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若龟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22喜欢:4
藏格矿业管理层始终存在诚信问题,重仓需要万分小心

热门回复

亚钾渗水是因为亚钾管理层片面追求亚钾速度导致的,跟投资额多少没有多少关系。矿井的主斜井投资没几个钱,一个主斜井投资建设投资不过1.5亿而已,但是不能片面求快。藏格矿业的老挝钾矿这个投资额,是明显不正常的,100百万吨产能投资额比别人多了30亿,是别人投资额的250%。
其实不说亚钾,东方铁塔去年建成的新矿区新100万吨产能,投资额也是20亿左右,而且人家的就没渗水。云天化中寮矿业近10亿投资建设50万吨产能,目前也没听说矿井渗水。
藏格的老挝产能,如果最后真是50亿左右投资100万吨产能,用常识判断,一定亏得裤衩不剩。我现在就想知道,藏格管理层为什么放出50亿建设100万吨产能这种让人难以置信必然大亏的投资额出来。

个人也觉得高了点,一年赚五个亿要十年才能回本,这种投资,三年回不了本都属于风险高。因为你都靠老天爷保佑三年挖不到断层。

凡是看远点,想远点,不要被人忽悠,中国钾肥资源本来就稀缺,早年察尔汗盐湖的氯化钾资源仅1.4亿吨,十多年前因为技术的进步,位于别勒滩的两亿多吨的低品位固体矿和9千万吨在察湖东面的低品位矿被发现可以用固液转化技术进行开釆,故整个察尔汗盐湖的氯化钾资源提升至5.4亿吨,为了不让资源枯竭,国家制定了限量开采的方式,因此,目前两个公司生产的氯化钾不准超产。为了未来之计,中国必须要跨出国门找钾资源。

藏格其他项目都没问题,就这个老挝钾肥项目就太糟糕了,不知道谁主导的。

洗钱呀,要不然公司赚的钱怎么流出去

中国钾肥稀缺,但老挝钾肥不稀缺,仅老挝呵叻盆地的钾资源就足以能满足中国需要,而且已控制在中国企业手中,钾肥需求端的增长滞后于供给端的增长,在此格局下,企业需要拓展的是低成本的钾矿,而非高成本的钾矿,成本是非常核心的考量因素。

我曾经也怀疑过,但是老肖一个人独吞50亿,还是和二股东沙钢一起独吞。一起吞。我们算10亿正常花销。40亿。老肖吞27亿。沙钢吞13亿,按他们2比1的股权比例来算。老肖未来通过藏格可以每年拿到10亿分红,按现在股权,有没有这个动机这么做?感觉也没大的必要

尬聊

相反的,铜矿风险就低得多,因为是露天的,铜矿以后的赢利还是能轻松覆盖老挝的风险的,综合来看,风险可控。

如果投资明显不合理,那么不光藏格的当家人不懂行、被人忽悠(就和巨龙、盐湖镁纳一样费时费钱瞎折腾),而且沙钢的人毫无作用,要买这样的公司,得很大的安全边际、很低的估值,比如25以下、20左右,还不能仓位太大,这和紫金刚好相反。
上次招蛇的时候,我就想说,8块以内的招蛇、比目前的藏格,投资价值、确定性,大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