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背景也难救?华南城债务危机深度解析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1喜欢:0

在中国房地产行业的巨浪中,深圳的华南城无疑是一个引人注目的案例。作为一家以商贸物流为主业,却在房地产市场留下深刻足迹的企业,华南城的债务危机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这不仅是因为它背后有国资大股东的加持,更因为它的困境似乎揭示了更深层次的行业痛点。

华南城控股有限公司在首次美元债券违约后,债券价格暴跌创下历史之最,反映出市场对监管层拯救陷入困境的房地产行业的支持力度信心不足。

根据彭博社编制的价格,这家总部位于深圳的公司 12 月到期的美元债券下跌17美分至25美分,创下有史以来最大单日跌幅。另外四张美元债券(其中三张将于今年到期)均下跌超过10美分。

除了债券价格暴跌,股票价格也在劫难逃。随着农历新年假期后恢复交易,华南城公司于香港交易所从周五的 0.212 港元跌至 0.134 港元,收盘价将创下 2009 年 9 月上市以来的最低水平。暴跌使该股过去 12 个月的跌幅扩大至约 76%,市值也较 2014 年 3 月创下的历史高点 4.35 港元蒸发了 483 亿港元(合 61.7 亿美元)。

事实上,华南城的债务问题早有端倪。2023年12月18日,华南城发布公告,直言不讳地表达了公司面临的资金流动和现金流紧张问题。公告中提到,除了未能按时支付的一笔美元债利息外,华南城还面临着近5亿元的对多家境内金融机构的贷款压力,以及未来一年内高达11.99亿美元的美元债兑付任务。

2021年底,深圳市属国资企业特区建发集团成为华南城的单一最大股东,这一举措一度被视为华南城的“救命稻草”。特区建发的加入,不仅在资金上为华南城带来了暂时的缓解,还在融资端带来了积极的变化。然而,即便有国资背景的加持,华南城依旧未能摆脱债务的困境。

华南城的困境并非孤立事件,而是整个房地产行业运营环境恶化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随着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加码,加上市场需求的萎缩,多家房企面临流动性危机。华南城的问题在于,其主要收入来源于物业销售,尤其是住宅销售,这使得它对房地产市场的波动尤为敏感。

面对债务危机,华南城并未坐以待毙。从公告中可以看出,华南城积极与债权人沟通,寻求延期支付债务。此外,公司还通过减少非核心业务的投资,优化资产结构等方式,试图改善财务状况。然而,由于房地产市场的整体低迷,加上债务规模巨大,这些自救措施的成效仍然面临巨大挑战。

对于华南城而言,未来的道路充满了不确定性。一方面,如果房地产市场能够迎来回暖,或许能为华南城带来一线生机。另一方面,如何与债权人达成更为有利的协议,延缓债务压力,也将是华南城需要面对的紧迫任务。

华南城的债务危机是中国房地产市场多重矛盾和问题的集中体现。作为观察者,我们不仅要关注华南城个案的发展,更应该从中洞察到整个行业的趋势与挑战。只有深入理解这些问题的本质,才能对未来的市场变化做出更为准确的预判。

全部讨论

02-23 07:10

一部分美债持有者贪得无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