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萃取法盐湖提锂龙头新化股份

发布于: 修改于: Android转发:0回复:2喜欢:7



脂肪胺、异丙醇龙头企业,香料绑定奇华顿,业绩拐点已现,国内脂肪胺、异丙醇龙头企业,香料深度绑定奇华顿

浙江新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于 1967 年,前身为国营新安江化肥厂,1997 年改制 成立建德市新化化工有限责任公司,2008 年改组成立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股票于 2019 年 在上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公司前身为新安江化肥厂,后来转型生产精细化工品,沿用加氢、加氨的工艺,实现 目前脂肪胺、有机溶剂以及香料的生产。公司的双氧水产能与香料二氢月桂烯醇产能分别 于 1990 年和 1995 年投产。

1997 年改制成为建德市新化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后于 1999、 20021 年异丙胺和乙基胺分别开车成功。2014 年与奇华顿共同投资成立江苏馨瑞香料,公 司持股 51%,奇华顿持股 49%。

2018 年江苏馨瑞香料全面建成投产,2020 年开辟宁夏发 展基地,持续拓展香料业务,预计 2022 年逐步实现业绩贡献。公司主要从事脂肪胺、有机溶剂、香料香精、双氧水及其他精细化工产品的生产经营。

其中脂肪胺系列、有机溶剂系列和合成香料香精系列为公司当前主导产品,生产技术较为 先进,综合实力在国内同行业占据较为重要的地位。公司现有异丙胺生产能力较大,系目 前全球范围内排名前列的脂肪胺产品生产企业之一。

截至 2021 年底,公司脂肪胺产能估计 约 13.5 万吨,其中包括 9 万吨异丙胺和 4.5 万吨乙基胺;有机溶剂产能约 11 万吨,主要 为异丙醇;香料香精约 1.6 万吨。

脂肪胺:脂肪胺包含异丙胺和乙基胺,目前具备 13.5 万吨脂肪胺产能,全国领先。 公司异丙胺和异丙醇可以共同生产,采用丙酮加氢的方法,目前公司具备 9 万吨异丙胺产 能。

乙基胺主要为乙醇加氨加氢,乙基胺以三乙胺为主,占比约 60%。脂肪胺产品下游客 户以农药、医药为主,其中,公司农药客户主要为国际大型农业集团公司,如孟山都、纽 发姆等公司,其面向全球销售,采购一般不存在明显的季节性或周期性。

草甘膦异丙胺盐 和莠去津是前两大应用领域,草甘膦也是乙基胺第一大应用领域。2020 年公司脂肪胺收入 10.7 亿元,同比增长 37%,毛利率约 15%,毛利率同比下滑主要由于丙酮价格的提升。

2021 年上半年丙酮价格先扬后抑,价格波动幅度较大,高点达 9500 元/吨左右,低点在 4800 元/吨左右,因此今年异丙胺价格有波动。

异丙醇:异丙醇除丙酮加氢法外,公司还具备丙烯水合法,目前公司为唯一具备异 丙醇两种生产工艺的企业。丙酮加氢法是国内首创,丙烯水合法是利用中科院大连化物所 的专利技术建设并持续改进提升而成;

两种工艺使公司可以在不同原料之间进行选择具有 成本优势的原料进行产品生产,在市场竞争中可以始终保持成本优势。目前公司具备丙酮 法异丙醇 6 万吨,在浙江建德;

丙烯法异丙醇 5 万吨产线(副产异丙醚)在江苏滨海,异 丙醇 5 万吨。公司有机溶剂 2020 年收入 7.3 亿元,毛利率约 26%,主要由于受 2020 年 疫情催化,海外消毒液多用异丙醇,因此公司异丙醇海外需求旺盛,毛利率提升。

香料:公司海外龙头奇华顿,与其合资成立香料生产企业馨瑞香料,产能为 1.6 万 吨香料。公司主要从事生物源香料(以松节油为原料)和全合成香料(以双环戊二烯、醋 酐等化工产品为原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其中主要包含檀香类、乙酸邻叔丁基环己酯、 牡丹腈等。公司与奇华顿于 2001 年开始业务往来,奇华顿主要向公司采购合成香料产品;

