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札记(home bias)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最近虽然总体时间还是很紧的,但还是趁着在学校的时间多学点知识,在图书馆借了一些书,也去蹭了之前很喜欢的一位老师的课。在课上老师讲了一个重要的效应——home bias,这个效应也是大家都熟知的。基本上,上市公司的小股东大部分分布在公司所在地的范围内,就拿我自己来说,我自己是万年人,拿着万年青已经两年了;在南京上学,就买了苏宁易购。回头看这两只股票,作为土木人,买水泥股似乎也是一种行业偏见,但选择万年青就是一种对身边企业的安全感。尽管在当地,因为十几年前的管理层腐败,使得他的名声已经不可能回到80年代初期那种全县人民骄傲的国企担当,但是看得到的水泥使用,络绎不绝的运输车量,心里还是会放心很多;至于苏宁易购,去年7月到了接近13的位置也我没有卖掉,坚信这不是电商股的合理估值,然后跌跌撞撞就到了现在的股权转让。这里并不是想用后视之明来看待当初决策的问题,而是想反思一下,是怎么形成这种home bias。

最近看卡尼曼教授写的《思考,快与慢》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这本书如此畅销,我到了即将告别校园的时候才注意到,真是一种遗憾。书中也用到了很多投资和决策的例子来阐述不同的效应。我认为禀赋效应应该是形成home bias的一种重要原因。禀赋效应是指人一旦在拥有这种物品以后,他对这个物品的价值评价要比未拥有之前大大提高。home bias在禀赋效应中的体现是,当他拥有持有当地的股票时候,往往会因为身在当地或者掌握更多的本地信息,对于这些信息价值的评价大大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有更高胜率的机会,人们也很难割舍已经拥有的东西,或者很难改变现状。想想我们在进行投资决策中,对于本地股票的那种画面感,这种画面感越强烈,越容易被人脑提取出来,就越容易受到不理性决策的干扰。无论在面对企业或好或坏的变动中,总能强化这种禀赋效应,甚至逐渐极端,从而难以割肉止损。

说到割肉止损,书中也提到了一个有趣的例子,在90%的可能损失掉1000美元和确定损失900美元的选择上,绝大多数人会选择第一种,然而这两者理论上没什么不同。这也能很好的解释亏损割肉的是很难的投资决策。然而如果问题换成90%的可能得到1000美元和确定得到900美元的选择上,绝大多数人会选择第二个选择。损失规避和确定性效应都是认知偏见,记得最早的时候自己秉承的观点,股票如果自己拿的时间越长,那么面对较大的盈利就越能拿得住,就越有可能吃到较大的盈利。这种说法对我来说是无效的,这是明显违反了人长久以来的认知偏见的,实际操作起来非常有难度。

如何才能尽量避免这这种homes bias呢?我想主要是要进行大的框架的思考和决策,在判断过程中要根据外部企业进行一个综合对比,引入更多的参考因素来抵消这种偏见;二是要在投资出现亏损或盈利的时候,不看做是单独的决策,更多的进行组合决策,在卖出以后何时再买入?买入的依据是什么?在决策过程中锚定的价格中枢不应该是盈利机或者亏损,二是找到自己决策组合中的胜率中枢。在股票投资过程中,锚定的中枢价格很难量化,胜率的判断很复杂,需要极高的运气和决策水平。(这也是是为什么我如此偏好转债投资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