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冬去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15喜欢:0
专业[很赞]  您这样水准都自称novice,我这样的连当韭菜都不配了[哭泣]
我也认为在页岩油的压制下,油价很难再回到14年的高峰了。之前有个说法是页岩油是骗局,但是看到雪弗龙大举进入Permian,我相信只少Permian的成本是有竞争力的,只是不知产能潜力有多大。
不过海洋石油毕竟占全球石油产量的30%左右,这可以完全被页岩油代替吗?如果答案是不能,那么OSD行业还是会生存下去,只是难现14年之前的辉煌。dayrate不太可能回到2014年的水平。
那么关键问题就是orig能否无需债务重组就生存下去,只要保证了这一点,该股目前的价格就有较大获利空间。因为Orig大约P/B在0.03,只有龙头ESV和RIG的1/10,比其他二线OSD公司也低很多。

热门回复

ORIG波动大,做短线还是有机会的。

2017-02-16 16:40

您太谦虚了。
orig改变公司司法管辖地以及现存的公司章程等都导致极差的公司治理,GE不是大股东也有能力为所欲为。那么关键因素就不仅仅是OSD行业所面临的油价、合同、dayrate等基本面,还有小股东如何保证自己利益不被GE侵占。
最后这些汇聚成一个问题:普通散户为什么要去趟这滩浑水?或者说如何趟这个浑水。
我感觉您对这个问题已有自己的对策,武器库里并不是只有低估买入这一件兵器,好像还有点别的。

2017-02-16 15:47

ORIG 大的机构都不玩了~~ 就剩下小散了~我觉得按照GE的手法,小散很难赚到钱~
大家应该以买彩票或者期权的心态玩ORIG,建议不要重仓

比如,GE拿自己名下其它公司的资产注入子公司,取得子公司控制权,回收ORIG的债务,再搞个death spiral债转股,现有orig股东就只能剩下点骨头渣了。。。

感谢评论~ 一个数据来自CNBC:2017年shale每个dollar的投入所带来的产量是2014年的2.5倍。这固然有目前只有低成本的permian是主要产区的因素,但是这几年来shale的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速度惊人。目前这么多OSD,跟shale一样,是2014年以前高油价下发展起来的,产能严重过剩。所以必然会淘汰一部分。技术能力我没有比较过,但是从资金上,我觉得ATW这样没有债务负担的OSD可能生存能力会更强一点。ORIG目前看上去现金充裕,但是它是在消耗backlog。所以到今年Q2有可能达不到债务条款约定的财务指标导致债务提前到期。另外GE是玩花样的老手,ORIG收回了DRYS手里40%的股份但是并没有retire,还是让这些股份留在一个子公司。回收的债务也是一样,并没有retire,还让ORIG向子公司付利息。并且公司更换了注册地,新注册地的条款规定子公司手里握着的母公司股份有投票权,还有其它便于管理层操控公司、侵害股东的法律规定。这些反常行为高度可疑。我觉得很有可能GE会把ORIG搞成跟DRYS一样,牺牲股东利益的敛财工具。所以我打算理一下ORIG的来龙去脉----不过工程浩大,估计需要很多时间。
另外我入行不到一年,还在不断犯让自己汗颜的初级错误。多谢您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