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链微电机龙头微光股份

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1


深耕微电机领域,多元业务协同发展,冷链电机龙头,业务多维拓展

深耕微电机领域 36 年,成就冷链电机行业领导者。公司成立于 1986 年,前身为杭州 微光电子设备厂;1998 年,由校办厂改制为股份合作制,切入微电机、风机领域;

2003 年, 与著名电机厂开始 OEM 生产;2016 年,在深交所主板挂牌上市;2017 年,成立伺服电机 事业部,进军伺服电机领域;2020 年,优化组织结构;2021 年,入股优安时公司,参与磷 酸铁锂项目投资。

不断拓展产品系列,下游应用领域广阔。公司主要产品包括外转子风机、冷柜电机、ECM 电机、伺服电机等四大类型,具有广泛的应用空间。

外转子风机、冷柜电机、ECM 电机主 要应用于制冷、空调、冷柜等 HVAC 领域,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追求的日益提高,产品在通 信、储能、智能制造、现代农业、畜牧业等下游应用领域不断拓展;

伺服电机主要应用于纺 织机械、工业自动化、机器人等领域,受益于智能制造的不断推进,未来市场空间广阔。

公司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公司营收以外转子风机和冷柜风机为主,ECM 电机和伺服电 机业务占比不断增加。2021 年,外转子风机、冷柜风机、ECM 电机和伺服电机业务占比分 别为 44%、34%、14%和 5%。

外转子风机营收稳步增长,毛利率较高。2016-2021 年,外转子风机营收由 2.0 亿 元提升至 4.9 亿元,5 年 CAGR 为 19%;占公司营收比例由 46%下降至 44%。2021 年毛利率为 31.8%,同比下降 3.0 个百分点。

冷柜电机营收平稳增长,占比大幅下降。2016-2021 年,冷柜电机营收由 2.1 亿元 提升至 3.7 亿元,5 年 CAGR 为 12%;占公司营收比例由 47%下降至 34%。

2021 年毛利率为 25.0%,同比下降 2.5 个百分点。近年来,公司传统冷柜电机业务占比 下降主要因公司调整业务结构,不断推出高效智能化产品。

ECM 电机营收增长快,占比攀升至 14%。2016-2021 年,ECM 电机营收由 0.2 亿 元提升至 1.6 亿元,5 年 CAGR 高达 48%;占公司营收比例由 5%提升至 14%。

ECM 电机毛利率最高,2021 年毛利率为 38.9%,同比下降 1.1 个百分点。随着节 能高效产品系列不断丰富,下游需求向好,公司 ECM 电机占比未来有望得到提升。

伺服电机营收高速增长,占比不断提升至 5%。2018-2021 年伺服电机营收由不足 0.1 亿元提升至 0.5 亿元,3 年 CAGR 高达 148%。2021 年毛利率为 21.3%。

目前 公司伺服电机业务订单小、大客户少,尚未形成规模效应,未来随着规模扩大,毛 利率有望得到提升。

业绩高速增长,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公司业绩高速增长。2021 年公司营收为 11.1 亿元,同比增长 39.3%;2018-2021 年 3 年 CAGR 为 20%;2021 年归母净利润为 2.5 亿元,同比增长 31.5%,2018-2021 年 3 年 CAGR 高达 38%。

国内外市场双轮驱动,客户资源优质稳定。公司依托“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推进,不 断拓展海外客户,2021 年出口到“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占整个出口收入比例为 57.6%; 积极开发国内市场,2016-2021 年国内业务占比由 39.9%提升至 51.1%。

公司长期以来 构建了一批优质的客户网络与销售渠道,主要客户包括 FMI、FRIGOGLASS、UGUR、 DANFOSS、VTS、海容冷链澳柯玛银都股份同飞股份汇川技术等国内外知名企业。

综合毛利率较高且相对稳定,净利率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公司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2018 年以来,公司综合毛利率先升后降,基本稳定在 30-33%;2021 年毛利率为 29.3%,同比下 降 2.9 个百分点,主要系原材料价格涨幅大和人民币升值影响;

公司通过优化设计、成本费 用控制、调价等机制,未来毛利率有望得到改善。2018 年以来,公司净利率整体呈现快速 提升趋势,由 2018 年的 15.3%提升至为 2021 年的 22.9%,其中,2021 年同比下降 1.3 个 百分点。

