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邦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2023年经济整体处于波折修复阶段,地产投资是主要掣肘项,当下如何评估地产走势成为市场核心关切。由于房地产行业链条长,单一指标很难对整个地产中枢进行准确估计,因此我们从“人、房、地、钱”新机制出发,考虑住房人口和地产模式,对地产产业链进行拆分,提供了探究我国地产中枢的“三步法”:第一步以人均GDP为锚,考虑人口和资金因素,通过国际横向比较判断我国当前地产在全球中所处的区间位置。第二步将各国地产危机后企稳阶段作为长期中枢,大致推断我国地产中枢区间。即在长期中枢上,以地产危机作为外生事件冲击,关注日本、韩国、美国和新加坡地产危机后的企稳阶段。第三步将经历深度调整的东北地区作为长期中枢参考,进一步调整前两步所得区间。我们认为:从住宅投资占GDP比重来看,我国住宅投资接近中枢水平,从住宅开发率和房价收入比来看,销售面积仍有下调空间,房价预计很难出现普涨或仍存在一定下调空间。地产增量政策可以有效缓解地产下跌风险,以地产为主要支撑项的旧经济发展模式有望逐步调整,房地产新模式的建立也有助于实现经济的转型。

从住宅投资/GDP看,我国住宅投资接近中枢水平:住宅投资是反映住宅投资规模的指标,具有较高的国际可比性和数据可得性,因此用住宅投资占GDP的比重作为计算地产产业链上游投资端中枢的核心指标。我国住宅投资/GDP在可比国家对标年份中处于中游,可比国家该指标的区间均值为3.5%,以东北地区为参考得到的下限为3.0%,综合来看,我国GDP中住宅投资占比的中枢为3.3%,2024年我国该比值有望达到4%,我国目前住宅投资占GDP的比重较为接近中枢值,并未出现大幅的超调,未来可以通过三大工程弥补与中枢的距离。

从住宅开发率看,销售面积可能仍有下降空间:住宅开发率反映户均住房供给,该数值较高时表明新增住房对居民住房需求起到了较好的支撑作用。例如住宅开发率为4%,代表当总户数为100万的时候,房地产市场上今年新开工4万套住房是合宜的。综合分析,假定我国住宅开发率的中枢为1.5%,销售面积可能仍有下降空间。然而由于各国的自然资源禀赋等存在差异,除了均值考量外,一方面考虑到新加坡和美国当前城镇化率较高,我国当前城镇化率3.1%与日韩较为接近,另一方面考虑到我国当前主力购房人口占比与韩国较为接近,故以韩国的住宅开发率的中枢水平3.4%来衡量,中国的住宅开发率也仅有0.3个百分点的提升空间,难以大幅度提高,甚至还可能向东北地区1.2%的住宅开发率中枢靠近。假定住宅开发率中枢为1.5%,预计商品房需求面积中枢约为7亿平方米,高于中枢4.17亿平方米,这表明人均住房供给过高,即新增住房对居民住房需求起到了“过度”的支撑作用。在较长时间维度下,可以通过地产增量政策的出台压缩地产销售面积的下跌空间,或减缓地产销售面积下滑的速度。

从房价收入比来看,房价预计很难再出现普涨且或仍存在一定下调空间:以东北作为我国房价收入比的前瞻地区,按照可比国家房价收入比的稳态中枢来进行评估。综合分析,假定我国房价收入比的中枢为20,那么我国当前房屋估值处于明显偏高的状态。然而由于各国之间存在文化差异和居民购房行为差异。一方面考虑到新加坡的文化属性与中国类似,另一方面考虑到中国当前大力推进保障房与新加坡模式类似,所以虽然中国合理的房价收入比水平仍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但是即便以新加坡的房价收入比来衡量,中国的房价仍难以再出现普涨,甚至还会有一定的向下调整空间。如果居民收入水平能够不断提高的话,也会减缓这一向下调整速度。地产增量政策可以有效缓解地产下跌风险,以地产为主要支撑项的旧经济发展模式有望逐步调整,房地产新模式的建立和发展也有助于实现经济的转型。

全球市场呈现贸易及投资放缓、逆全球化和产业链重构、经济复苏乏力的整体特征。 通用照明行业需求不足、同质化竞争激烈;汽车行业“电动化和智能化”趋势加速,新能源汽车 发展迅猛,产业链变化剧烈。 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公司围绕“做大民用照明,做强商用照明,做专车载业务”的发 展战略,推进各项运营管理工作,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照明电器产品生产国和出口国,占全球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至 60%, 同时,中国也是全球照明的消费大国,国内照明市场占全球照明市场的 20%以上,和欧洲、北美 为全球最主要的三大照明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