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化与踩踏”:国货品牌的命运之战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2021年,鸿星尔克发布了一条公告,声称大家的“野性消费”把系统搞“懵”了,发货能力都跟不上购买速度,恳请大家申请退款。这一幕让人想起了那个曾经的“淘宝一姐”——薇娅。

而在郑州水灾期间,鸿星尔克的直播间异常火爆,数据表现甚至盖过了当时的薇娅。这让董事长吴荣照懵逼了,骑着共享单车赶到直播间,叮嘱大家要冷静、别乱买。

几天后,有人质疑鸿星尔克“诈捐”,幸亏壹基金和郑州慈善总会出来作证。但吴荣照说了一句警戒后来者的话:“请不要神化鸿星尔克。”

然而,三个月后,鸿星尔克的销量断崖式下跌,新闻传得铺天盖地。虽然“盛极必衰”是常识,但大众还是对此感到惊讶,舆论对鸿星尔克的反噬也是毫不留情。

时光飞逝,来到2024年,娃哈哈再次成为焦点。在爆火了半个月后,“娃哈哈官方旗舰店日销售额较高峰期下降90%”的新闻传出。

所以,看到这个消息,我并没有意外,还不禁长叹一口气:

娃哈哈,恭喜你总算度过了危险期。

不过这事儿我要替娃哈哈解释一下,直播间销量下滑的主要原因其实是店内多款产品售罄,3月14日,娃哈哈抖音官方旗舰店宣布停播,专注发货问题。

但可以肯定的是,接下来娃哈哈直播间销量下滑也会是个既定事实。

因为靠情绪价值撑起来的生意从来都不会长久。

所以,也请不要神化娃哈哈,更不要踩踏娃哈哈。

娃哈哈现在被踩踏也许是好事,因为最完美的生意往往是闷声发财,不是在舆论堆里捞快钱。

娃哈哈的“好”为什么现在才被发现?这个问题值得思考。

品牌的价值被谈论、被传播。而这次娃哈哈的“好”被广泛传播,是因为制造了“冲突性”。钟睒睒成为了被选中的“假想敌”,她的一举一动都成了赞美娃哈哈的勋章。

然而,这场闹剧也是非理性事件的“意外”结果。品牌塑造的决定权越来越不掌握在企业手中,而在大众手里。

从鸿星尔克到娃哈哈,这些国货品牌的崛起离不开公众的关注和讨论。舆论的力量不容小觑,它可以成就品牌,也能毁掉它。

鸿星尔克曾一度被神化,然而“盛极必衰”的规律再次显现。情绪和商业的交织,让我们不禁思考:我们是否应该更理性地看待国货的崛起和跌宕?

娃哈哈的“好”被发现,也许是时机成熟,也许是公众情绪的引导。但请不要忘记,国货的成功需要更多的理性思考和持久耕耘。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品牌塑造的决定权已不再完全掌握在企业手中。大众的讨论和情感,成为了品牌的推手和拖累。

国货崛起的启示是,我们需要更加关注品牌的内涵、产品质量和长远发展,而不是被短期情绪所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