精益管理、降本增效显著,公司期间费用率呈下降趋势。2021年公司期间费用率为 7.9%, 同比减少 1.5 个百分点。

细分来看,2021 年公司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分别为 1.3%、 2.2%、0.4%和 4.0%,同比分别下降 0.4、0.7、0.2 和 0.3 个百分点。

降低原材料库存,削减原材料上涨压力。2021 年期末,公司原材料账面余额为 0.3 亿 元,同比下降 18.8%;2021 年公司原材料周转天数为 11.6 天,相比 2020 年减少了 5.5 天, 公司提升原材料库存周转,有效削减了 2021 年原材料大幅上涨压力。

公司股权结构稳定,管理层行业经验丰富

公司股权结构清晰稳定,管理层行业经验丰富。何平先生是公司的实际控制人,直接持 有公司 39.4%的股份,通过杭州微光投资合伙企业间接持有公司 2.4%的股份,合计持有公 司 41.8%的股份。

何平先生为工商管理硕士,曾任浙江省电子工业学校副校长,现为公司董 事长、杭州市临平区人大代表。

大股东为总经理邵国新,历任浙江省电子工业学校学生科科 员、杭州微光电子设备厂销售经理、公司副董事长和副总经理等职;现为公司副董事长、总 经理。

政策导向+市场需求双重利好,微电机发展持续向好,冷链物流“快车道”高速发展,持续拉动微电机市场需求

“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出台,冷链物流行业景气度有望得到持续提振。《“十四五” 冷链物流发展规划》提出,到 2025 年,完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布局建设 100 个左右 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

顶层规划的出台,预示着在新发展格局下国家将以更大力度推动冷 链物流发展,而行业内的优秀企业亦有望借助我国冷链物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机遇成为具有 全球影响力的行业巨头。

各省市积极出台政策,明确新增冷库等保鲜设施建设规划。目前,浙江、海南、云南、 贵州等地政府纷纷出台十四五期间的冷链物流体系建设规划。

至 2025 年新增冷库容量分别 为 1500m3、1445m3、300m3、300m3。相关各省市频频发布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 施建设补贴相关政策,利好冷链服务网络完善。

冷链物流需求持续增长,国内外市场规模潜力巨大。近年来,大众食品安全意识提升, 冷链物流的价值和地位愈发凸显。

冷链物流已由新兴需求转变为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与刚性 需求,冷链产业体系的现代化进入了“快车道”。

国内冷链市场规模保持高速增长,2021-2025 年 CAGR 达 21.5%。2012-2021 年国内 冷链物流行业的市场规模持续扩大,由 1100 亿元提升至 4117 亿元,CAGR 为 15.8%。;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预测,2025 年我国冷链物流市场规模有望达到 8970 亿元, 2021-2025 年 CAGR 为 21.5%。

全球冷链市场规模持续扩大,2021-2025 年 CAGR 将达 17.6%。据 Statista 预计,全 球冷链市场规模 2025 年将有望达到 4976 亿美元,2021-2025 年 CAGR 将达 11.5%。

其中,相较于北美、西欧等逐渐发展成熟的地区,亚太地区将为未来 5-10 年全球市场 规模持续扩大提供最强劲的驱动力,中国是亚太地区增长最重要的贡献者。

按设备分,冷链电机应用相关的主要设备可分为:冷库、冷柜、冷藏车。冷链由预处理、 预冷、速冷、冷藏、流通、配送与销售、冷链终端等多环节组成。

其中,冷链电机下游应用 相关的制冷设备主要有冷库、冷藏车、冷柜、冰箱等不同设施,由于冷链物流景气度高,相 关产业链整体受益。

国内冷库建设需求持续增强,预计 2022 年我国冷库总量将达 8492 万吨。2016-2021 年国内冷库容量从 4015 万提升至 7498 万吨,5 年 CAGR 达 13%。

国内进口肉类和水产品 存储需求量增长、消费升级推动冷藏和冷冻食品需求不断增长,未来我国有望进一步加大冷 链冷库和建设和升级,带来我国冷库增量上行和存量优化,进而继续促进整个冷链产业的发 展。

我国人均冷库容量仍有较大增长空间。2018 年中国城市居民人均冷库容量为 0.13m 3, 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0.02 个 m 3。

根据中商产业研究数据测算,2018 年-2020 年期间,我国人 均冷库容量由 375 吨/万人上升至 468 吨/万人,预测 2021 年我国人均冷库容量可达 510.1 吨/万人。