2010 年之后,奇华顿一直为公司香料业务最大的客户,同时公司也逐步成为奇华顿主流香 料供应商之一;2014 年奇华顿与公司合资设立馨瑞香料,实现双赢。

公司香料 2020 年收 入约 3.8 亿元,2021 年前三季度约 3.4 亿元,实现大幅增长。2019 年收入明显下滑主要 由于 3.21 爆炸事故使得馨瑞香料停产超半年的时间。奇华顿为公司香料主要客户,收入占 比达到超 75%。

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已在生物源香料(以松节油为原料)和全合成香料(以双环戊 二烯、醋酐等化工产品为原料)领域具备了一定的生产规模和综合实力。

为了进一步加强 在合成香料领域的竞争优势,公司建设宁夏 74650 吨/年合成香料产品基地建设项目,加大 对合成香料的投入,提高产品品质和增加产品品类,提高公司在香料业务的核心竞争力, 以适应市场需求。

股权结构相对分散,高管多从化肥厂开始任职

公司股权结构相对分散,公司第一大股东为建德市国资公司,持股比例为 17.11%; 第二大股东为董事长胡健,持股比例为 10.48%。公司高管多为公司前身新安江化肥厂的 领导,伴随公司一路成长,业务熟练。

业绩短期受原材料及能耗双控影响,拐点已现

公司 2021 年前三季度收入约 18.8 亿元,同比增长 11.5%,主要得益于公司香料业务 的快速增长。2021Q3 公司收入约 5.49 亿元(YoY-10.7%,QoQ-16.3%)。

主要由于国 内能耗双控,公司江苏工厂三季度部分时间停产,香料生产部分受限,影响收入。2020 年 公司收入 23.2 亿元,2019 年收入明显下滑,主要由于 19 年受江苏响水 3.21 爆炸事故影 响,江苏新化、馨瑞香料停产,使得 19 年业绩受损。

馨瑞香料在 19 年 11 月仅部分投料 复产,20 年 4 月正式逐步恢复生产,20 年 8 月江苏新化正式恢复生产,因此 2020 年收 入恢复增长,同时 2020 年受益于海外疫情催化,异丙醇由于下游部分应用于消毒液溶剂, 因此收入占比明显提升。

从盈利能力来看,2021 年毛利率、净利润率有所下滑,主要由于原材料价格上行以及 异丙醇下游需求缩减。2020 年归母净利润约 2.06 亿元,同比增长 66.4%,主要由于 19 年爆炸事故影响,造成 2633 万元停产损失。

计入管理费用中,使得盈利能力有所下滑, 2020 年该因素逐渐恢复,同时得益于疫情催化,有机溶剂异丙醇海外需求旺盛,促使 2020 年净利润明显提升。

2021 年公司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约 1.1 亿元,同比下滑 29.6%,21Q3 归母净利润约 1267 万元(YoY-60.65%,QoQ-68.7%)。

主要由于 Q3 江苏工厂受能耗双控影响,生产受限,以及三季度煤价上涨,使得公司合成氨价格上行,成本提升,影响 盈利能力。

公司资产负债结构持续优化,在建工程快速增长。公司 ROE 2019、2021 年受盈利能 力下滑影响,2021 年前三季度公司 ROE 约 7.24%。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 2021 年前三季度 为-1009 万元,主要由于异丙醇需求缩减,收入有所下滑,叠加原材料价格上涨,公司采 购成本上涨。

