关系的?
答:选股是70-80%,择时也就20-30%的重要性。因为选股还是最重要的,也就是“你在什么时候买”和“为什么买”以及“什么时候卖”和“为什么卖”是不一样的。“为什么买”和“为什么卖”很重要,是因为基本面发生变化了。“什么时候买卖”是判断市场情绪的事情,这本来就让人琢磨不透的。我们不能保证有多大的几率,只能靠经验。经验告诉我们,如果有6成时间里做对了,就已经不错了。所以不能对自己期望太高。

问:您有没有偏好的公司或行业?
答:当然都会有,这取决于我们对未来经济的认识。在这个时点往后看,我们比较看好品牌消费和上游资源,这两端我们认为充满了投资机会。在品牌消费里面,我们对医药,对个人消费品可能更加侧重一些,对家庭耐用消费品,像汽车,家电啊什么的,我们觉得波动性更大一些。中间的部分里面,我们再选的就是跟未来中国转型过程中关注民生,关注资源节约、效率、环保相关的领域。这个偏好是跟我们对未来10年中国经济偏好有关系的。过去10年最好的显然是房地产,2001-05年是钢铁,煤炭。每个不同时期明星的表现都是不一样的。

问:您最关心的公司的哪些特质?
答:最重要的是管理者的素质。人是第一位的。因为一个企业最后能做多大,是和管理者高度相关的。最终所有的数字都是管理者决策做出来的。除了管理者素质,然后是公司的治理方式,比如是民营的还是国有的,管理者是长期打算还是短期打算。所以为什么我后来也去商学院学了几年管理,也做了些研究。就是说是管理者决定了能把企业带到什么样的高度,但是他的决定受制于企业治理结构,股东层面的结构。所以假如整个公司管理结构有问题,股东利益和管理者利益有冲突,管理者的行为就会发生扭曲。大部分时间股东关心长期回报,管理者更关心短期回报。

问:按照这个标准,中国很少有公司能符合标准的吧?
答:其实在2005年之前,市场是不关注这些的,大家炒股票嘛,根本不研究公司是干嘛的。但是股票分置改革以后,实际上把公司股东利益和管理者利益绑在一起的了。以前我作为股东管理者,我是有很多方法从上市公司里头拿出2000万来的,最后拿了就拿了。但现在你拿出2000万来以后,你可能市值就损失2个亿或者5-10个亿。那假如你把股权拿到银行去质押,显然你的风险是很大的。所以现在来讲,我们应该相信但凡这个企业主是有能力的,他还是愿意把企业做好的。大部分民企毫无疑问是这样的,但是他想和他有没有能力是另一部分。

问:您怎么看中国民营企业家普遍没什么安全感这个问题,包括很多企业家上市以后就想着套现移民?

答:没错,如果他的股权不够集中,不够大,这种公司是不安全的。因为你拿太多的股权,你想撤都没地方撤,没法跑。我们不否认,有相当一部分民企觉得不安全,想撤。但是还是有相当一部分人撤不了或者不想撤。我们选择的时候就会看你持股比例是不是足够高,这是很重要的标准。股权不能太多太分散。另外国有企业有国有企业的考核方式,有做了股权激励的。总之是你要找到一个理由,说管理者的利益和企业股东的利益是一致的。

问:您怎么看国有企业低效率的问题?
答:国有企业里其实有很多能人的,但是在利益问题没有解决好的时候,你对他期望不能太高。国有企业更多的是一时一时的做一些事情,满足他在任阶段的利益,也不是说一无是处。这是蛮复杂的,总之要看到一个统一的利益体,小股东和大股东,管理者的利益一致,这就表明他们像把这个企业做好,然后你就评判他能不能做到。如果不想,就是管理者素质和品质有问题,就要回避。

