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尿酸微生物龙头华熙生物

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0

公司概况:生物科技企业,美丽健康全产业链布局

公司是全球领先,以玻尿酸微生物发酵生产技术为核心的生物科技企业。公司长期坚守 “科学-技术-产品-品牌”的企业发展要义,凭借微生物酵母法和交联两大技术平台形成 基础技术支撑。

打造目前从以玻尿酸和其他活性物为核心的原料业务,到医疗终端、功 效护肤品的全产业链业务体系。截止 2022Q3 公司营收 43.2 亿元,同比增长 43%,截 止 2021 五年 CAGR 46.5%。

历经近 20 年的长足发展,依托核心科研优势,公司逐渐从玻尿酸上游龙头,成长为生 物科技产业链一体化的高新技术企业。

2000 年,华熙生物成立并开始着手采用微生物 发酵法量产透明质酸,2006 年着手研究透明质酸交联技术研究,为进军下游终端奠定 夯实基础。

2012 年公司首款医美产品获批,产业链实现向下游突破;2014 年公司进军 功效护肤行业,润百颜初代水润次抛上市,标志着公司开始大力延拓功效护肤品行业, 在后续逐渐形成品牌梯队布局。

2021 年 1 月公司推出玻尿酸食品品牌“黑零”进军 功能食品领域,逐步形成目前“四轮驱动”的业务布局。

目前公司四大业务原料、医疗终端、功效护肤、食品矩阵完善。分业务看,原料业务主 要 To B 经销模式,目标客户为下游医药、化妆品、食品行业制造商,核心产品以玻尿 酸为主,此外也提供其他生物活性物的生产。

而医疗终端为医疗器械和药品的上游厂商, 行业涉及医美、骨科、眼科,而功效护肤板块是 To C 的化妆品品牌业务,目前品牌矩 阵形成且梯队逐次分明,是公司收入增长的主要驱动力,而功能性食品是公司 2021 年 新开拓的 To C 食品品牌业务。

原料:合成生物推动从1到N的蜕变

需求:医疗、食品级玻尿酸高景气

透明质酸是存在于人体和动物组织中的一种天然直链多糖,作为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成分, 具有良好的保水性、润滑性、黏弹性、生物降解性及生物相容性等理化性能和生物功能。

在医疗(骨科、眼科、普外科、泌尿外科、胃肠科、耳鼻喉科、口腔科、整形外科、皮 肤科等)、化妆品及功能性食品领域中应用十分广泛。

由于不同领域对于原料的 质量要求不同,售价和产品毛利率区别较大,其中对原料含量和杂质要求较高的医药级 别 HA 售价较高、产品盈利能力较高,而无杂质质量控制的食品级售价低且盈利能力偏 低。

我们预计未来玻尿酸行业在医药级和食品级有望迎来快速增长。

分产品看,医药级 HA 受益于下游终端行业医美人群渗透率快速提升、医疗领域的多元化应用推动下有望迎来 快速增长、化妆品级受益于下游功效护肤行业景气的推动。

玻尿酸成分的消费者认知 教育已经相对成熟,预计上游原料销量保持大个位数增长,而食品级玻尿酸中,由于 2021 年 1 月我国将玻尿酸适用范围扩展至食品领域,市场空间进一步扩大。

根据 Frost Sullivan 机构预测,2021 年全球医药级、化妆品级、食品级销量分别为 29 吨、310 吨、 382 吨,预计未来 5 年 CAGR(2021-2026E)有望分别达到 12%、6.5%、16%。

供给:技术、产能、资质三重优势共振

公司为玻尿酸原料制造龙头企业,产品涉及化妆品、医药、食品级玻尿酸,以及其他生 物活性材料。2021 年原料业务收入为 9.05 亿元,2022H1 4.61 亿元,同比增长 11%, 2016-2021 CAGR 14.6%。

分业务来看,公司 2021 年食品级玻尿酸收入达到 1.08 亿,同比增长37%,而化妆品级和医药级收入分别为3.91亿和2.52亿,同比分别增长16%、 16%。