等比例换算 2021 年预计人均冷库容量不足 0.18 m 3,仍低于新西兰、美国、英国 等发达国家,未来市场发展空间广阔。

冷链行业高度景气,冷柜市场规模快速上行。2011-2021 年我国冷柜销售额由 83 亿元 增长至 123 亿元,CAGR 为 4.1%。2020 年受国外疫情影响,中国国内疫情总体保持平稳, 工厂恢复生产,冷柜出口出现大幅度上升。

2017-2020 年,中国冷柜出口由 1379 万台提升 至 2184 万台,CAGR 为 16.6%;2017-2020 年中国冷柜进口较稳定,2020 年冷柜进口 590 万台,进出口贸易差优势明显。

目前受全球疫情影响,海外供应链依旧面临挑战,海 外冷柜需求未来仍然存在巨大增长空间。

冷藏车保有量和销量双高增长,“十三五”期间我国冷藏车保有量年均增速达 20%以上。 2015-2020 年我国冷藏车保有量由 9.3 万辆增长至 30.2 万辆,CAGR 为 26%。

2015-2020 年冷藏车年销量由 1.9 万辆增长至 7.2 万辆,CAGR 达 31%;2021 年 1-10 月冷藏车销量为 6.6 万辆,同比增长 9.6%。

目前,国内疫情多次反复持续刺激疫苗、药品冷藏车市场;人民 线上购物消费的提升推动生鲜等冷藏运输需求上行,未来专业化、服务化、品牌化、智能化 的冷藏车在市场中仍然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新风系统+5G 基站建设乘势而上,微电机潜在市场巨大

政策红利频繁出台,新标准推动新风系统普及率提升。2019 年,中国新风系统市场普 及率不足 5%,相比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 95%以上的普及率,我国新风系统市场还有巨大 提升空间。

在行业协会、企业等组织和国家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住宅等建筑的新风系统技术 标准不断出台,推动新风系统行业的良性发展和普及率的提升。

新风系统市场规模持续增长,预计 2025 年市场规模将达 877 亿元。民众对空气质量的 关注和认知逐步提升,中国新风行业产值快速增长。2016-2020 年新风系统市场规模由 72 亿元提升至 236 亿元,CAGR 高达 35%。

新风系统重要性愈发凸显,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 究院的预测,2021-2025 年若按照 30%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到 2025 年新风系统行业市场规 模将达到 877 亿元,未来市场空间巨大。

预计 2025 年 5G通讯基站建设新增规划超 400 万站。2021 年 6 月末,全国移动通信基 站总数达 948 万站。其中,5G 基站总数为 96 万站。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预测,未来我国 5G 基站建设数量将呈现较为平稳的节奏,到 2025 年我国 5G 宏基站和小基站累计建设数量 达到 500 万站,2030 年将达到 1000 万站;5G 投资周期将持续至 2030 年 6G 商用的到来, 总投资有望超过 1.8 万亿元。

受益下游领域需求向好,国内微电机产量和需求量逐年递增,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20 年我国微电机市场规模为 2423 亿元,同比增长 7.07%,2011-2020 年 CAGR 为 17.3%。

2020 年我国微电机产量和需求量分别为 139亿台和 133亿台;2014-2020年,产量 CAGR为 4.8%, 需求量 CAGR 为 4.9%。

政策驱动、技术进步,2012-2019 年中国制造微电机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由 70%提升至 72%

我国是世界微电机的主要生产大国和出口国,产品产量、出口量额呈逐年增长态势。 2020 年我国微电机进口和出口量分别为 3.18 亿台、9.29 亿台。

下游应用领域不断拓展,传统业务市场份额有望继续提升

公司风机生产以轴流风机为主,离心风机为辅,另生产少量贯流风机。风机是一种利用 旋转叶片与气体的相互作用进行压缩与传送气体的机械。

按气体流动的方向,分为离心式风 机、轴流式风机、斜流式风机和横流式风机四大类型。按风机的应用领域分类,又可以分为 暖通空调风机、建筑通风机、工业鼓风机等。

公司目前生产的风机以轴流风机为主,离心风 机为辅,另生产少量贯流风机。公司生产的风机是以微电机为核心部件的基础上装配的。

公司在销售产品时,或根据客 户要求,销售微电机的同时提供风叶配件或者直接组装成风机销售;或直接销售微电机,客 户会只采购微电机作为风机的核心部件,自行购置并装配风叶等配件进一步组装成风机。

