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预期差”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4回复:4喜欢:7

一、交易

本文指的交易,不是指广义的Deal,而是狭义的Trading。

那Deal是什么?Deal就是,我没钱,但企业需要发展,找人借钱,不管发债还是贷款还是IPO,你恰好有钱,觉得投我还不错,双方各取所需互利共赢,这叫deal。又好像,我有瓜,但想吃肉;你有肉,但想吃瓜。我拿我的瓜换你的肉,这叫deal。

那什么是Trading?Trading就是,买卖双方,互道一声傻逼。今天你割我2毛钱,明天我割回来!没错,来互相伤害啊(韭菜: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交易不是赌大小,交易是分歧。有分歧才有交易;交易是一致,一致才会有合力,加入合力才能胜利。成功的交易,本质就是在分歧中看到一致,在一致中,不忘分歧。

二、了解预期和逻辑

分歧是什么?分歧就是观点不同,观点为什么会不同?归根到底还是信息不对称。信息为什么会不对称?

一个是市场的透明度的问题,一些人掌握了别人所不掌握的信息,例如一些分析师蹲在工厂门口,看着一车车水泥运进运出,吭哧吭哧的开往各个方向,觉得生意特别火爆,赶快回去疯狂做多山水水泥。但其实我家二舅爷就是开那运货车的,我知道其实这些都是他家老板请人装的样子,债务都要到期了不装做红火的样子都没法借新还旧了。

再一个,是投资者认知的问题。现在是信息社会,信息量跟以往完全不能比,信息爆炸。每天如何从纷纷扰扰的碎片中,找到重要的线索。Available的信息这么多,每个人具体的掌握程度不一样,想法也不一样,这很正常。远的先不说,新股上市第一天,涨幅44%的那个时候,没人卖的话那筹码怎么能被买呢?

说完分歧再说说一致和合力。一致就是少数服从多数,合力就是表现的形式和结果。虽然每天都有人卖,可新股上市的前几天那可是每天都拉板,说到底还是大家都心知肚明,愿意卖的少,想要买的多。多头战胜了空头,这便是合力。股灾的时候,大家都想跑,生怕跑得慢了被人踩在脚下,这也是合力。

三、预期差

交易其实就是要赚所谓的“预期差”的钱,什么“人弃我取”,“贪婪恐惧”说的其实都是这个。

交易的长路漫漫,每个人都应当对市场存在敬畏之心。初入市场,那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然而市场是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要赚预期差的钱,首先得明白预期到底是什么。

假设市场是有效的,那么公开或者未公开的信息都已经反应在价格里,先得搞清楚主力到底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这么做。举个例子,大家都知道现在新股一上市肯定会先拉好多个板,具体是十个还是八个先不管他,反正一上来就破发的,不多吧。要我,我才不第一天卖呢,我相信大多数人也都这么想的。这就是简单粗暴的逻辑,糙,但有效,这就是我的预期,也是市场的预期,在这个预期被打破前,可以一直这么玩下去。

因此想要转预期差的钱,首先还是要通过研究和学习,了解市场主流的观点、逻辑和想法。

了解了市场的主流观点逻辑和想法以后,便需要自己更加的深挖、跟踪和逆向思维。有差异,才能有超额收益。说白了,主流的预期并不准确,又或者某块儿金矿还未被大家留意到被你发现了,你提前埋伏下注,当市场预期开始修正/追涨,便是在给你抬轿。

四、几种预期差的来源

一是时间差。投资者掌握信息的时间有先后,从掌握信息到理解信息再到做出决策到真正成交存在时间差和滞后。对于一些事件我大A股反应很慢。举个例子,4月7号周五。9:10分左右COMEX黄金便开始直线拉升,华尔街见闻是早上9:29发布美国发射战斧导弹轰炸叙利亚,黄金石油直线拉升。那我大A股是什么时候反应的呢?西部黄金9:40才刚开始启动。还有一些事儿我大A股反应又很快,比如某公司尾盘直线拉升,结果收盘后出了个重大利好,诸如此类大家都懂的,见惯不惯了。

二是程度预期差异。投资者对于同一则的新闻,同样的数据看法不一样,很正常。比如16年开年熔断前几天,12月底有一天A股大跌。盘中大家到处找利空,发现直接诱因是B股暴跌。当时我就没做减仓应对(现在看来当然是操作是有问题的)。为啥呀,我了解到当时B股已经涨了很久,涨幅很大了,这时候回调跟A股有啥关系?所以我觉得这件事儿对A股不造成实质的利空。所以是我的预期和主流预期出现了较大的偏差,那天我的股票本来是涨了的,后来被大盘给带下来了,后来就再也回不去了[哭泣]。我觉得没事儿的别人觉得有事儿这就是程度预期的差异。

三是变量差异。资产的价格总是会被多种因素所共同影响,而不同时间影响价格的逻辑主线有可能不一样,因此从纷扰的因素中,抓住主要矛盾十分考验投资者的功力火候。举例说明,2016年的前两个季度,是债券的大牛市。类似于2015年上半年的股市“改革牛,资金牛,杠杆牛”,市场充满了“沪指一万点,国家需要牛市”的声音。当时的债券多头也是充满了信仰,相信“中性”的货币政策=“宽松”,经济基本面总归好不起来。那时的情形,可谓韭菜发起疯来,老司机们都怕,新韭菜太多,老司机们都不够用了。然而,央妈对于市场的把控的确是在逐渐增强,货币政策在16年下半年已然开始悄悄发生变化,这点实际上从央行从9月首次锁短放长和更早些发布的关注存间回购利率(DR)便可以略窥一二。然而当妈的一片苦心,当时大多数人并不(愿意)相信。后来发生的大幅波动,是不是也警醒大家,要稍微早一点将交易的逻辑从“信仰”,回归客观现实呢?

当然,以上三者基本上都是同时发生的。可能一件事儿或者一笔交易,根本不知道,知道了想不到,和知道了想到了但无所谓,落实到了交易上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区别。

有预期VS无预期

当然,有些新闻或者事件原本就是不可控的。例如雄安这事儿,绝大多数人事前是一点儿都不知道,那么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上,本不存在预期就不存在预期差了。但是,个股开板之后如何分化,行情博弈如何演绎这学问就大了,许多大牛早就有了自己的预案和交易策略,这便又回到了预期的差异上来,为什么别人吃完了是你留下买单?又为什么你的筹码掉到了人家的碗里?

最后,预期差并不是指非要和市场作对(没法作对啊,市场永远都是对的),而是指要心存批判的眼光,有自己的判断,寻找可能的超额收益。行情始于分歧,终于一致。当市场预期不一致的时候,寻找更准确或者力量更大的那一方,而当市场预期一致的时候,多想想为什么10个人里为什么永远只有1个人能赚钱。

注:本文但受前辈的观点启发,在此不一一谢过,也欢迎各位拍砖补充。
@心似白云常自在
@唐史主任司马迁 @投星资产 @我是表好胚 @爱尔兰画眉 @飘仙的个人日记
@今日话题

全部讨论

2017-04-09 07:55

一颗新星冉冉升起我刚打赏了这个帖子 ¥1.66,也推荐给你。

2018-01-07 01:02

分享一下预期差

2017-04-09 04:03

2017-04-09 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