截至 2021 年三季度末,公司资产负债率约 38.81%,2020、2021 年在建工 程快速增长,主要由于合成氨新型煤气化综合利用技术改造项目。

子公司中荷环境废酸、 废碱、有机溶剂资源化综合利用迁建项目,宁夏新化香料产品基地建设的持续推进,宁夏 新化香料产品项目有望在今年 Q3 逐步投产,贡献业绩增量。

异丙胺、异丙醇供需逐步稳定,三乙胺需求迎来新进展,异丙胺供需相对稳定,三乙胺受益于新能源景气度提升

异丙胺供需稳定,价格处于较高位置

异丙胺供需相对稳定。我国异丙胺生产集中在东部,浙江、山东和江苏是主要生产基 地。目前国内主要有两种工业化生产工艺,分别为异丙醇法和丙酮法。

国内生产商采用后 一种工艺为主。目前公司具备 13.5 万吨脂肪胺产能,其中 9 万吨异丙胺,为国内领先,建 业股份约 8.3 万吨脂肪胺产能,其中 1 万吨异丙胺产能。德化化工和昊源化工分别 4 万吨 和 3 万吨异丙胺产能。

需求方面:在国内市场上,异丙胺主要用于草甘膦异丙胺盐、莠去津、灭草松、橡胶、 医药等领域。其中,草甘膦异丙胺盐和莠去津是前两大应用领域。

从海外市场需求看,欧 洲市场基本 85%左右用于生产农药产品,8%异丙胺用于药品生产,6%用于表面活性剂生 产,在西欧应用最多的农药品为莠去津。

日本市场中 60%-65%的异丙胺用于农药、医药的 生产,主要作为杀虫剂、除草剂和杀菌剂的原料。2001 年,我国异丙胺出口数量首次超过 进口数量, 并呈现迅速增长趋势。

2010 年我国异丙胺出口数量达到 4 万吨,截至 2017 年,我国异丙胺的出口数量持续维持在 4 万吨高位,随后出口量略有下滑,维持 3-4 万吨。

三乙胺受益于电解液添加剂需求拉动,价格有望维持高位

乙基胺主要分为一乙胺、二乙胺、三乙胺,上游主要为乙醇。乙基胺主要用于生产农 药、医药、染料、表面活性剂、合成有机中间体、抗氧剂、阻聚剂、橡胶助剂和橡胶硫化 剂、高能燃料、润湿剂及杀菌剂等。

乙基胺上游主要为乙醇,加氨加氢之后,同时产出一 乙胺、二乙胺、三乙胺,其中三乙胺产出占比约 60%。我国乙基胺产品的工业化是从 1994 年吉化公司引进美国生产技术建成吉化江城染料 厂开始的。

之后,建业股份和公司的乙基胺生产装置先后建成投产,逐步改变了国内乙基 胺装置生产能力小、收率低、能耗高且产品质量差的状况,逐渐地取代进口产品,占领了 国内市场。

此后,乙基胺迎来了大规模的发展阶段。目前,国内乙基胺产能相对比较集中, 厂家获得竞争优势就在于成本的控制。

草甘膦是公司乙基胺系列产品的第一大应用领域。草甘膦工业生产主要有两条路线, 甘氨酸法和亚氨基二乙酸(IDAN)法。目前我国主要采用甘氨酸法生产,2021 年甘氨酸 路径生产草甘膦产量占比约 74%。

甘氨酸法以甲醇为反应溶剂,三乙胺主要为催化剂,按 照卓创资讯显示,每生产 1 吨草甘膦需投入三乙胺约 0.05 吨。2021 年甘氨酸路线的草甘 膦产量约 45.8 万吨,对应三乙胺需求约 2.3 万吨。

三乙胺受益于电解液添加剂碳酸亚乙烯酯(VC)需求拉动,价格迎来明显提升。 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种类众多,在电解液中质量占比小、单位价值高,能够定向优化 电解液各类性能。

如电导率、阻燃性能、过充保护、倍率性能等,电解液添加剂在电解液 成本中占比约 25%。电解液添加剂的使用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率提升电池循环寿命与安全 性的方法,少量的添加剂就可起到改善效果。

根据添加剂的作用原理,可将添加剂分为固 体电解质界面膜(SEI 膜)成膜添加剂、阻燃添加剂、高低温添加剂、过充电保护添加剂、 控制电解液中水和 HF(氢氟酸)含量的添加剂等。

