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3回复:91喜欢:9

$药明生物(02269)$ 抽空看了一眼药明生物走势,高开低走基本符合预期,昨天小作文满天飞,就有很多朋友跟我讨论这个事情,我心想这这个版本明显是为了确保通过而做的修改,本质几乎没有任何变化,竟然还有财经的大V解读成利好的,难以置信。CXO跟小米、华为不同,CXO达成业务合作前是没有任何实物可供交付的,其新业务的核心是信任,因为药物研发、生产的技术和法规限制,甲方在签订合同前,需要对乙方有足够的信心才能把订单给过去,这里的信心包括了技术能力、执行能力以及潜在的风险的排除,所以实际在签署合同前客户往往会对我们进行审计,包括质量文件、硬件以及有时候甚至是财务状况(怕公司研发生产搞一半关门了而影响进程)。现在的法案很明确,最理想的情况是药明生物还有两年左右的时候可以接新订单,以及老订单大约有8年左右的缓冲期,而作为甲方而言,新订单部分,继续找药明做就属于“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意思了,谁都真不想自己找麻烦徒增后续技术转移甚至生产转移的风险;对于老订单而言,必然是能尽早转移就尽早转移,因为越早期转移,代价越小,风险越低。三月份的时候,已经经历了两家MNC主动找国内其他cdmo咨询业务,原因就是要转移项目,也印证了这一点。摆在药明生物面前的路,大概率只剩下分拆一条了,但是怎么才能拆干净呢?拭目以待

全部讨论

你的假设是只禁止药明系不禁止中国其他CXO,那么这个法案的意义在哪里,单纯跟药明系有仇?
如果中国CXO都不能接单,那么美国药企去哪里找那么多供应,价格不会涨到天上去吗?这不等于打压中国CXO附带伤害美国药企帮助欧洲药企?如果连欧洲药企也管辖,事情不就复杂了,能那么容易通过吗?

理论上利好$康龙化成(SZ300759)$ ?但CXO整体走势很一致啊

药明生物在手订单1000亿,完全不受影响
药明生物,6亿美元回购还在路上持续净流入
药明生物,美国业务占比仅30%
你说的一切都反驳不了一个绝对低估的事实。
8年豁免期期间订单也是可以继续新增的。
把美国30%营收去除,8年时间国内业务不增长,欧洲业务不增长,非欧美地区不增长,不考虑转型
1000亿订单,250亿净利润,平摊到2032年,药明生物都要现价翻倍。
不看好药明生物请立刻卖出,发这么多文字分析干嘛?

05-13 17:09

MNC从风险规避的角度肯定想转移,但从实际可行性上并不那么容易。国内其它CDMO质量和效率上短期很难比得上药明,否则药明也做不到今天的地位,药明一向比国内cdmo要价高,要知道但凡质量可比国内卷价格是毫不留情的。就算从政策风险考虑,生物法案是针对整个中国CXO产业链的,把药明换成其它中国CDMO没有本质区别。规避风险也要考虑成本的,法案还在很早期阶段,最后可能无疾而终或者轻拿轻放,但现在为了一个潜在风险折腾供应链可是花费真金白银的。所以MNC找国内其它厂询价更多是未雨绸缪考虑backup,都是边走边看观望掂量。离真的把订单转过去还差很远$药明生物(02269)$ $药明康德(SH603259)$

你不懂居然可以胡说八道?

拆分可能性还是挺大的,类似于让台积电把产能转移到美国。

05-13 18:57

收盘了再来抽空看一眼,的确很“稳妥”,毕竟最后一根k线都走完了。要是开盘能就这么说就更好了。这么多发言的,您是唯一反复强调死道友不死贫道的,踩着药明的尸体前进方为识大势的俊杰,国外药企排队见其他cxo,国内药企忙着和药明撇清业务。这真是令人作呕的一副场景(公司,不是说您),最该抱团的时候背刺同伴,完全意识不到唇亡齿寒。这类药企唯一不被打压的做法,就是猥琐的苟一辈子。

05-13 16:19

分拆指的是什么?

05-13 16:58

请教下,康龙化成可以取代药明生物么,接药明生物的单子么,又或者三星生物可以吗?如果可以,明天全换成康龙化成。

05-13 17:04

请教您一下,一季度项目数量增加,这个怎么解读呢,是这些企业真头铁么。另外后期商业化项目跑调难度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