其他原料业务(指除了玻尿酸外的生物活性材料)2021 年收入达到 1.54 亿 元,同比增长 120%,是公司近年原料业务的主要增长驱动力

竞争格局方面,公司在玻尿酸原料市占率位居第一,其中高附加值的医药级别玻尿酸位 于行业领先地位。

我国凭借玻尿酸的发达产业化制备能力和低成本优势成为全球玻尿酸 原料的主要输出国,根据测算(我国样本企业市场份额加总)2018 年我国玻尿酸份额 达到 73%,2021 年提升 3pct 至 76%。

其中华熙生物市场份额持续提升,全球市场份 额从 2018 年的 36%提升至 44%,公司在医药级别玻尿酸领域更具优势,公司是全 球少有,在中国、欧洲、北美国家获得医药级产品资质的国家。

以下我们将从技术、产能、资质三个维度去拆解公司在玻尿酸原料方面的核心竞争力。 技术:凭借微生物发酵+生物酶切法两大技术优势,奠定产能效率和产品质量。

微生物发酵法:目前行业主要制备生产玻尿酸原料的工艺为微生物发酵法,利用菌株代 谢产生透明质酸的天然特性,通过野生菌种诱变和高通量筛选,实现玻尿酸大规模发酵 生产。

目前公司发酵产率达到 12-14g/L,而行业平均水准为 6-7g/L,发酵产率高于同行业水平。

生物酶切法:分子量是透明质酸的一个重要参数,高分子量的透明质酸(如超过 2,000 kDa)适用于眼科黏弹剂等医疗产品,寡聚透明质酸(分子量低于 10 kDa)具有高吸收 率的特性且易于渗透到真皮层中。

具有促进损伤修复、提供细胞保护等作用,一般商业 化的透明质酸原料产品分子量一般介于 500 kDa 至 2,000 kDa,超过此范围的超高分子 量、低分子量、寡聚透明质酸的生产均较困难。

公司通过酶切法和分离纯化的综合技 术,实现不同分子量的产业化突破,透明质酸原料分子量范围达到从 2k Da 到超大分子 4000k Da,其中公司在大分子量玻尿酸具有较强的领先优势。

公司通过诱变筛选得到了 可生产高分子透明质酸的优质菌株,并采用分段控温发酵和纯化技术,实现了分子量高 达 4,000 kDa 透明质酸的产业化生产。

终端灭菌技术:公司在国内率先采用透明质酸注射液终端灭菌技术,取代同类产品无菌 灌装的方式,实现技术突破。该技术使产品的无菌保证水平由千分之一提高至百万分之 一,显著提高产品安全性。

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彻底解决了该类产品终端湿热灭菌的技 术难题,并被 CFDA 引用为该类产品的标准灭菌方式。

通过工艺控制,主要质量参数核 酸、内毒素等杂质水平分别是欧洲药典国际标准规定值的 1/50 和 1/20,达到国际领先 水平。 高研发费用投放驱动公司位居科技创新的前沿。

2022H1 公司研发费用率为 6.11%,与 同业化工原料企业进行对比,公司研发费用率为 6%较高的水平,研发费用投放额 度要高于同行业水平,也彰显出公司对于科技研发投入的重要决心。

产能:加大资本开支,且产能保持高利用率,规模效应凸显。 近年头部玻尿酸厂商均开启产能扩张,尤其在化妆品级、食品级等门槛较低的行业。

例 如焦点福瑞达 2020 年开启的“年产 520 吨医药级透明质酸钠项目”,一期 260 吨已经 投产,二期正在建设,预计行业整体产能进一步扩张。

公司方面同样加大资本开支,从 2019 年后公司加大资本开支力度,2019 年扩建济南厂区 150 吨玻尿酸,产能达 320 吨,并开始建设天津工厂。

2021 年收购东营佛斯特产能提升至 470 吨,2022 年天津工厂建成后产能达到 770 吨,目前天津工厂无菌医药级透明质酸生产线正建,预计投产后 将完善公司高端 HA 产能。

