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its的初印象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8回复:38喜欢:68

早阵子说涉REITs纳入沪深港通的安排,於是看了下。我发现能找到Reits的资讯很少,也很少人讨论。先自己记录一下了解到的事。(不一定对,也不是从精准会计角度出发,拿个感觉)

Reits有二种,这次只针对前者作讨论,而且资产在香港。

—以租金(或运营外包服务)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基础设施,如仓储物流丶产业 园丶数据中心丶保障性租赁住房等;

—以收费为主要收入 来源的基础设施,如高速公路丶清洁能源丶水电气热市 政工程等

Reits很特别的地方跟上市公司(股票)不一样的,就是Reits最少90%的收益需作分红回给持有人。其次是Reits的分红不以净利润作依据,而是根据可分派收入。为了更深入了解区别,我自己针对年报的盈利报表研究了下。

左面是年报的数据,我再根据各明细再分拆,对应右面消除项目,结果15)的可分派收入大概相同的,小小差异源於管理人费用在营利表及其他回补的数据有小小出入,但大体相若。

公式:年内(亏损)/溢利 加回 :管理人费用,投资物业之公平值变动,衍生金融工具之公平值变动,非现金融资成本,递延税项=可分派收入

而利润表报上的管理人费用,投资物业之公平值变动,衍生金融工具之公平值变动,非现金融资成本,递延税项均可以与利润後回补的那些数据对冲,因为是同等的,主要体现在涉不涉现金的流出。

*上面为年报显示的数据

所以其实可以忽略管理人费用,投资物业之公平值变动,衍生金融工具之公平值变动,非现金融资成本,递延税项的变化,因为这些都不影响到收分派收入,就是分红的金额。得出简化版如下:

————————————————————

Reits,

许多人提到最重要就是收入要稳,出租类别那当然是收入跟出租率。单看租金加停车埸收入是有所下降。但是连同相关收入(管理费加冷气费) *年报里显示,其实看综合收入还是可以的

不过再细看一下相关数据,我发现其实整个物业收入净额其实是相当稳的,一年大概3.3亿多(收入—支出),2011年及2019年我是拿来作极端情况看看。

那第二个问题就是利息的变化影响了,这个确实是一项主因影响可分派收入的元素。排除利率掉期,从定期借贷利息看,近年加息是有点影响。但是我发现最终可分派收入其实没太大变化,近年平均派2亿的水平。考虑到目前利息应该顶天了,未来应该会下降回来吧。

我再看了看当时11年及09年的股价水平参考,当时分别1.77块及1.45块,但当是的收益才2亿,目前在3.3亿,考虑到可分派收入也比当时多出45%(当时大概0.12及0.109),相当於当时的股息率6.79%及7.59%。

*數據很多,有可能不全對,只作參考參考~

发现香港这些本地资产(收租)估值有点惨。如果目前情况看接近10%股息率,作为Reits类别,负债率也很低,主业也很稳定,派息按可分派收入,排除了很多不影响现金流的因素,最低分派率也有规定,确实有些意思。

就是流动性有些低。

话说这麽看,是不是十年就能收回所有本金了。之後就是永远地成为包租人了?

$泓富产业信托(00808)$ $阳光房地产基金(00435)$ $置富产业信托(00778)$

精彩讨论

卡爾妹05-24 08:55

营收貌似比想像中稳,如果整个市场看可能是下降,但地区跟地区之间的差异可以很大,有些比较好有些比较差,得一个个看。我拿上面都会大厦作个例子吧。我翻了下,比如上文中的都会大厦,最新4月报价租金尺价26-29块/尺,看回23年的成交租金价27块/尺(土地注册处成交价很准的),意味今年租金是持平的。再看看年报里写都会大厦租位109个,总出租面积27万尺,折合2.5万平方米,再查了查目前出租盘约8个共1.3万尺,折合1200平方米,相当于4.8%空置率,与去年底持平,并没有下降的

流一尘05-23 23:31

正想看看学习下reits,感谢

全部讨论

从 20 年之前,不少 HK 的租金就开始跌了,HK 的租金见底了吗?

05-23 23:31

正想看看学习下reits,感谢

05-24 00:15

这REITs功课做得好

05-24 07:53

REITS建议看看新加坡市场,选择多很多.

05-26 07:33

卡妹也来reits啦

05-24 09:29

管理人费用是从可分派收入里给的吗

05-24 04:23

另外,3.6%的贷款利息,明显hold 不住。如果不降息,以后renew贷款,到6%的利息,可分配收入又去到多少呢

转发学习

05-24 10:30

香港已死、

05-29 2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