碳酸亚乙烯酯(VC)和氟代碳酸乙烯酯(FEC)是目前市场中较为主流的添加剂,两 者合计占电解液添加剂市场的份额接近 60%。

VC 是一种锂离子电池新型有机成膜添加剂 与过充电保护添加剂,具有良好的高低温性能及防气胀功能,可以提高电池的容量和循环 寿命。

VC 作为 SEI 膜成膜添加剂时,在锂离子电池负极表面发生聚合反应,形成一层致密 的 SEI 膜,从而阻止电解液在负极表面发生进一步的还原分解。

FEC 可作为有机溶剂、有 机合成中间体、医药中间体、电子化学品、电解液添加剂使用,其中,锂离子电池电解液 添加剂是主要应用市场FEC 形成 SEI 膜的性能较好,既能形成紧密结构层又不增加阻抗, 提高电解液的低温性能。

电解液中目前用量最大的还是 VC、FEC 和 PS 等常规添加剂,由于各国的电池标准不 同,下游电池需求厂商对应电池性能的要求不同,导致电解液中的添加剂配比也会不同, 未来整个添加剂在电解液的占比也会逐步提升。

得益于庞大的国内市场、快速增长的经济 及人均收入水平,推动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在国内快速增长,中国电解液添加剂将逐步占 领更多的市场份额。

2019 年,中国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产量达到了 1.15 万吨,预计 2026 年将达到 4.90 万吨,2020-2026 年复合增长率达到 27.14%。

碳酸亚乙烯酯(VC)是锂电池电解液中重要的添加剂,能够在锂电池初次充放电中在 负极表面发生反应形成 SEI 膜,有效抑制溶剂分子嵌入和锂电池的气胀现象,提高电池寿 命。

VC 的原材料有环氧乙烷、二氧化碳、氯气和三乙胺,生产 VC 需要碳酸乙烯酯(EC) 氯化生成一氯碳酸乙烯酯(CIEC),三乙胺在其中起到脱氯化氢的作用。

VC 近两年新增产能较多,给予三乙胺需求支撑,价格有望维持高位。随着锂电池的快 速发展,带来对锂电池电解液的高需求,近年来 VC 产能扩张加速。

按照目前各公司的公告 以及隆众资讯信息汇总的情况来看,2022、2023 年会逐步有新增 VC 产能释放出来,给予 对三乙胺的需求支撑。

按照各企业规划,约 6.2 万吨新增 VC 产能在 2022、2023 年逐步 释放,若三乙胺可以完全回收使用,则三乙胺单耗约 0.6 吨,若无法回收单耗约 3 吨左右。

假设取中性情况来看,单耗约 1.8 吨,对应带来 11.2 万吨需求。但从供给端来看,目前三 乙胺主要生产企业为建业股份(5.5 万吨乙基胺)、新化股份(4.5 万吨乙基胺)、山东德 田(8 万吨乙基胺)、山东昆达(3 万吨乙基胺)。

相对三乙胺供给比较紧缺,因此价格有 望维持高位。2021 年三乙胺均价从 1.4 万元/吨上涨至高位 2.6 万元/吨,目前维持 1.85 万 元/吨左右。

异丙醇短期供大于求,需求依托出口拉动

依据百川数据显示,2021 年中国异丙醇产能约 102.5 万吨,其中丙酮加氢法约 71 万 吨,丙烯水合法 31.5 万吨。中国异丙醇产能近年来略有所提升,2020 年受疫情催化,异丙醇出口增加。

主要由于海外消毒液等产品应用异丙醇较多,2020 年异丙醇出口占比约 55.4%。2021 年异丙醇作为消毒剂出口的风光不在,1-6 月份异丙醇出口量同比下滑 60% 以上,叠加国内下游需求恢复不及预期,异丙醇行业供大于求的格局短时较难改观。

异丙醇下游主要作为溶剂用于涂料、农药及制药行业等,消费量占比 70%左右;在化 学中间体领域主要用于生产异丙胺、副产异丙醚等一些酯类;