公司冷柜电机质量稳定,性能优异,广受客户好评,销量全球第一。公司的主要客户包 括 PANASONIC、FRIGOGLASS、UGUR、海容冷链澳柯玛银都股份等细分行业龙头 企业,合作关系稳定,抗风险能力强。

公司的主要产品冷柜电机、外转子风机是冷链设备的 主要零部件之一,配套冷链设备销售占比 70%以上,公司将长期受益于冷链物流的发展红利。

2013-2021 年公司实现冷柜电机销量由 579.9 万台增长到 1076.1 万台,CAGR 达 8%,其 中,2021 年销售量同比增长 30.3%。

公司外转子风机应用领域广泛,市场需求不断攀升。公司的主要产品外转子风机,是公 司在外转子微电机为核心部件的基础上装配风叶等零部件而成,可作为冷库的配套设备或通 风散热之用。

在工业冷却、楼宇通风、现代农牧业、电力及通讯等行业应用广泛,产品供不 应求。2013-2021 年公司实现外转子风机销量由 100.0 万台增长到 263.1 万台,CAGR 达 12.9%,其中,2021 年同比增长 24.3%。

一体化优势明显,抗风险能力强。公司产品的核心竞争优势在于公司是原料到成品的一 体化微电机生产商,在加快产品开发设计的同时,降本增效成果显著,有助于公司从单个产 品到全业务范围形成产业链竞争优势。

发挥微光股份微电机制造一体化优势,通过一体化形 成合力,能够持续巩固公司龙头地位:制造、组装、测试一体化生产。

一方面能够助力公司 降低制造端各工艺成本,包揽生产各环节利润,从而增强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另 一方面,能够有助于公司快速响应客户差异化需求,为客户提供整体服务的能力,从而持续 助力公司传统外转子风机、冷柜电机业务保持市场竞争力。

成本管控能力强,利于维持高毛利率。公司主要产品微电机、风机等生产所需的主要基 础原材料是漆包线(铜是漆包线的主要原材料)和钢材等,端盖、转子、风叶等生产均需要 用到基础原材料铝。

2021 年公司产品成本构成中原材料占比达 80%,原材料铜、钢材和铝 在 2021 年分别同比大幅上涨了 40.4%、53.8%和 33.2%,直接影响到公司原材料采购成本, 同期公司毛利率同比下降 2.9 个百分点。

2022 年以来,原材料铜、钢材和铝的平均价格比年 初微增 5.8%、2.2%和 3.1%。预计 2022 年原材料相对变化稳定,公司成本管控能力强,将 有望通过一系列措施削减部分原材料上涨对毛利率的影响:

积极调整产品结构,提升 ECM 电机、大型外转子风机等高毛利产品销售占比;借助产业一体化优势,实现微电机生产 制造价值链的全环节效率提升和费用节省以缓解成本上升压力。

公司属于微电机龙头企 业,产品议价能力较高,2021 年对冷柜电机等产品提价,产品价格上涨滞后于原材料上涨, 2022 年产品毛利率有望回升。通过套期保值等对冲原材料成本上涨。

高效节能导向趋势明显,ECM 电机替代方向清晰,电机节能趋势明确,ECM 电机替代方向清晰

推广和使用高效和超高效电机,已成为世界发达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内容

美国在 1997 年就开始强制推行高效电机,美国、加拿大分别在 2011 年和 2012 年强制推行超高效电机, 要求工业电机满足 IE3 能效等级标准,2015 年欧洲要求生产或者进口的电机都要符合超高 效电机 IE3 标准。

国内政策支持,2023 年高效节能电机占比将达到 20%以上,预计每年节能电机渗透率 至少提升 10%。我国《电机能效提升计划(2021-2023 年)》计划提出,到 2023 年我国在 役高效节能电机占比达到 20%。

2018 年我国高效节能电机占比仅为 8%;到 2023 年高效 节能电机年产量达到 1.7 亿千瓦,2020 年中国工业电机的总产量是 3.3 亿千瓦,同比增长 10.2%;

根据《电机能效提升计划 2018》工业电机占总电机 75%,假设按照工业电机 2020-2023 年平均年增速为 10%,且电机中工业电机占比不变。

我们测算,2021 年电机总产量约为 5.9 亿千瓦,节能电机渗透率将达到 30%左右,但目前国内高效节能电机渗透率不 到 10%,这意味着未来两年每年渗透率提升至少 10%。