玻尿酸原料制造的固定成本较高(包括生产土地、设备的折旧及摊销、生产及销售人员费 用、水电费用等),而公司在快速投产阶段仍然能实现较高的产能利用率2021年公司产能利用率维持在80%左右的水平实现单位成本的经济效益优化,在成本端发挥规模 效应优势。

资质:在壁垒最高的医药级玻尿酸生产资质中,华熙生物获得了全球最广泛的认可。 医药级玻尿酸在具备生产、销售资质前,需取得:

其一,首先需获得相应透明质酸原料 药的生产许可证,其对应的生产研发人员、厂房设施与环境、监测机构人员及仪器等需 符合资质。

其二,进行药品注册登记并获取相应的批准文号,需在我国 CDE 平台登记 并进行审评流程,包括药理毒理、临床、药学、统计、临床药理、合规等一系列审批流 程。

我们认为凭借公司在技术及产能上的能力,方能在进入门槛更高的医药级玻尿酸中获得 全球最广泛的认可。

近年来我国医药级玻尿酸批证增多,例如众山生物、日本 Kewpie、安华生物已经获取批证,山东福瑞达目前获取生产资质,但未获取批准文号。

我们认 为公司凭借产能和技术能力在拿证方面具有优势,首先公司产能及相关人员符合透明质 酸生产资质,其次凭借终端灭菌技术公司玻尿酸主要的质量参数核酸、内毒素杂质等水 平较低,分别是欧洲药典国际标准规定值的 1/50 和 1/20。

目前公司在我国、美国、欧 盟、日本、韩国等地均获批文,在全球玻尿酸行业处于领先地位。

展望:合成生物学推动从1到N的蝶变

作为一家具有全产业链布局的生物科技公司,我们认为玻尿酸原料是起点而非终局,全 生物活性材料的布局或将是未来原料业务的重要方向。

公司其他生物活性物大致可分为 功能糖、功能蛋白、氨基酸、核苷酸、多肽及天然活性化合物,2021 年公司其他生物活 性材料收入达到 1.54 亿元,同比增长 120%。

占原料收入比重从 2021 年的 10%提升至 2021 年的 17%,其中 GABA、依克多因、麦角硫因等应用场景潜力和终端市场空间较 大的生物活性物是公司增长较快的原料产品。

一款原料的开发需要技术、制造的硬实力,以及渠道、推广方面的软实力,我们认为经 过多年的玻尿酸领域的深耕,叠加合成生物平台的搭建,使得公司能够实现新原料从 0- 1,1-N 的跃迁:

技术端——合成生物平台。公司近年着手搭建合成生物平台,通过基因编辑技术、代谢 工程技术、酶进化改造技术等先进生物技术手段,能够合成多种生物活性材料。

同时提 升生物活性物的发酵产率,目前合成生物学大体分为医药中间体、化妆品医美、消费健康、大宗化工等领域。

公司合成生物的平台覆盖化妆品医美领域,包括玻尿酸、胶原蛋 白、功能性护肤品原料等,2022H1 公司进行原料及合成生物研发项目达到 104 项,丰 富的项目储备成为公司未来原料业务成功实现从 1 到 N 突破的基础;

制造端——中试转化平台。在完成工艺验证阶段后,产品推入中试阶段,优化生产发酵 过程中所需参数,有望提升产率,为活性物量产提供基础。

目前公司天津工厂竣工后具 有 30 条中试转化生产线,为公司后续多个活性材料的中试转化和产率提升,奠定了坚 实的基础; 市场端——全球销售团队。

在中试成功后,凭借公司原料业务的销售团队在市场进行推 广形成市场转化,目前公司在广州、上海具有办事处,美国、欧洲、日本均有子公司, 销售网络遍布全球,是新原料市场化的有力驱动。

凭借产、学、研一体化的供应能力,2022 年公司后发进军成长赛道重组胶原蛋白领域, 产品矩阵初具雏形。

2022.8.30 华熙生物正式发布其胶原蛋白原料产品,包括其推出的 动物源胶原蛋白、重组人源胶原蛋白、水解胶原蛋白(肽)等不同种类的胶原蛋白产品, 实现胶原蛋白领域的重大突破。

