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不行,只好回中国?起底供应链风暴中的富士康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富士康带着10亿回来了。

去了印度,富士康过得并不好。

这一失败,不仅令富士康不得不重新审视其全球战略,还无奈地让“富士康是在赏中国饭吃”的豪言变得尴尬。

富士康选择印度作为全球扩张的新战场,初衷是响应客户苹果的多元化供应链策略。印度市场巨大的潜力、较低的劳动力成本和政府的积极外资政策,都是富士康看中的重要因素。然而,现实却远比预期复杂。

电力供应不稳定是首要问题。印度的基础设施尚未完全适应高强度的工业生产需求,频繁的电力中断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率和成本控制。2023年,面对不断的电力短缺,印度政府甚至要求富士康减少30%的电力使用,这对要求连续生产线运作的富士康来说无疑是个巨大打击。

劳动力技能不匹配也是一大难题。虽然劳动力成本低廉,但印度工人的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与富士康的标准存在较大差距。良品率仅有50%,意味着每生产两件产品就有一件需要返工或报废,这样的质量控制标准远远无法满足苹果等高端客户的需求。

苹果不只找了富士康的最大竞争对手立讯精密,还找了比亚迪

过于依赖苹果的富士康,这下慌了,它担心更多的订单被精密立讯比亚迪抢走。

面对在印度的重重困难,富士康不得不重新审视其在中国的战略价值。中国不仅拥有完善的供应链体系、成熟的工业技术,还有稳定的社会和政治环境,为高效生产提供了保障。此外,中国庞大的市场也为富士康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为了应对新变局,富士康正在给自己找出路。正如,它觉得自己不能让自己的手机代工业务过于依赖中国内地,它现在也发现自己不能将所有的赌注都放在苹果的手机业务上。

造车是富士康的新方向。而对于这个新业务,最佳的落脚点依然是中国。

2023年,富士康在郑州的再次投资,标志着其对中国市场的重新重视。10亿美元的投资不仅用于新事业部大楼的建设,更是富士康在全球战略中重新定位的明确信号。富士康的这一决策,实际上是对“赏中国饭”的一种自我否定,承认了中国市场的不可或缺。

富士康创始人郭台铭曾经的豪言,如今看来充满了讽刺意味。富士康在印度的不顺,使得这一言论成为了外界批评的焦点。在全球经济波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大背景下,富士康的全球化策略需要更为灵活和审慎。

郭台铭的话反映了一种过去对中国市场轻视,而现实却让富士康不得不重新依靠中国的制造优势来保持其在全球电子制造业的领导地位。这种从轻视到依赖的转变,是对全球经济复杂性的一种直观反映。

富士康的故事是全球供应链重构趋势的一个缩影。面对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企业需要评估各种风险,包括政治风险、经济波动和市场需求变化。富士康的回归不仅是对印度策略的一次调整,更是在全球范围内对其供应链策略进行优化的一部分。

随着国际形势的不断变化,富士康和其他全球制造商都可能需要在不同国家间灵活调整其生产基地。这种灵活性和应变能力将是未来企业竞争力的关键。

富士康的经历教给所有全球化企业一个重要的教训: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任何一个市场的忽视都可能转化为企业发展的绊脚石。从“赏中国饭吃”到厚着脸皮再次投资中国,富士康的转变是对全球经济现实的应对,也是对自身战略的不断修正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