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2喜欢:0
$香港航天科技(01725)$ 【明報社評】香港發展航天科技產業,一般人的反應,也許是天方夜譚,但隨着首間衛星製造中心昨天正式開幕,香港要在全球衛星產業佔一席位,無疑向前邁出重要一步。國際商用衛星市場發展方興未艾,東南亞很多新興國家,尤其需要借助低軌衛星,構建通訊網絡,而中國正是全球民用航天工業發展最迅速的國家之一,大灣區創科佈局,亦包括航天產業。本港大學科研人員有參與國家太空探索任務的經驗,低軌衛星製造也不需要超大面積廠房,加上香港既有接軌國際市場優勢,又是大灣區一員,發展商業衛星產業具備不少有利條件,機遇必須好好把握,由產業政策到開拓市場,特區政府可以積極發揮引領及支援作用。 香港航天科技集團是本港首家商業航天企業,2019年成立,以衛星製造為核心,核心技術團隊有多名原中科院院士及所長、原國際宇航學院院士,以及多國的航天及地理信息專家。集團旗下的ASPACE香港衛星製造中心,設於將軍澳科學園,昨天正式開幕,由科大前校長史維出任首席戰略官及首席科學家。集團形容它是全球最大衛星智能製造工廠之一,也是目前亞洲最先進的智能衛星製造中心,具備每年至少生產200枚30至1000公斤級別商業衛星的能力,目前已接到15張訂單,全屬商業民用,預計首枚「香港製造」衛星明年初製造完成。集團還與多國機構簽署合作備忘錄,範疇包括衛星通訊、衛星監測等。
十年八載前,若有人說香港要發展航天科技產業、成為衛星製造中心,恐怕會被當作癡人說夢。時移世易,現在香港要朝這方面進發,其實具備不少有利條件。先談國際市場環境。當下民用衛星行業正處於高速發展階段,低軌衛星的應用,近年尤其受到注目。資料顯示,2021年,全球衛星產業收入規模直逼2800億美元,應用範疇也愈益廣泛,由通訊導航、智能城市建設、資源環境與生態保護、防災與應急管理等,都能派上用場。業界估計,全球人造衛星年均需求達3萬枚以上,差不多是現時全球年產能(6000至8000枚)的 4、5倍,說明行業仍有很大發展空間。傳統衛星通訊,弱點在於信號傳輸容量較小、延遲性較高。相比之下,低軌衛星距離地面只有數百公里,由其構建的通訊網絡,延遲性較低,傳輸容量也較高。去年俄烏戰爭爆發,美國SpaceX創辦人馬斯克向烏克蘭提供低軌衛星服務,讓烏克蘭得以維持境內通訊及連網暢通,讓各方充分意識到低軌衛星的好處。目前中國正加緊建設自己的衛星互聯網絡,與SpaceX的「星鏈」衛星服務競爭,有人形容香港航科為「港版SpaceX」,也是因為集團銳意參與「中國星鏈」建設。國家「十四五」規劃支持香港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衛星製造中心落戶香港,對香港和國家均有重要戰略意義。
中國是航天大國,位居世界前列,「一箭多星」技術成熟,意味可以降低商業衛星發射成本,滿足高密度發射任務。2020年,中國已把衛星網路和5G並列納入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國務院《2021中國的航天》白皮書更明確提到,要加強衛星公益服務和商業應用。放眼大灣區,深圳早於10年前便提出發展航空航天產業、培養衛星商業化應用的領軍企業,兩年前還推出一系列新措施,爭取將深圳建設成為全球衛星應用產業創新高地。另外,廣州南沙也在建設全國首個商業航天產業園,以及民用自主研製固體火箭生產基地。一個航天航空產業群,正在大灣區逐漸形成,香港應該把握機會,參與其中。
航天科技在港雖屬冷門學科,但一直有學者醉心研究。理大研究團隊近10年參與國家不少航天科研項目,突顯香港有能力培養更多相關人才。香港發展先進製造業,土地不足是重要障礙,舉例說,電動車生產線佔地甚廣,很難在港架設。相比之下,低軌衛星製造不需超大廠房,這也是一個有利因素。誠然,當下中美鬥爭激烈,地緣政治可能影響本港發展高科技產業,但香港始終是世貿承認的單獨關稅區,進口高科技設備一定比內地容易。另外,香港法治基礎深厚,又是國際金融貿易樞紐,將衛星產地及數據分析服務放在香港而非內地,亦有助開拓東南亞和中東等「一帶一路」市場。
產業政策到開拓市場
特區政府可積極支援
行政長官近日率團訪問星馬印尼三國,有份隨團的香港航科代表提到,印尼是「幅員廣、島嶼多」,架設通訊及連線網絡,低軌衛星正可派上用場,期望此行可以促進合作。香港發展衛星製造及相關服務產業,雖說由零開始,若能善用各項有利條件,依然有「發圍」機會,特區政府應該積極協助,例如在人才政策方面配合,一邊加強本地航天科技人才培訓,一邊吸引更多外來人才。另外,特區政府也可聯同業界專家,跟大灣區其他城市溝通合作,一起規劃佈局衛星產業鏈,同時致力向海外潛在市場推銷,鼓勵更多跨國公司來港設立更多研發中心及零件生產基地。

全部讨论

2023-07-26 08:05

2023-07-26 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