高效节能电机代替传统电机是大势所趋,未来市场空间巨大

短期看,2022-2023 两年 内为了实现高效节能电机 20%占比目标,下游企业必然需要对耗能设备进行存量电机升级改 造或新购高效节能电机,节能电机存在巨大替换需求。

长远来看,国内高效节能电机占比提 高到 20%后,仍然远低于 2015 年欧美发达国家 40%的占比水平。

在全球的碳达峰、碳中和 以及中国 2060 碳中和目标的环境背景下,未来国内高效节能电机的占比仍然具有巨大的增 长空间。

投入产出效益明显,ECM 电机有望实现量价齐升

电机系统节能减排潜力巨大。电机产品作为工业动力,电机耗电量约占工业用电量的 75% 左右,是主要的耗能产品,也是工业领域节能减排的关键。

2020 年,我国电机保有量约 40 亿千瓦,总耗电量约 4.8 万亿千瓦时,占全社会总用电量的 64%左右,其中工业领域电机总用电量为 3.84 万亿千瓦时,约占工业用电的 75%。

依据我们测算,工业领域电机能效每提 高 1%,可年节约用电量 384 亿千瓦时左右,2020-2021 年三峡年发电量为 1036-1118 亿千 瓦时,能效提升 2.7%-3%即相当一个三峡年发电量。

公司 ECM 电机低发热、低能耗、使用寿命长,能够有效降低工业领域电动机的耗电量。 ECM 电机即 Electronically Commutated Motor,是包含控制系统的永磁无刷电机。

公司为 国内较早布局 ECM 电机研发生产的公司之一,公司生产的 ECM 电机既有交流电机的通电 便利性、寿命长无磨损的特点,又有直流电机的高效率、易于智能控制等特点。

与普通的冷 柜电机相比效率可提高 40%以上。ECM 电机中的 EC 系列,采用永磁电机和电子控制技术, 对比普通的 YWF 外转子电机,工作效率大幅提高,因此 ECM 电机是现有电机的理想替换 标的。

ECM 电机运行成本低,投入产出效益明显。从产品结构上看,ECM 电机产品与 YZF 系列电机外部结构一致,风叶、风圈、网罩等附件均可通用,可实现与 YZF 电机的无差别替换。

我们测算,以全年每天 24 小时满负荷工作计算,单台 ECM 电机与 YZF 系列电机相比 每年可省电 192kWh,可有效帮助用户降低用电量。

若按照国家规定工业用电收费标准谷时 段用电 0.43 元/千瓦时,每年合计节省电费将超过 82 元,若按照平时段用电 0.73 元/千瓦时, 每年合计节省电费将超过 140 元。

2021 年公司 ECM 电机均价在 106 元左右,在电机的全 生命周期中,ECM 电机初始投资成本能够较快实现回收,能够有效帮助客户降本,投入产 出效益明显。

ECM 电机量价齐升,贡献业绩增长主力。公司 ECM 电机 2012-2021 年营收由 0.04 亿 元增长至 1.6 亿元,CAGR 高达 51%;

产品销量由 2012 年 5.3 万台增长至 2021 年 146.4 万台,CAGR 高达 45%,其中,2021 年同比增长 50.1%,实现明显飞跃。

基于公司对 ECM 电机材料优化和结构设计的长期经验累积,ECM 电机具备高效节能、转速稳定、高防护等 级等特点,预计未来节能减排的趋势下,ECM 电机销量仍能高速增长,有望持续贡献业绩 增量。

不断实现关键技术突破,助力公司业绩高速增长。公司坚持自主研发创新,ECM 电机 产品系列不断丰富。2016 年-2021 年公司研发人员由 51 人增加至 95 人,占比由 7.3%上升 到 14.8%。

截止 2021 年末公司拥有有效专利 200 项,其中发明专利 12 项,实用新型专利 129 项,外观专利 59 项;拥有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26 项。

2021 年,公司在研项目“ECM+ 风机优化设计及产业化”已实现批量生产,预计可新增销售收入 3000 万元/年。

伺服电机前景广阔,公司产品高速增长,伺服电机驱动智能制造,应用领域不断拓展

工业自动化行业市场规模呈现增长态势。2016-2020 年,我国工业自动化控制市场规模 呈波动上升趋势。市场规模从 2016年的 1428亿元增至 2020年的 2063亿元,CAGR达 9.6%;

