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69回复:1254喜欢:59
本人44岁,即将于今年2月底离职,离职后主要通过购买股票获取分红养家糊口,截止目前在股票投入总额145万,亏本23万,剩余122万。接下来打算继续投入155万,总资产达到300万元,目前持仓情况如:格力电器10500股,中国平安7000股,双汇发展2000股,芯片ETF60000股,天源股份6000股,海螺水泥100股,接下来打算是卖掉海螺 天源 芯片ETF,买入100万农业银行,100万交通银行。如果还有多余买点双汇发展。本人家庭开销目前12000一月足够,目前也没其他大额支出。各位球友看下以上我的想法是否可行。

全部讨论

你适合继续找份安稳工作,这个真不靠谱

你先不要着急决定买什么。科学的做法是,300万,你先买10万的,留290万观察。然后你拿500块去买书,第一本,你去买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第二本,霍华德马克思的投资最重要的事。你把这两本书看几遍,打个理论基础。你再考虑下你这个资产如何配置。考虑好如何配置,你再去学习一下财务报表如何分析。然后你可以动用60万,就是五分之一仓位进场试错。这时候你就会发现,农业银行这种公司,你是绝不会看上的。后面你再考虑,就会考虑买入估值,买成长股,甚至买困境反转。仓位也会很科学,账户也会更安全

我告诉你真实的现状:全职炒股或者期货亏钱概率超过百分之九十,特别是业余炒股时还比较厉害的所谓聪明人(我自己2015 2016都在赚钱,15年前基本没亏过,原因很简单,我手法单一 ,底部放量后买入就不管了,捂到赚钱。2017年后全职炒股和期货,每天盯着盘面,学习了很多技术,踩了很多坑,亏到去年才开始盈利。)我自认为我属于智商高的人(九十年代985毕业),在本身带有血腥的资本市场一样片体鳞伤!!!当然我守住了底线,从来没有借钱交易!!!
加上现在A股港股化,会有很多票变成仙股,总需要有人买单!!!
所以,最好别全职交易!!!

唉……又一个韭菜

2023-02-05 14:05

就你买这几个股票,需要全职吗?

能否用300万养家糊口,要考虑的因素很多,比如家庭刚性支出如何保障?弹性支出如何保障?用于家庭支出怎么保障?资产保值怎么应对?资产增值怎么应对?等等。即便在三四线城巿,有住房无贷款下,三口之家人均2000的月刚性支出,按7%股息率,需求的资本金100万,弹性支出大约也要这么多。能让你用于保值增值的资金才剩下100万,按M2增长率,100万支持300万总资产的保值,大约需要年化36%收益率,这是要求股神级的水平呀!如果工资收入能够支持家庭的刚性与弹性需求,即便不提供新增定投资金,300万资金可年化12%即可,达到了目标的概率很大,很切实际。祝好运

2018年初,我在一个小群里看见一个叫万德邦的土豪,他霸气十足号称千万级别就是重仓000002万科,还有农业银行,中国建筑,还有一部分福耀玻璃。经常像巴菲特一样在群里教育我们价值投资。说什么牛市赚钱,熊市赚股,什么一年三倍容易,三年一倍好难。什么收股息分红再投入。我当时没有忍住质疑了他一下,被他怼的我无地自容,他说他投资千万级别,考虑的事情比我这种嘴炮周全多。还叫我记住他的话,三年后再看他何等英明神武。我被羞辱的无地自容,只能默默的截图。几年后发现他所谓的绩优股分红根本就是自己🈹自己大腿的肉自己吃。 投资需要顺时借势,如果你没有几轮超越牛熊经验,我建议你不要孤注一掷。

300万,每年稳定股息达到6%-7%,一年就是18-21万,平均到每月1.5w~1.75w,不论所谓的通胀高低,这个收入高于目前的月收入水平。每年稳定的现金流足以覆盖生活支出,甚至还有剩余。只要不是特别的追求生活,基本生活无忧。同时孩子教育和养老都有积蓄。

2023-02-05 12:54

一只待宰的肥羊!

炒股不如创业,我也在上海,股市赚钱太难了