公司建有吨以上医药级胶原蛋白稳定发酵产能,以及已 制备可用于化妆品的公斤级原料(目前正开展量产规划)。

我们认为目前公司凭借微生物发酵和生物酶切法技术壁垒、领先行业的生产效率、广受 全球认可的资质,持续拓宽玻尿酸原料业务护城河,当前原料业务以及成为公司稳定的 现金牛业务。

展望未来,在合成生物学平台赋能下,公司已在其他多种生物活性物,如 多聚寡核苷酸、NMN 和人乳寡糖均已实现突破性进展,有望逐步实现生物活性材料从 1 到 N 的突破。

医疗终端:微交联产品储备丰富成为亮点

医疗终端是公司从原料大厂向终端商业变现,并充分体现公司研发壁垒优势的重要业务。

2021 年公司医疗终端业务营业收入为 7.0 亿元,2018-2021 CAGR 达到 31%,2022H1 营业收入为 3 亿元,同比下滑 5%。或由于上半年局部地区疫情封控,以线下销售为主 的皮肤类收入放缓较多所致。

分结构来看,2022H1 皮肤类收入为公司医疗终端业务的 主要收入贡献,骨科类收入占比达到 23%,是近年公司增长较快的细分业务,3 年 CAGR 达到 28%。

医美终端:微交联水光具备增长潜力

公司医美业务主要包含医美品牌润百颜、润致以及海外子公司 Revitacare。2021 年皮 肤类收入达到 5.04 亿,三年 CAGR 到达 27%,2022H1 公司皮肤类收入为 2.08 亿,同 比下滑 5.36%。

先进的玻尿酸交联技术平台构成公司医美产品的核心技术优势。玻尿酸由于具备可降解 性易在人体内代谢,难以满足生物材料在体内的维持时间,因此需添加交联剂进行结构 性修饰达到填充塑形的效果。

公司于 2006 年开启交联技术的研究,发展出如今的梯度 交联技术和 3D 交联技术。

目前公司具备单相交联、双相交联、微交联透明质酸凝胶的 产品开发能力,单相交联玻尿酸为凝胶型,交联度较高,时效长。

双相交联玻尿酸为颗 粒型,呈(固态+液态)颗粒状状,时效中等,而微交联玻尿酸是一种分子更小的交联玻 尿酸,交联度较低,时效偏低,适合浅层维养性治疗。

产品端来看,国内医美终端业务产品梯队层次分明,在不同交联度、适应症、价格带的 产品管线均有布局,充分适应了医美产品细分化、差异化的趋势。

公司医美终端产品的 核心品牌我们梳理了数款公司在单相、双相(主要为润百颜系列产品)、微交联(润致 娃娃针)产品均有布局。

分适应症来看,目前润百颜月盈等系列适应症集中于鼻唇部, 而润致品牌畅销产品娃娃针适应症主要以额部、眼部为主,产品从真皮浅层至中层,中 层至深层(深层填充剂)均有布局。

其中,公司润致品牌旗下的微交联水产品更具增长潜力,其原因为: 行业层面:水光合法化的大趋势下,三类医疗器械证浅层填充产品受益。

2022 年 3 月 30 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关于调整《医疗器械分类目录》,其中明确用于水 光针注射的注射用透明质酸钠溶液需规定按照 III 类医疗器械监管。

有利拔高行业进入 门槛且肃清中小型不合规产品,目前玻尿酸领域具有合规水光产品批证的产品较少,而 公司产品处于合规席位。

其中,公司产品定位长效水光,该细分赛道的竞争格局更加优 秀。在此基础上公司精准把握水光针产品交联度低、时效短的特性,凭借微交联技术, 提升产品时效程度,能够精准满足对长效水光具有需求的用户。

目前长效水光针赛道的竞争格局较好,目前畅销且合规的产品仅为瑞蓝唯提以及润致水光,乔雅登去年 9 月产 品获批特许药械落地海南乐城先行区,目前仅可在海南进行销售。

功效层面,公司润致娃娃针以及海外收购的丝丽品牌,均具备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润致娃娃针主打微交联、长效水光,卖点清晰。