问:如果选傻子能经营好的公司岂不更好?
答:这当然是一种方式。但是傻子都能经营好的公司在中国又能有几个呢?这种公司,茅台算不算是一个?但是茅台也不是简单到傻子都能经营好的公司。我们承认茅台是不错的产品,但茅台的管理者不太好讲。我们如果能找到即是好的公司,又是好的管理者,可能从长期来讲比茅台更加安全。你不好说茅台哪天怎么样,那么多公司在贵州投资了那么多酒厂,难道就真的不能此一时也,彼一时也么?现在3000亿市值,难道就真的值3000亿嘛?我们承认现在看是很好,是傻子都能经营好的公司,但是人家其实也不是傻子,要不干嘛做那么多限量啊,品牌啊,人家还是有基础的,有资源支出的。

问:那您觉得茅台未来最大的风险是什么?
答:多元化。企业都是这样的,最风光的时候钱不知道怎么用了。茅台在最好的时候就应该每年分红,然后把窖藏品质渠道做好,坚定做这个东西,别的什么都不要做,这就是傻子了。不过新领导来了,这么多钱,又有新要求,说我投这个,投那个,投着投着就说不好了。

问:您怎么看估值这个事?
答:估值这事情和情绪,和市场流动性有很大的关联度,是蛮脆弱的东西。我们会有基本的基准。大资产配置总是有流向的,跟利率什么水平是有关的,就是所谓钱的成本,再根据你风险议价,决定估值。这个和经济周期有关。利率下行的过程,股市估值应该是有支撑的,市盈率肯定不应该是越跌越低。但是因为估值和盈利有关系,同时估值有PB,PS,EBIT等,各种不同估值都不一样。在国内市场上,坦率讲,国内估值标准过于单一,过于看重盈利估值,对企业价值的估值。所以你说茅台2700亿的市值,是不是就真的比银行低。银行真的就只有一倍PB,茅台就10倍PB?当然,这个盈利是建立在盈利上的,但是盈利是有变化的。所以投资是个挺复杂的事情,估值挺脆弱的。

问:您平时都怎么估值?
答:其实都用,我对PS也挺看重的,就是你销售额和市值的关系。

问:销售额容易造假吧?
答:销售额不容易造假,盈利容易造假。

问:为什么这么说?把应收账款一挂销售额不就出来了?
答:你用账款这么做,太容易辨识了嘛。你造假还有一个是不是聪明的造假。你造假完了一堆的应收账款,现金流很差。那你销售额显然是虚的嘛,这很容易看出来。销售额造假,如果你想一点痕迹都不留非常难。

问:那您反倒对盈利不那么重视?
答:没有销售的支持,盈利变化过高肯定有问题。盈利一定要有收入的基础上,才是健康的盈利。

问:现金流折现之类方法用的多么?
答:这个东西坦率讲比较复杂,这里面变量太多了,不太用。我对销售收入的增长能力是很看重的。没有收入增长表示公司成长有问题了。

问:您什么时候会卖出?
答:超出自己目前理解的范围就会卖出。可能从我们买入一只股票,到我们愿意离开的时候会有一个预期回报,如果达到这个预期回报,我们会卖出一部分。这种预期是和我们对于公司基本面的理解相关的。在我们理解的基础上,如果股价远远反应了公司基本面的影响,可能会就考虑卖出。按照一年的时间来看,股价变化比较大的,可能就那么两三个月,有一波上涨一波下跌,剩下的时间一般都在莫个时间段内盘整。那么这段实现了,我们会评估下,看是否超越了我们的预期。某些公司是慢慢涨的,这种你就慢慢拿着。有的公司,这两个月只涨了5%,下一个月涨了30%,剩下时间就盘整。这时候它的相对价值在很短时间就被市场发觉了,我就会减持一些,把这些钱投到别的地方去。但是这些股票我们都是长期跟踪的,所以可能市场情绪没那么好了,可能股票跌到一定阶段,我们会又重新买入。我们基本上就会这么弄,锁定长期的投资标的,然后看我们对公司价值、基本面的理解相对市场是领先还是落后来决定我们买入或卖出。