此外,异丙醇还应用于电子 工业清洗剂、汽车防冻液、消毒剂、洗涤用品及日化产品等。异丙醇具有很强的杀菌能力, 消毒适用范围与乙醇相同。

多用于皮肤以及医疗器械的消毒,因此 2020 年异丙醇受益于疫 情的催化,下游需求旺盛,价格合毛利达到高点。2021 年异丙醇毛利回归至盈亏平衡附近。

香料香精千亿市场规模,下游份额集中海外

香料香精的销售额主要集中在全球前五大公司。上个世纪 80 年代,发达国家香精香料 企业仍处于高度分散状态。

但自 90 年代以来,市场集中度进程明显加快,核心生产企业市 场地位日趋稳固,所占市场份额不断提升,逐步形成了当前的国际行业格局。当前,欧洲、 美国、日本已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香精香料工业中心。

全球重要的香精香料生产企业均来 自上述发达国家和地区,代表企业有瑞士的奇华顿和芬美意、美国的 IFF 和森馨、德国的德 之馨、法国的曼氏和罗伯特,以及日本的高砂和长谷川等。

目前,世界前五大香料香精公司分别为奇华顿、芬美意、IFF、德之馨、曼氏,市场份 额合计超过 60%。全球香精香料市场规模超 1800 亿元,预计未来增速 4%左右。

目前世 界上香料品种约 7000 种,其中合成香料约 6000 多种,天然香料约 500 种,而以各类香 料复配组成的香精种类则多达上万种。

根据 IAL 咨询机构的预测,未来几年香料香精市场仍将稳定增长,其中亚洲、非洲、 中东及北美增长较快:预计 2022 年,亚洲市场规模将增至 158.46 亿美元。

全球香料香精 消费需求最大的地区,约占全球市场份额的 40%以上,非洲和中东的市场规模将增至 19.28 亿美元,中北美市场将增至 78.89 亿美元。

全球香料香精总体需求量与全球经济发 展趋势呈现出高度一致性,即增长重心转向亚非等发展中国家集中地域,这些区域也成为 最具潜力的市场。

市场的需求变化也促进了全球主要香精香料生产企业将产能及研发布局同步由北美、 西欧及日本逐渐转移至南美、北非及东南亚等新兴市场。

随着全球香料香精市场增长重心 转向亚非等发展中国家集中的地区,我国更是吸引了全球主要香料香精公司前来投资建厂 或者建立世界级的研发中心,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香料香精行业的快速发展。

近年来,我国香精香料行业进入了稳定快速发展的时期。我国香料香精行业起始于 20 世纪 30 年代,当时主要在上海有几家配制香精的小商行,但是所使用的香原料全部来自进 口。

自 1980 年以来我国香料香精工业发展较快,在近 40 年的发展历程中,随着中国经济 的发展和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香料香精需求和供给双向增长,香料香精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中国香精香料 化妆品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2005 年至 2020 年,国内 香精香料行业市场销售额持续增长,至 2020 年已达到 459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8.77%。

公司绑定海外龙头奇华顿,为公司的稳定生产与市场销售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同时加 大扩产力度,有效贡献未来业绩增量。

公司 21 年 12 月公告发行可转债,募集不超过 6.5 亿元,建设宁夏新化化工有限公司合成香料产品基地项目(一期),宁夏新化公司 74650 吨/年合成香料产品基地建设项目,有效贡献未来稳步业绩增量。

自主研发萃取法盐湖提锂,打开另一成长空间
萃取法盐湖提锂投资成本低

盐湖按卤水资源赋存的成分分为氯化物、硫酸盐、硫酸镁亚、碳酸盐、氯化钙型等:

氯化物型:沉积盐和卤水都以氯化物形式存在主要阳离子为钾、钠、镁、钙、锂, 阴离子为以氯根为主、少量硫酸根、硼酸根。

典型的代表盐湖为察尔汗盐湖,其卤水主要 是晶间卤水,经过盐田摊晒析出氯化钠后,进入光卤石池进一步蒸发结晶光卤石矿 (NaCl+KCl·MgCl·6H2O),用光卤石矿加工氯化钾,而盐田最后形成以氯化镁为主的老 卤排回盐湖。