润致娃娃针是一款国家 NMPA 批准的 III 类医疗器械,是一款由微交联组成的长效水光针,通过美塑疗法和中胚层疗法,注射至 皮下,实现皮肤补水、改善浅表细纹,刺激胶原蛋白的效果,产品时效在 3-6 个月左右, 比非胶原玻尿酸美塑治疗更明显。

丝丽为公司并购的海外医美高端品牌,主打中胚层治疗的功效性水光产品,产品矩阵丰 富。

2017 年,公司全资收购法国 Revitacare,为海外高端医美品牌,旗下 Cytocare 产 品主要为功能素(水光和功效性成分的复配溶液产品)以及功效护肤品丝丽精华液。

其 中动能素产品矩阵完善,推出 516、532、715 三种型号的丝丽动能素,通过 HA 含量浓 度满足不同年龄层段的人群需求。

目前部分丝丽产品已经于海南乐城先行试用,产品力得以获得初步口碑。2022H1 丝丽 子公司营收为 9504 万,同比下滑 19%。

2022 年年初“CYTOCARE 丝丽动能素 516 及 532”作为临床急需医疗器械(三类)通过海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复,可在海南乐 城先行区内首先使用。

公司科技产业园项目一期预计今年 12 月底可实现试投产运 营,该产业园将进一步为法国丝丽产品未来在国内的销售提供本土化生产保障。

展望未来,公司在研医美储备丰富。截止 2022H1,公司在研药械板块有 63 项,两款单 相填充剂即将完成注册申报工作,预计等待取得Ⅲ类医疗器械注册证;

第三类医疗器械 水光产品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胶原蛋白敷料正在工艺验证中,公司多款基于依克多 因原料布局的终端产品研发持续推进中。

医药产品:产品布局丰富,渠道拓展加速

公司医药产品主要以骨科类产品为主,眼科及其他产品为辅,产品矩阵丰富。骨科产品 主要为海力达,其他医疗产品有 PRP(经销)、海视健、美御等。

截至 2022H1 骨科收 入为 6902 万,同比提升 22%,主要受益于八省二区带量采购的落地执行,2022H1 其 他医疗产品为 2276 万,同比下滑 38%,主要受疫情反复影响。

医疗产品方面,公司积极布局医院渠道建设。渠道方面,“海力达”积极参与各省区组 织的集中带量采购,同时积极申请各省挂网销售资格,产品已在全国覆盖超过 5,000 家 医院。

其中三级医院超过 460 家,PRP 产品在国内骨科、运动医学科、整形外科以及 疼痛科等多科室的推广与销售,积极推进 PRP 多领域应用的学术推广,截止 2021 年该 产品已获得 25 个省份挂网销售资格,2021 年新增近百家三级医院的入院销售。

2022 年,公司拓展胶原蛋白业务,有望凭借公司原有销售渠道的网点建设,形成协同 效应。

2022 年 4 月公司收购北京益尔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主要为动物源胶原蛋白), 进军胶原蛋白行业,其胶原蛋白海绵和人工骨产品等入院产品能够结合 PRP 产品在全 国进入的 300 余家销售渠道,与公司渠道形成协同效应。

功效护肤:大厂背书加持,品牌矩阵成型

商业模式:集团化、多品牌矩阵运作

第三个功效护肤业务则是公司业务增长以及终端商业化变现的核心驱动。2021 年公司 功效护肤业务收入达到 33.19 亿元,同比增长 147%,2022H1 公司功效护肤业务收入 达到 21.27 亿元,同比增长 72%,占集团收入比重达到 73%。

凭借公司在玻尿酸原料 端的全球龙头地位,并结合玻尿酸本身也是作为优秀的化妆品原料特性,未来公司合成 生物学平台研发的多种活性生物材料也有望从原料技术端为公司的化妆品业务提供支 撑,我们认为这是公司有别于其他化妆品企业的底层竞争优势。