根据中商产业院的预测,至 2022 年,我国工业自动化控制市场规模将达到 2360 亿元。长 期来看,《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显示,到 2025 年,职业缺口或将达到 2985.7 万人, 缺口率接近 50%;

制造业产业升级叠加人口老龄化劳动力减少推动工业自动化不断发展,机 器将持续替代人工。

伺服电机是智能制造核心执行元件,应用领域不断拓展。 2019 年伺服电机产品下游应 用最大的领域是机床(尤其是数控机床),占比达到 20.4%。

其次是电子制造设备、包装机 械、纺织机械、工业机器人等行业,比重分别为 16.5%、12.6%、12.1%、8.7%。

伺服电机全球市场规模约 367亿元,国内市场超 169亿元。随着全球制造业的不断发展, 伺服电机市场规模稳步增长:

全球市场:根据 Grand View Research 的数据,全球伺服电机市场规模从 2016 年的 286 亿元提升至 2020 年的 367 亿元,4 年 CAGR 达 6%,预计 2022 年和 2026 年全球 伺服电机市场规模分别有望达 382 亿元和 490 亿元。

国内市场:2021 年我国工业伺服电机市场规模达 169 亿元,同比增长 13.4%,据前瞻 产业研究院测算,伺服电机销售年均增速将维持在 7.6%左右,预计 2022 年和 2026 年 中国伺服电机市场规模分别有望达 181 亿元和 225 亿元。

国产替代逐步推进,国内企业发展空间大。中国伺服电机市场主要分为日韩系、欧美系、 中国台湾系、中国大陆四个品牌阵营,2020 年市场份额分别为 45%、20%、20%和 15%。

得益于国内产业升级的积极影响,国产伺服电机自主支撑能力不断增强,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2021 年上半年,中国大陆伺服电机占比超 16%。

积极布局高端领域,伺服电机业绩亮眼

对症市场,伺服电机产品性能优越。公司先后开发了涵盖纺织机械等通用市场和工业机 器人、数控机床等高端市场的 WA、WB、WD、WE、WF 五大系列产品。

同时可以根据客 户要求选配各款反馈编码器,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公司瞄准“低碳”号召,采用高性 能永磁材料和分瓣式集中绕组开发了功率覆盖面广阔、高效节能的伺服电机,相关产品通过 1 级能效备案,不断引领高效节能电机的更新迭代。

伺服电机业务高速发展,后续有望维持高增长。2018-2021 年业绩保持高增长态势:2021 年实现营收 0.5 亿元,同比增长 41.3%;

伺服电机产销量同步高增长,2021 年产量和销量 分别为 16.3 万台和 10.7 万台,同比分别增长 95.6%和 34.8%。面对市场需求的高增长,公 司亦积极应对提前备货,2022 年有望维持业绩高增长。

盈利预测关键假设:

假设 1:冷链行业在政策和市场需求的带动下迎来快速发展,加之公司在新风系统等市 场的开拓,公司外转子风机业务订单增加。

2022-2024 年预计外转子风机销量分别为 340、 400、460 万台,均价分别为 190、200、210 元/台,毛利率分别为 33%、34%、34%。

假设 2:目前公司冷柜电机产能利用率较饱和,冷链行业发展促使公司冷柜电机产品销 售量将稳中有增,同时大功率系列产品销售占比提升。

2022-2024 年预计冷柜电机销量分别 为 1120、1200、1300 万台,均价分别为 35、37、38 元/台,毛利率分别为 26%、27%、 27%。

假设 3:根据《电机能效提升计划(2021-2023 年)》,2023 年在役高效节能电机占比达 到 20%以上,将大幅带动 ECM 电机需求增长;

同时冷链行业发展带动公司 ECM 电机替代 传统冷柜电机占比提升,2022-2024 年预计 ECM 电机销量分别为 290、450、630 万台,均 价分别为 101、108、116 元/台,毛利率分别为 36%、38%、40%。

假设 4:伺服电机业务目前规模较小,未来随着公司产能扩大与市场开拓,市占率将逐 步提升,同时规模效应显现叠加新产品不断推出。

2022-2024 年预计伺服电机销量分别为 24、 30、35 万台,均价分别为 455、480、500 元/台,毛利率分别为 21%、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