问:您前两天做了个演讲,说现在是“黎明前的黑暗”?
答:我觉得现在类似于黎明前的黑暗。现在很多人觉得很悲观,我个人觉得还是不用太悲观。站在今年年初可能有些问题看不太清晰,现在从几个阶段来讲,降息意味着进入降息通道,降准备金率也表示货币政策进入新阶段,这表示股票估值应该上升的。但股价一直在跌,这只能表明越跌,相对价值会高。大家担忧的通胀,正在进入下降阶段,现在可能看3季度进入底部,这不用担忧了,而且对消费会有正面影响。房地产投资可能要持续到今年Q4才进入底部。所以从短期来讲,各种负面因素的影响会逐步转到正面。现在关键是企业盈利,我们认为四季度企业盈利会出现明显的同比上涨,因为去年四季度企业盈利很差。所以如果经济盈利也是这样,我们其实没有理由对四季度基本面悲观。现在3季度还有2个月,我们会逐步看到数据会往好的方向发展,CPI又比较低,从这个时点,看2-3个季度,都是支持股票市场提升的。

问:就是说您觉得中国经济没大问题?
答:短期看数据肯定不好。但是不好肯定也会有一个滞后的反应,这个反应必然会有2-3个季度的上行反弹过程,这个过程股票市场会有一个反应。至少这样一个阶段是看好的。但是3-4个季度之后,经济是不是又进入新一轮的下滑,这是可能的。现在反应预期的悲观,其实是和很多因素相关的,比如换届啊。再往后看,起码政局是稳的,交接结束了,政策的导向就更明确了,那时候选择就会更明确了。政府目标是要保证经济的适度增长。所以不要把长期的中国经济增长问题过度短期化。

问:您最成功或失败的投资?
答:坦率来说,我没感到有什么特别成功,也没有什么特别失败的。我的性格就不是那种大起大落的性格,所以也是小错误不断,小成功也不断。但总体来说,做的对的比做的错的要多,否则我不会现在还做这个事情。不过确实是一个比较平淡的事情。

问:平淡对投资来说是好事么?
答:我个人觉得是一件好事,尤其是从投资管理角度来讲,这样你心态才能平稳。这样你能保持相对冷静和乐观。所以我们说你该挣的钱我把它挣了,该陪的钱你赔了,不要过于担忧。

问:但也有一种说法是没有经历过大起大落的人生,不会有真正的平淡和宁静?
答:这个要看你怎么理解大起大落。我们从96年进入这个市场没有经历过大起大落么?经历了。我看到了。其实你作为一个旁观者,你清晰的看到了市场的大起大落。你作为一个参与者,你或多或少感受到了大起大落。但至于说你是不是要在这个大起大落中,大喜大悲,我觉得我们尽可能还是不要大悲吧,还是尽可能争取小悲大喜。比如你说09年我们做的也很好,我两个产品在同期都排在第二。那我可以说大喜,但我觉得没有什么,就是对宏观判断正确,从拿股票的方式上也是正确的。没有什么特别值得可喜的地方。

问:那等于您现在心态基本没什么起伏了?会不会特别闷?
答:闷到谈不上。关键是你始终是有一个求知的欲望。我们每天研究的事情,不管是赔了还是赚了,对我们来说都是一个提高。这个非常重要。做这个事情,最重要的乐趣在这里。就是我今天研究这个东西,做这个决策,对了,也不是说完全不喜,还是要怯怯暗喜一下。那你说赔了或者错了,暗自悲伤下也没问题。关键是你能不能学到东西。这样下次尽可能少做错,多做对。但是如果你情绪波动太大,对我们理性判断会有影响。

