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远和高毅瞄上了这家公司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0喜欢:4

 $德赛西威(SZ002920)$   $宁德时代(SZ300750)$   $恩捷股份(SZ002812)$  

今日华为在线召开了2021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生态论坛,德赛西威舜宇光学光峰科技中科创达福耀玻璃上声电子等上市公司被其列为2021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优秀合作伙伴,带动汽车电子板块表现活跃。德赛西威涨停,股价创历史新高。

电动汽车智能化是未来大趋势,智能驾驶和汽车电子公司近两个月都受到了资金关注。德赛西威是A股智能驾驶概念龙头,近两个月时间,股价涨幅已经接近翻倍。

12月份,德赛西威已接待机构调研8次;12月17日,睿远基金和高毅资产也参加了德赛西威的调研。

德赛西威,主要有三大业务:

1)域控制器:公司是国内领先的Tier1厂商,当前国内唯一一家自动驾驶域控制器英伟达平台方案供应商,是当前自动驾驶赛道中最核心的二级市场标的。

基于英伟达Orin的IPU04域控制器已与理想等5+客户定点,并于今年9月底正式下线,算力高达254TOPS。

此外,公司360环视、全自动泊车等ADAS模块量产能力国内领先,已与多家国内整车厂达成合作。

2)传感器:为完善超声波雷达领域的布局,公司用自有资金收购奥迪威7.02%的股权,结合已有的摄像头、毫米波雷达资产能力,以及对速腾等激光雷达厂商的投资布局,德赛的ADAS传感融合产业链布局亦实现领先地位。

3)智能座舱:大屏化、液晶仪表产品持续成长,公司大屏化产品现已覆盖核心自主品牌客户,明年丰田(广丰+一丰)中控订单落地有望进一步催化topline增长。

机构调研主要关注的问题:

1、公司的智能座舱业务进展

公司的核心产品信息娱乐系统和新兴业务显示模组及系统、液晶仪表均获得良好发展。随着大屏化产品的渗透率越来越高,新兴业务显示模组及系统、数字化仪表快速发展。各类座舱产品获得一汽丰田、长城汽车吉利汽车等主流车企的 新项目订单。

2、公司智能驾驶业务获取订单情况

公司的全自动泊车、360度高清环视等ADAS产品持续获得国内主流车企的新项目订单;

代客泊车产品即将在多家主流车厂客户的新车型上配套量产,可实现L4级别功能的高级自动驾驶域控制器产品——IPU04已获多个项目定点。

公司智能驾驶产品获得理想汽车、小鹏汽车蔚来汽车、一汽红旗、吉利汽车、奇瑞汽车、广汽乘用车等客户的新项目订单。 

在黑龙江省房地产提振政策的刺激下,今天地产股掀涨停潮,房地产指数大涨超5%;带动建材、家电、金融板块集体大涨;白酒、锂电、光伏继续调整。

近期市场波动明显加大;昨天大跌、今天大涨都很无厘头。

目前市场整体估值不上不下,基本面下行压力大,但流动性和信用宽松;很难出现大的单边行情。未来一段时间内,波动加大可能都将是市场的主旋律。

锂电:近期回调较多,一方面是由于美国电动车税收激励政策的变数,引发市场担忧。另一方面是美联储的紧缩政策,会降低市场风险偏好。而最根本的原因是:股价涨太多了,资金有兑现意愿。

从基本面来看,没有出现什么变化,明年还将保持高速增长。只是板块内部个股走势会大幅分化,同跌同涨的阶段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1)确定性最好的环节,当属电池和隔膜。随着中游材料的降价,动力电池未来的盈利能力会上升,但是,正是因为有这样的预期,宁德时代的股价非常贵。虽然经历了近期的回调,但仍然是贵得下不去手。

2)湿法隔膜,因为生产设备产能的限制,扩产慢,未来两年依然供需紧张,盈利增长是比较稳定的,所以确定性也很强;但是恩捷股份目前股价也不便宜。

3)其他环节的不确定性都比较大;2021年电动车渗透率持续提升,锂电产业链供需错配,整体量价齐升,业绩大爆发;板块同涨同跌。

随着各环节新产能的陆续投放,产品价格会下降,像2021年这样的高利润是不可能持续的;明年的业绩增长很可能会跟不上行业增速。随着业绩出现分化,那么股价也会分化。锂电板块未来的投资难度大大增加了!


光伏:因为硅片龙头连续降价,光伏板块股价持续回调,其实降本增效,本来就是光伏行业的正常发展规律。今年光伏产业上游涨价,抑制了下游需求;随着硅料带动产业链降价,下游装机量会上升,利好行业需求。

2022-2023年国内储备项目规模已经超400GW,预计明年光伏行业增速将超过40%。

光伏作为稀有的未来长期高速增长的行业,股价经过回调后,将会是不错的机会。可以重点关注!

海上风电:12月20日晚,三峡能源发布公告,拟投资阳江青洲五、六、七等三个海上风电场项目,三个项目核准的规划装机容量均为100 万千瓦,动态投资金额分别为140.5、137.6、133.6亿元共412亿元,单KW动态投资额为14053、13761、13356元,计划于2024年分批全容量并网。

1)阳江青州五、六、七三个海上风电项目,装机容量合计300万千瓦,平均成本13700元/千瓦。基本实现了海上风电平价,大利好!

此平均成本比2020年开工的阳江一至五期平均成本下降27%。(1-5期装机容量170万千瓦,总投资320亿元,平均成本为18824元/千瓦)

2)海上风电如果能够大范围实现平价,装机量将会大增。截至2022年,全球海上风电累计装机量仅为技术可开发量的0.05%。预计到2025年我国海上风电新增装机量可达12GW,2022~2025年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年复合增长率为44%。

之前大家认为,海上风电要实现平价还需要大概2年时间,目前看来海上风电平价化时间大幅提前。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