目前公司拥有四个主力 化妆品品牌,还有大量子品牌有望相继提供增量:2021 年润百颜营收规模达到 12.29 亿 元,同比增长 117%。

夸迪营收规模达到 9.79 亿元,同比增长 150%,米蓓尔规模达 4.2 亿元,同比增长 111%,BM 肌活营收规模达到 4.35 亿元,同比增长 286%。

组织架构:对标欧莱雅看华熙组织架构变革

我们认为,公司的四大自有孵化品牌有序推进、快速发展,美妆集团化的雏形框架已逐 步浮现,而这一点恰恰与多品牌、集团化运作的欧莱雅具有相似之处。

因此后文将借欧 莱雅集团,再看公司实现美妆集团化运作的底层逻辑,我们将从品牌矩阵、组织架构两 方面去观察。

品牌矩阵:涵盖多价格带,兼顾细分人群

首先,欧莱雅多品牌矩阵打造并非来自纯粹的收并购所得来,更多的是对细分人群、 价格带、功效等空白矩阵的补充,形成的品牌金字塔结构。

由于多品牌的组织架构 容易形成组织内部的摩擦损耗,欧莱雅将品牌进行高中低档划分,满足不同的消费 层级需求,并拓展功能和细分需求领域,从而打造自上而下、定位层次分明、覆盖 面广的金字塔型产品架构。

而公司的四大品牌调性、人群定位、价格带、功效均形成了鲜明特征,形成功效护肤领 域的品牌矩阵金子塔结构,在金字塔尖部位的定位于一二线人群、主打抗衰功效和精华 类目的夸迪品牌。

塔身为公司大众线品牌润百颜,主打基础类功效如保湿、屏障调理, 而塔基则为公司的 100-200 元左右价格带的米蓓尔、肌活,但米蓓尔定位于 Z 世代敏感 肌人群,肌活主要以小镇青年的基础皮肤护理为主。

组织架构:强化内部协同,提升研发转化

我们在《化妆品龙头复盘系列之产品篇:品牌集团的产品迭代路径》所提到,无论是任 何品牌均蕴含着欧莱雅集团两项重要能力的加持:

其一通过长期的研发积淀和创新来引 领市场的消费趋势,其二是对消费者需求更为精细化的洞察能力,而两项能力的背后来 自公司组织架构的支撑。

公司着手建立前中后台机制,加强集团层面的协同作战能力,公司对前台、后台推 出配套激励措施,强化了各部门间效能的传导能力。

2017 年公司自香港退市后对组织 架构进了一系列调整,一,建立前中台的组织架构体系,前端事业部为前台,而生产、 研发等部门为中台协助前台事业部工作。

二,前台的四大护肤事业部推出赛马机制,激 励各部门良性循环竞争。

三,中台部门方面,将研发人员成果与前台绩效挂钩,将研发 成果与市场进行相结合,解决了早年研发成果较难达到商业化目的的难题,进一步放大 公司作为生物医药创新企业的研发优势。

2021 年,公司组织架构进一步升级,建设功效护肤业务中台,构建并完善业务中台体 系,分别成立了科技与产品创新部、营销部、品牌部、公关部、创意部、行业研究以及 会员权益运营部等部门,建立数字化部门,加强了集团层面的消费者趋势洞察能力。

成长驱动:品牌势能向上,进入高质量成长阶段

渠道:营销资源倾斜,电商反哺消费洞察。渠道端,公司积极推进的线上化、直营化的渠道策略符合当下消费变化的大趋势。

公司 积极拥抱消费趋势变化的浪潮,推进线上化战略,实现渠道客群覆盖广度的快速提升, 2018 年公司护肤线下渠道占比为 40%,2020 年线上渠道占比约为 76%。

公司近期的经销去化,2018 年功效护肤的经 销占比为 41%,而 2020 年经销占比为 23%,表观来看直营化的推进有助于公司更好的 维护价格管控体系、维护品牌的价值体现。