问:您从业以来学到的最重要的经验?
答:最重要的我觉得就是逆向思维。但是要清晰的认识到逆向投资天然的劣势。就是我知道我是一个逆向的,所以我们不要逆的太早,不要在黎明前就躺下了。我们现在做的都是围绕这个在做。有些人做选美啊,趋势啊,这也是一种方式,但我可能不太习惯这种方式。逆向投资要命的就是你逆的太早了。其实我08年就干过这个事情,在08年3000点的时候,我产品是5900点发的,3000点我还是赚钱的,那时候我的仓位是4成。当时对风险还是有认识的,但确实认识的不是很深刻。3000点以下那段你说我们是不是逆早了?真的不好讲,当时很痛苦。我后来发现从3000点到1600多点,我们很多股票都跌了50%,根本没比市场少跌,那时候都是很好的股票。但是你会发现这些公司从1000多点回到2000多点的时候,好多都已经超过了3000多点的水平。所以你说这个过程之中,你如果说对自己的信念有怀疑,就完了。确实有很多人把股票在1800点卖掉了。之后一直到2400-2500点又买回来,你会发现市场确实后来又涨了一段,但后面涨的股票和你买的都不是一样的东西了。所以这里头也是蛮困惑的。

问:怎么能锻炼出这种始终坚持的信念?
答:这取决于你对自己投资标的的认识,如果你认识不深入,只不过是泛泛认识的话,你肯定是拿不住的。如果你不是基于企业长期认识的话,你是绝对拿不住的。其实那个时候也是连续降了5次息,当时市场还是不断在跌嘛,这种惯性就是索罗斯说的市场都是在不断强化的。如果能认识到这个过程,其实就能规避一些风险。但是市场是很复杂的,有很多因素影响。你根本不知道市场惯性会到什么时候转变。你唯一知道的是企业这个价格,我愿意买。花旗原来跌到过1块美金,没人敢买的。后来呢,轻轻松松涨了几十倍。肯定很多人在1快的时候卖掉了。这么多年做投资,不是简单的事,不是一般人能做的。

问:成功投资者需要的素质?
答:严谨的态度,一种很强的学习能力。要有不断自我纠正,反省的能力,要会认错。另外,所有决策要你自己做过严谨的思考。要善于学习。善于认识错误。

问:平时的爱好是什么,看您办公室里摆着高尔夫和围棋?
答:围棋不是现在才喜欢的,我在高中的时候就痴迷于围棋。然后上大学又痴迷了两年。再往后就确实没时间研究这个东西了。围棋实际上是反应了大局观。围棋的大局观,战略重心,布局啊,这和作战一样的嘛。这对于思考逻辑和方式很重要的。高尔夫也是,每一杆都不一样。你开了一个很好的球,不表示你到洞口的时候你不是bogey(高于标准杆一杆),double bogey。但是如果你第一杆开的不对,也并不表示你不能打par(标准杆)。到目标的结果是靠你所有不同的杆累计的,所以任何一杆错了,也不用难过。打好了,开了个好球,也不用太高兴,因为你不知道你下一杆会打成什么样子。但是如果受过良好综合训练,你动作是对的,姿势是规范的,你一场球打下来,差别不会太差,这里对了,那里错了。但是假如你姿势不对,开始打球方式就不对,你最多水平就是90杆,你到不了80杆。有人打了7-8年球,可能还是95杆左右,我打了不到两年,就到90杆以下了。这就是你靠什么方式去学习了,要找对方法。这个是很重要的。所以这些是和个性绝对有关系的。

问:平时都读什么书?
答:我关于管理,营销的书看了很多。投资的书看的太多了,都不看了。各家都有所长,我对逆向投资的那几个人,我看的比较多。认识相对深一点。

参考资料:
1)投资业绩


网页链接

2)个人简历
刘鹰,上善御富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投资决策委员会主席。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工学硕士学位,中欧国际工商学院EMBA,具有十年证券投资、基金管理经验;曾任易方达基金管理公司董事,深圳市合赢投资公司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副董事长。现任公司董事长兼投资决策委员会主席。

全部讨论

2023-05-25 22:05

投资业绩太尴尬了吧😅

2013-01-07 23:08

逆向投资

2012-08-28 06:59

2012-08-28 00:51

这年头吹牛的也多,一个几乎没有思想的人

2012-08-27 21:39

不错

2012-08-27 15:44

职业投资做了这么多年还是这个水平....[汗],只是更可悲的是把钱交给他这样投资基金的人,这就是中国基金业的整体现状吧。

2012-08-27 14:22

回复@brandon91 @湾湾财经 : 学习学习,深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