硫酸、硫酸镁亚型:沉积盐中除氯化钠外还有大量硫酸盐,卤水中以氯根、硫酸根 并存。典型的代表为罗布泊、东台、西台、大浪滩等盐湖,盐田摊晒得到的钾混盐、软钾 镁矾与氯化钾转化生产硫酸钾。老卤提锂后返回盐田调卤。

碳酸型:沉积盐中除氯化钠外还有大量碳酸盐,卤水中以氯根、碳酸根并存。典型 的代表为西藏的扎布耶、结则茶卡、当雄错盐湖。

盐湖锂工业化开发始于 2006 年,目前形成吸附法、电渗析膜法、煅烧法、萃取法等:

吸附法:吸附法生产工艺是利用对锂有选择性的吸附剂将盐湖卤水中的锂离子吸附, 再将锂离子洗脱下来,实现锂离子与其他粒子分离的目的。

吸附法关键是锂吸附剂,要求 吸附剂可排除卤水中大量共存的碱金属离子的干扰,选择性吸附卤水中的锂离子。该方法 适合高镁低锂卤水、锂含量相对比较低的卤水(锂含量在 300mg/L 以下)。

吸附法生产效 率高,吸附容量为 1-10 公斤/吨吸附剂(卤水中锂含量越高吸附容量越大),收率可以达 到 90%以上。

目前采用吸附法生产的企业有蓝科锂业、藏格锂业,生产吸附剂的企业有蓝 晓科技、蓝科锂业、贤丰科技。吸附法洗脱的合格液含锂为小于 0.4g/L,镁含量小于 2g/L、 硼 100g/L。

通常再用纳滤膜去除钙、镁、硼,再浓缩到锂 20-30g/L 进入碳酸锂沉淀反应。 目前开发的吸附剂可应用于氯化物、硫酸型卤水提锂,但在碳酸盐型卤水中失效。

电渗析膜法:电渗析膜法将含镁锂盐湖卤水或盐田日晒浓缩老卤(Mg/Li 质量比 1∶ 1~300∶1)通过一级或多级电渗析器,利用一价阳离子选择性离子交换膜和一价阴离子选 择性离子交换膜进行循环(连续式、连续部分循环式或批量循环式)工艺浓缩锂。

该方法 适用于相对高镁高锂的卤水中解决锂与镁和其它离子的分离,碳酸锂沉淀产生的母液可循 环利用。该法中锂的单次提取率达 80%以上,镁的脱除率≥95%,硼的脱除率≥99%,硫 酸根离子的脱除率≥99%。

解决了高镁锂比盐湖卤水中锂与镁和其它离子的分离,实现了盐 湖锂、硼、钾等资源的综合利用。该工艺特点是设置简单,操作方便,不污染环境,但分 离效率不高,滤膜使用周期较短;

同时受制于膜分离组件的处理能力,限制了生产规模。 但该方法的基本要求是卤水中锂(Li+)含量要达到 2 克/升以上,否则电耗大幅度增加, 成本十分高。

新型萃取法:采用对锂离子高度选择性的萃取剂,从含多种盐的水溶液中捕捉锂离 子,并将锂离子反萃到无其他金属离子的水溶液或者酸溶液中,得到高浓度锂离子水溶液。

可以根据不同特性的含锂水溶液定制针对该特性的不同官能团的萃取剂,达到高效提锂的 目的。新型提锂萃取剂对阳离子及硼酸根的结合能力依次为 H+>Li+>Na+>K+;

工艺为中性、碱性条件下对锂离子进行萃取,无需对萃取剂进行皂化;反萃液锂离子浓度可以达 到 35g/L 以上,最佳为 25g/L;锂萃取的效率 95%以上,反萃取 95%以上;

该工艺具有 能耗低、生产成本低、初期设备投资少、可做到环保生产等优点,并且具有处理速度快、 产量大、萃取剂稳定、水溶性极小、损耗小;