更深次的意义是,公司通过电商化、直营 化的策略是为了获取终端消费者层面的用户画像、消费偏好等数据信息并打造品牌数据 模型,从深耕电商渠道反哺消费者趋势洞察能力。

而支撑公司线上化、直营化战略则来自——加大集团层面的营销资源倾斜。2019 年起 公司销售费用率持续提升,加大在天猫渠道的营销费用投入。

2020 年公司进一步加深 与 KOL 平台头部主播的合作,增强品牌的商品曝光度形成“品效合一”。

2021 年 在天猫渠道的基础上公司加大在抖音新渠道以及微信小程序等新渠道的投放,目前公司 护肤业务抖音渠道得到快速放量,2022H1 抖音渠道占功效护肤业务收入的 30%,环比 2021 年末提升 13 个百分点。

在持续的营销资源投放推动下,公司多个品牌声量的曝光度得以放大,公司用户基础有 望进一步扩容。

我们认为公司持续在超头、站内站外的营销投放,能够引流部分用户画 像与品牌定位相匹配的客群并实现转化和沉淀。

从 2020 至今,公司各品牌客群数量持 续扩大,验证了公司营销投放策略的有效性,目前公司客群相较于珀莱雅、薇诺娜,乃 至国际大牌的客群数量相对偏低,客群渗透率提升的逻辑仍将演绎。

产品:大单品梯队形成,复购连带有望强化

从单用户购买的角度来看,公司当前以次抛为主打的大单品逐步形成并占领消费者心智, 在此基础上,产品的连带推新顺利进行,有望迎来投放效率的优化阶段。

我们认为目前公司各品牌均打磨出具有消费心智的核心大单品,尤其是次抛原液大单品 深入人心,有望沉淀出高粘性和高复购的品牌核心用户,大单品的盈利能力有望持续优 化。

我们认为,功能宣称突出、独特的剂型优势构成华熙旗下润百颜、夸迪、米蓓尔和 肌活四大品牌形成大单品的核心特点,而目前各品牌的部分畅销产品已经过市场的验证:

夸迪品牌多款强功能性次抛原液,润百颜的屏障调理、水润、CE 次抛,米蓓尔的蓝绷 带面膜以及粉水(爽肤水),以及 BM 肌活的糙米、小蓝棒精华(爽肤水)。

其中,以 夸迪的战痘次抛为例,产品包材使用公司自研无菌灌装技术次抛,产品卖点定位精准, “多链路攻坚痘痘肌生长期”有别于市场上的其他抗油类产品,含有水杨酸、多肽等功 效性成分的多重复配,为公司目前销量(从 2020-11 至 2022-6)销量第一的核心大单 品。

从产品的连带来看,目前润百颜和夸迪大单品已经具备向面膜、面霜等品类的连带销售 效果。

目前润百颜、夸迪的各大次抛精华矩阵已经形成,分别对应控油、舒敏、抗衰、 保湿、抗氧等不同的细分功效,部分产品已经呈现出精华—面霜、面膜的品类连带效 应。

例如润百颜旗下主要产品屏障次抛、HACE 次抛连带出的屏障调理面霜、水和 HACE 面膜、眼膜,其中屏障调理面霜截止 2022 年 11.25 的月销超 1W 瓶数量,体现了核心 精华大单品向下连带的能力。公司销量增长逻辑进一步得到强化;

米蓓尔和肌活, 虽然其核心大单品并不具备精华天然的连带销售属性,但其对细分人群的定位精准,通 过圈定了敏感肌、油性肌肤这两个特定人群之后,品牌标签显著、后续细分人群的推新 也有望进入良性周期。

综合来看,我们认为功效性护肤品业务则是公司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品牌”的重大 突破:

公司倚靠玻尿酸原料大厂研发优势和专业背书,通过组织变革提升研发转化效率, 全面拥抱电商反哺消费者洞察,化妆品集团的两个核心能力逐步锻造成熟。

至目前形成 了四大核心品牌润百颜、夸迪、米蓓尔、BM 肌活,价格带布局完整、兼顾细分人群, 2022 年以来公司四个核心品牌的大单品陆续形成,品牌形象逐渐深入人心。

大单品 多聚焦于次抛原液类目,精华类目是连带销售价值更高的品类,后续无论是存量用户的 复购率提升,还是推新的连带效率加强,我们认为都构成公司护肤品业务盈利能力改善 的重要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