在强酸、强碱性条件下水解性极小,水溶性 10ppm 以内,乳化小,萃取剂无毒、无味、环保,使用温度范围宽(0~120℃);可以用 纯水反萃取,萃取和反萃取油水分层快。

公司自主研发萃取法盐湖提理目前与藏格合作

公司自主研发并开发了新型锂萃取剂和提锂技术。主要步骤:提供含锂溶液,所需 含锂溶液 PH 为中性或碱性;将含锂溶液与萃取液混合进行萃取,得到负载萃取液;

负载萃取液与反萃液混合,进行反萃,得到碳酸氢锂的反萃余液,其中反萃余液 PH 为 7-11;4)反萃余液加热、分离得到碳酸锂。

通过开发出对 Li+高度选择性的萃取剂,从含多种阴、阳离子的溶液中精准捕捉 Li+, 并将 Li+和 H+ 通过离子交换,反萃到无其他金属离子的酸性溶液中,最终得到高浓度富 锂溶液。

富锂溶液通过结晶、离心、水洗、烘干、粉碎等过程,最终得到碳酸锂产品。同 时可根据不同特性的含锂水溶液,定制含不同有效官能团的萃取剂,达到高效提锂的目的。

本新型萃取法特别适合碳酸盐型盐湖和成锂母液,适用所有 Li+溶度的提取,可应用于各种 锂资源加工处理领域对锂的回收再利用,有效提高锂资源的利用率。

新型萃取剂绿色环保、安全可控,萃取剂化学性质稳定、无乳化等现象,萃余液排放 达到国家一级排放 A 类标准。在环境中不会累积,28 天自然降解 98%,对生态环境影响 很小。

公司的萃取法可有效缓解和避免设备的酸性腐蚀,安全性高,且该方法获得的碳酸锂纯度高成本低,可适用于各种锂资源加工处理领域对锂的回收再利用,有效提高锂资源 的利用率。

公司萃取法提取效率高、成本低。公司萃取法锂萃取率高于 95%,杂质去除率高,可 有效去除钠、钾、硼、硫酸根等杂质,去除率 95%以上,产品碳酸锂达到电池级。

耐候性 强,可在-10℃-40℃生产运行,在高海拔地区(如西藏扎布耶、结则茶卡、当雄措)运行, 每年生产期至少可多运行 1 个月;生产全程自动化,操作员工与青海现有运行装置比可减 少 40%;投资省、建设周期短,一年可建成。

目前该技术已应用于格尔木藏格锂业成锂母 液回收锂的项目上,回收率 95%,生产可无人值守,每年至少可回收 1000 吨电池级碳酸 锂,安全环保可控,极大提高其经济效益。

盈利预测关键假设

产能假设:公司脂肪胺、有机溶剂暂无扩产规划,2021-2023 年产能分别稳定为 13.5 万吨、11 万吨。香原料方面,公司与奇华顿合资公司拥有 1.6 万吨产能,公司规划宁夏项 目 74650 吨香原料,预计 2022 年下半年投产 1.7 万吨。

价格假设:假设异丙胺价格较为稳定,三乙胺价格受益于 VC 产能的快速投放,价格有 望维持高位,预计 2021 年公司三乙胺均价约 2 万元/吨,2022、2023 年价格分别为 1.9、 1.7 万元/吨;

公司异丙醇目前多为丙烯水合法,主要由于目前丙烯法相较丙酮法成本较低, 依据百川数据显示,丙烯 2021 年均价增长约 17%。

假设公司异丙醇价格同比增长 10%至 0.98 万元/吨;香料 2021 年价格假设持稳约 3.04 万元/吨,2022 年随着新产能的释放, 2022、2023 年均价为 3.5 万元/吨。

预计公司 2021-2023 年总收入约 24.1、26.9、35.9 亿元,同比增长 3.6%、12.0%、 33.1%,毛利率分别为 16.8%、22.6%、23.8%。归母净利润 2021-2023 年约 1.64、2.92、 4.28 亿元,同比变动-20.2%、+77.8%、+47.0%。


全部讨论

2022-02-09 23:32

找不到新化化工, 是新化股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